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木蹄

木蹄 野生木蹄层孔菌木蹄褐层孔菌、木蹄桦菌芝绒层孔菌、绒菌、木紫芝、树基。 汉语拼音:mu t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L.ex Fr) Teng 药理作用 木蹄可显著提高实验小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长其存活时间,具有抗疲劳、抗高温的作用。并且能影响缺氧机体肠系膜环的流速、流态,对微环具有改善作用。含7,22-麦角甾二烯......
目录

中药化学成分

含7,22-麦角甾二烯-3-酮(ergosta-7,22-dien-3-one),辅酶 Q9(coenzyme Q9),乙酰齐墩果酸(O-acetyloleanolicacid),麦角甾醇(ergosterol),5α,8α-环二氧-6,22-麦角甾二烯-3β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白桦脂醇(betulin),4,6,8(14),22-麦角甾四烯-3-酮[ergosta-4,6,8(14),22-tetraene-3-one],5,6-二四氧基2-苯并[c]呋喃酮(5,6-dimethoxyphtha-lide),6-甲酰基2-苯并[c]呋喃酮(6-carbomethoxyphtha-lide).

功效

淡、微苦、平。能消积、化瘀、解热、抗癌,子实体提取物对肉瘤S-180抑制率达80%,动物实验明其具有较强的抗缺氧能力,用于治疗各种肿病、心脏病、中偏瘫胃病溃疡食欲不振等疾病。

科属分类

多孔菌科

拉丁文名

Fructificatio Pyropolypori Fomentarii

植物形态

担子果木生,多年生,无柄。菌盖马蹄灰色、浅褐色黑色,有厚角质皮壳及环状棱纹,菌肉软栓质,锈褐色;菌管多层,层次不甚明显,每层厚3~5毫米,色较菌肉浅,管灰色至浅褐色,每毫米3~4个;孢子,无色。

寄生于桦及栎的树干上,也生于杨、柳、赤杨、椴、榆等阔树的树干上。分布黑龙江、吉林、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药用桦菌芝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眼

下一篇 木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