肘关节骨化肌炎
名称
概述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肘关节部急性损伤的继发症。其发生多为肘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囊、肌腱、韧带等损伤,关节部位血肿机化及损伤后人为的强力被动牵拉,创伤性渗出反复出现,形成骨膜下骨化所致。肘关节骨化肌炎是肘部创伤严重和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肘部骨折与脱位的3%。
病因
本病常发生于肘部骨折、脱位等严重损伤后,骨膜被剥离、破裂,血肿形成,或局部受到被动牵拉、手术刺激,形成血肿,这些可引起血肿骨化为主的骨化过程;血肿吸收后则逐渐向骨膜下骨化发展。目前对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归纳为骨膜生骨学说和纤维组织转化生骨学说。
1、反复强力被动活动。
症状诊断
1、有明确外伤史;
2、伤后反复被动屈伸关节;
4、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变小;
5、X线早期无特殊,3~4周后关节周围发现云雾状的骨化团,晚期骨化范围缩小,密度增高,界限清楚。一般伤后3~6周内有增大趋势,6~8周后趋于稳定。
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较容易诊断,故常不需与其它疾病鉴别,但临床上需对本病所处的不同型别进行鉴别,这与其治疗有关:
1、初期型
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后,局部肿胀,发热,疼痛较重,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肘关节骨和骨膜或关节囊附丽处的炎性改变。X 线在初期也不形成典型的骨化,可显示软组织内不规则棉絮模糊阴影,此型多在15~ 40 天左右出现。
2、成熟型
肘关节损伤后已形成骨化或初期骨化已硬化,肘关节局部微肿或肌肉僵硬、萎缩,疼痛逐渐减轻或不痛,局部可触及多个或单个坚硬肿块,关节伸屈活动障碍。X 片显示;边缘光滑之骨质密度样阴影,阴影范围较前缩小而集中。此型多发生在40 天以后。
并发症
本病的并发症较少,但由于肘关节自身的特点,也可以形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肘关节是对推拿按摩和被动性活动最敏感的关节,由于医源性原因,如粗暴按摩,反复强力被动牵拉关节等原因,可造成肘关节重复损伤,反复出血,而一再形成的粘连骨化,会造成肘关节完全僵硬,这也是本病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措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