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先天性髋关节外展挛缩和骨盆倾斜

先天性髋关节外展挛缩伴盆倾斜是一种姿势畸要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虽然发病较高,但往往被父母忽视而就诊不多。一般认为本畸胎儿子宫位置异常所起的姿势性畸,早期病理改变仅是外展短缩。若出生后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髋外展、外旋挛缩。有些病例外展挛缩性改变可自消失。(一)发病原因由于胎儿在宫位置异常,髋关节外展挛缩所致。(二)发病机胎儿由于在宫位置异常,髋关节一直处于......
目录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于胎儿在宫位置异常,髋关节外展挛缩所致。

(二)发病机

胎儿由于在宫位置异常,髋关节一直处于外展位,关节囊外侧部挛缩,及外旋群有不同程度的挛缩,髋臼发育化延迟,对侧髋关节常有半位。

临床表现

患儿多呈蛙式卧位,患侧下肢处于外展位,活动较少,盆固定时,髋不能收、旋,患侧髂前上棘髂嵴较健侧低,双侧纹不对称,当双下肢并拢时,健侧盆向上,患侧盆下沉,椎弯向健侧,凸向患侧,只有当患侧肢体外展时,盆才能位于正常水平位,柱成一直线,年龄增大后,走路笨拙,呈划圈状步态下蹲困难。

并发病症

下蹲困难。

疾病检查

X线表现,在外展45°位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可见髋臼化延迟,这是由于患髋外展畸后,健侧收挛缩,收侧的股骨头对髋臼发生中压力较少,有时收侧可能出现半位。

诊断鉴别

依据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

因与先天性关节位相似,需注意鉴先天性关节位患儿Ortolani和Barlow试验阳性而Ober试验阴性;而本病Ortolani和Barlow试验阴性而Ober试验阳性,Ober试验:患儿侧卧,患侧在上,健侧髋,膝屈,检查者立于患儿后,一手固定盆,一手握持患侧关节,使髋,膝在90°屈位充分外展,而使下肢过伸并收大腿,若下肢能贴于床上即为正常(阴性),若不能则为不正常(阳性),此时保持的外展度数可表示挛缩的程度,本病盆倾斜,柱代偿性侧弯,故常与先天性柱侧凸及半椎体鉴,后者髋收不受限,且X线检查可排除先天性柱畸

疾病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以按摩、牵外展群为的是松解外展、外旋群及关节囊,减轻临床表现达到治疗效果。手法操作时将婴儿置于俯卧位,保持健侧髋、膝关节,使椎前凸消失。左手稳定盆和健髋,右手握持患侧膝部,尽量将髋关节过伸,继而收、旋髋关节,并在此位置上保持10秒钟后放松。如此重复20次左右,每天做四至六次。

2.手术治疗

手术切选在大转子下,因病变组织多位于外下移于髂胫束处,呈2~6cm宽的状挛缩,以筋膜变性增厚为臀肌关节囊变性相对较轻。病理变化均为"明显、变性之肉及神经纤维"。故无论是屈型还是伸直型,均应横切断紧张、变性、挛缩之阔筋膜,在伸髋伸膝位收下肢,注意此时应下压双侧髂,避免部离床及盆倾斜,但要区分本病史较长继发的盆倾斜,甚至柱侧凸者。若能超过中线且中、不紧张、屈髋屈膝位双膝能自然并拢,手术即完成;若单纯阔筋膜切断仍不能收下肢,可顺切上延而作部分、中、纤维挛缩部分切,直到伸直双下肢交叉超过中线,屈髋屈膝位能自然并拢双膝为止;若仍不能解决问题,再切断挛缩、变性之关节囊,并延长关节囊,达到彻底松解为止;部软组织状挛缩者,估计纯松解不能解决时,可作髂嵴切,髂剥离臀肌起点并下移起点,其优点是既能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又能防止广泛松解带来的伸髋无力和髋关节不稳。

预防护理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护理

1.早治疗,加强矫正锻炼。

2.理膳食,补充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发隙

下一篇 木锥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