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豆
形态特征
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叶柄长1.5-5厘米,上面具浅沟,下面具细纵棱,略被短柔毛;小叶纸质,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常有细凸尖,上面被极短的灰白色短柔毛。下面较密,呈灰白色,有不明显的黄色腺点;小托叶极小;小叶柄长1-2毫米,被毛。
总状花序长3-7厘米;总花梗长2-4厘米;花数朵生于花序顶部或近顶部;苞片卵状椭圆形;花萼钟状,长达7毫米,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花序、总花梗、苞片、花萼均被灰黄色短柔毛;花冠黄色,长约为花萼的3倍,旗瓣近圆形,背面有紫褐色纵线纹,基部有附属体及内弯的耳,翼瓣微倒卵形,有短耳,龙骨瓣先端钝,微内弯;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离生,其余9枚合生;子房被毛,有胚珠数颗,花柱长,线状,无毛,柱头头状。
荚果线状长圆形,长4-7厘米,宽6-11毫米,于种子间具明显凹入的斜横槽,被灰褐色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长的尖头;种子3-6颗,近圆形,稍扁,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花、果期2-11月。
生长习性
木豆是短日照作物,光照愈短,愈能促进花芽分化,木豆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34℃,适宜种植在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尤其以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产量最高。木豆耐干旱,年降水量600-000毫米最适;木豆比较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适宜的土壤pH值为5.0-7.5。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木豆可采用营养袋育苗和苗床育苗两种方法,一般以营养袋育苗效果最好。
营养袋育苗基本步骤及要点为:土壤消毒→土壤拌肥为木豆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木豆浸种约13个小时→药剂拌种,主要用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每袋1粒→盖土,厚约1.5厘米→浇水→可喷1次甲基托布津预防病害→置于19-25℃左右的地方→投放鼠药防止老鼠偷食;
苗床育苗基本步骤及要点为:选择苗床,一般选择地面平整、土壤疏松、养料充足、水源方便的地块为苗床→苗床整理,主要是整地、施肥→木豆浸种约13个小时→药剂拌种(主要用呋喃丹)→播种→盖土,厚度约1.5厘米→浇上足够的水→投放鼠药、塑料薄膜围栏防治老鼠→1周后开始出芽→2周后开始出土并长出1对真叶→在苗长到30厘米高时喷洒1次甲基托布津预防病害。
栽培技术
移栽:当苗长到30厘米高后可逐步移栽,移栽基本步骤及要点为:打塘(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株距1-1.5米,行距1.6-2.5米)→施足基肥,塘土回填→取苗(苗床育的苗尽量带土移栽,尽可能保持根系完整,营养袋育的苗只须去掉营养袋即可带土移栽)→移栽(尽量让根系保持伸展)→浇足定根水→3-7天后木豆苗返青成活。
施肥:木豆施肥要根据木豆的品种、生育期及用途来确定,一般应施足基肥,基肥以磷肥和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磷肥20千克、土杂肥500-600千克)。从生育期看,苗期以氮肥为主,初花期以磷、钾肥为主。木豆作为豆科植物,自身具有固氮能力,除苗期需氮较多外(苗20-30厘米高时每亩追施10千克氮肥),其它时期需氮较少。追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在开花结荚前7-10天每亩需追施15-20千克磷、钾肥,以深施效果最好。
病虫防治
木豆病虫害一般发生较少,常见害虫有卷叶虫、荚部钻蛀性害虫(主要是豆象)。
⑴卷叶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嫩叶和芽(吐丝捆在一起),妨碍枝条进一步生长。从苗期直到开花结荚期,虫在其中吃叶肉、花芽及嫩荚。防治方法一般是采用35%柴油死蜱1000-1500倍液喷雾或10%丁硫-哒螨酮1000-1500倍液喷雾。
主要价值
植物研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
下一篇 木蝴蝶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