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前圆肌综合征
病因
临床表现

(1)疼痛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抗阻力旋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一般无夜间痛史。
(2)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但感觉减退比较轻,反复旋前运动可使感觉减退加重。
(3)肌肉萎缩手指不灵活,拇、示指捏力减弱,拇、示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示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2.体征
(2)Tinel征阳性率较高,常于发病4~5个月后出现。
(3)正中神经激发试验旋前圆肌激发试验:屈肘、抗阻力下使前臂做旋前动作,肌力减弱者为阳性。指浅屈肌腱弓激发试验:中指抗阻力屈曲诱发桡侧3个半指麻木为阳性。肱二头肌腱膜激发试验:前臂屈肘120°,抗阻力旋前,诱发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变化为阳性。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除需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以外,尚需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二者的主要相同点:腕部和前臂痛;大鱼际肌肌力减弱;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感觉异常。不同点:旋前圆肌综合征无夜间痛,腕部Tinels征阴性,腕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掌皮支区感觉减退。
治疗
1.保守治疗

对轻度、较重上肢劳动后引起间断性发作的病例,可行保守治疗,包括避免重体力劳动、夹板固定、非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一般认为,对经8~10周保守治疗症状和体征不能改善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预后
预后尚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