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骨(英文:femur),读音为bì gǔ,汉语词语。指胯
骨,亦指
股骨。例句为“用竹
板或系以铜铃的牛
髀骨打拍”。
髀骨(bì gǔ)即 解剖
学上的
股骨,俗称大腿
骨。①指
股骨。《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髀骨,上端如杵,入于
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
骨行)
骨,统
名曰
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
名大腿
骨。”②指 胯
骨。《素问·
骨空论》:“
尻骨空在
髀骨之后。”③指
桡骨。《沿身
骨脉论》:......
简述
髀骨(bì gǔ)
即 解剖学上的 股骨,俗称大腿骨。
中医文献资料
①指 股骨。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 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行)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
②指 胯骨。
《素问·骨空论》:“尻骨空在髀骨之后。”
③指桡骨。
《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
④指锁骨。
《沿身骨脉论》:“横髃骨之前者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
⑤指腓骨。
《伤科汇纂》:“胫骨旁生者(骨行)骨,亦名髀骨。”
⑥指肩胛骨。
《伤科汇纂》:“琵琶骨亦名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