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梅 :Prunus mume Siebold & Zucc.),,干,酸等,蔷薇蔷薇科李属植物,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色或带绿色,小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花瓣卵形白色红色果实近球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期冬春季,果期5-6月。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可提取香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
目录

物种起源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云:“若作和羹,尔唯盐。”《礼记·则》载:“诸卵盐”。《诗·周南》云:“缥有,其实七兮!”。在《秦·终南》、《陈·墓门》、曹·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子是代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种驯化野使之成为家--果。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已用作食品。

观赏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各献果异树,有朱,姻脂。“。这时的品种,当系既观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至五代(902-963年),是艺渐盛时期。据说,在隋唐之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章安大师(561-632年)曾于寺前手植树。唐代臣宋景作《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贷语。据诗文记载来看,隋、唐、五代时的品种,要属江型或官粉型。在四川,唐时始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当时称"红"。《全唐诗话》载:”蜀州郡阁有红数株"。今日崇庆县(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种既多且好,显然是有其历史源的。

宋(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艺的兴盛时期。艺技艺大有提高,色品种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著《谱》(约1186年),搜集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专著。书中除介绍江型、官粉型、朱砂型外,还介绍了前所未有的"碟型"(即"重")、"绿萼型"、"单杏型"。属杏系杏类)、黄香型(即百,属黄香类)和旱型(期特早,中国国已不多见),等等。此外,周叙《洛阳木记》(1082年),记载了朱砂型(红)等品种。而张磁的(功)《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谱》(1239年)等,则为有欣赏与诗、画的专著。

元代有个爱、咏、画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千株。其《》画、诗,皆远近闻。赵孟兆、杨维桢、谢宗可、僧明本等,俱有诗咏。现昆明温泉对岸的曹溪寺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老态龙钟,虹万状,仍年年结实

梅明代栽培技术有了较大提高,新品种大量出现,种植在当时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栽培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高度。明、清时;艺规模与水平续有进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记载品种达19个之多,并分成白梅、红、异品3大类。刘世儒的《诸》,汪怠孝的《史》,皆记,资料甚丰。

清陈昊子的〈镇》(1688年),记有品种21个,而其中的‘台阁’、‘照水’,均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成林而闻。龚自珍(1792-1841年)的《病馆记〉云:“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重修成都县志》(1873年)记载旱白梅、官春、照水朱砂绿萼等甚详。当时,咏的书、文、画,争相出世,"扬州八怪"中咏、画家,如金农、李,为世人知晓。

辛亥革命以后,栽培进入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品种由各地分种植到集中入圃,由地和个体栽培到国家政府投入进研究和规模化发展。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木区,在栽培了大。以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教授陈俊愉等为代表的中国者,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建立了中国统一分类新体系,出版了《中国品种图志》、《中国》等鸿篇巨著,为研究栽培、普及提供了科参照。

形态特征

梅是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落,或仅下面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落,常有腺体。

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先端钝;花瓣卵形白色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果实近球,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棱稍钝,面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2n=16,24。

分布范围

梅

原产于中国,并已进到日本、朝鲜和韩国。在中国,树的栽培遍布全国,尤其是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栽培最为普遍。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此外,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地区成功种。老挝越南树,其来源尚不明确。

繁殖栽培

种殖

梅嫁接

繁殖嫁接是中国繁殖常用的一种法,嫁接生长发育快,早,能保持原种的优良特性。嫁接砧木可选用、山、杏、山杏及实生苗,其中、山种子最易得到,嫁接易成活,接后生长快捷,繁多,因而生产上较多应用,但接后易发生病虫害,使得寿命缩短,不如杏、山杏、为砧木好,因而提倡用三者的种子培育1-2年实生苗,再作为砧木用于嫁接

嫁接因地区和不同栽培的而有差异,如北京天旱大,多在处期间进接,上海等江南地区多在3-4月份早春发前进接、切接,或在秋分前后进接,而苏州、扬州则于2-4月或6-8月常用果作砧木与幼树进靠接制作桩。

接也是常用的繁殖法,多于7-8月进,华北一带常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接。省接穗,法简便,适在砧木和接穗细小的情况下采用,成活率较高,可采用“T”接法。选1-2年生健壮条中上部饱满的腋芽作接穗,在腋芽的上约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从腋芽左右各0.5厘米处竖斜切一刀,使接成上宽下窄的盾,削面要平滑,去掉里面的木质部,剪去叶片反留叶柄。在砧木苗基部地面5-6厘米处选一光滑的皮面,切成一个“T”,艮短大小与接穗相仿。随即把插入接,使切密结,最后用塑料条绑扎固定,将叶柄在外面。

嫁接后如遇干旱要适当浇水,多雨季沟排水,多要防止接枯萎或接处因刮而断裂,并要随时剪除砧木上萌生的蘖及剪砧。

扦插

梅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若要得到较高的成活率,必须选用容易生的品种。插条选择幼龄母树当年生健壮条,长10-15厘米,于早春后或秋季落后进扦插。基质选用砂壤土扦插深度以插条的1/3-1/2为度,株10厘米×20厘米。插后先浇一次透水,以后浇水不必过多,床土过湿易招致插条腐烂,适当喷雾增湿有利插条生成活。春插者越夏期间须搭荫棚,一般成活率30%-80%,宫粉、绿萼、里红等易生品种常用扦插繁殖

压条

繁殖量不大时可使用压条法。早春2-3月选生长茁壮的l-3年生长,在母树旁挖一条沟,在条弯处下条刻伤或环剥(宽0.5-l厘米,深达木质部),压入沟中,然后覆土,待生后逐渐剪离母树。亦可用高压法繁殖大苗,在雨季,从母树上选取适当条刻伤或环剥,然后用塑料袋包混土,两头绑紧,保持湿度,过一个月后检查是否生,生后可从切下剪离移栽培养。

播种

播种以秋播为好,如须春播则应在秋季用砂层积种子,早春取出条播。果实6-7月变色时采收,摊放室,使充分后熟,洗出种子晾干备用。的播种实生苗由于生育速度慢,进入期迟,且后代种性变异大,用于繁殖砧木或选育新品种用。

栽培技术

梅栽培管理 栽培分为栽培、切栽培、盆栽和桩景栽培

依据生态习性,地栽植亦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通向阳的高地,成活后一般天不旱不必浇水。每年施肥3次,入冬时施基肥,以提高越冬防能力及备足明年生长所需养分,前施速效性催肥,新梢停止生长后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结浇水进。冬季北应采取适当措施进。地栽尤应注意修剪整理地整修剪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树冠部光照条件,促进幼树提早。修剪以疏剪为,最好整成美观自然的心形时以略微剪去梢的轻剪为宜,过重易导致徒长,影响来年。多于初冬修剪枯、病和徒长后对全株进适当修剪整。此外,平时应加强管理,注意中耕、灌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盆栽

中国北由于冬季严,地栽难以越冬,多作盆栽,适宜在冷温室中越冬生长繁殖成活的苗,栽培一至数年后,可在年前上盆。盆土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底施足基肥。盆对水分比较敏感,要求也比较严格,盆土过湿轻则根系发育不良,黄而落,重则伤毁树,过干则短枝少,新梢伸长慢,易落花芽发育不良,因此盆浇水应干浇湿停、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雨天要避免盆土积水。在新梢生长期应避免因浇水过多而抽过长,初夏花芽分化前,适当控水,以利于花芽和着生蕾,夏季应正常浇水,此时水分不足易落和影响花芽成,秋季落后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以利条充实,冬末初春适当增加浇水,便可收到繁满的效果。

因已施足底肥,且不喜大肥,当新梢长到约5厘米时,可施一次薄饼肥水,促使生长健壮。后展时,肥水要充足,以4-5周施一次稀薄液肥。待条长到20厘米时控制施肥。为促使花芽分化,夏末秋初施追肥。每次施肥后都应当浇水。

梅盆栽应放在通向阳处养护,过密或环境荫,使植株高而细弱,冬季多晒太阳花芽饱满粗壮,色艳丽,姿态美观。若控制树,促使幼树提早,需适时修剪整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条上成的,一般当幼苗长至25-30厘米时,剪去端,萌后留端3-5个条作,当条长到约20厘米左右时,摘,以利花芽饱满。次年,后留基部2-3个重剪,剪时应注意剪向,选准外向。发后剪除交叉、过密、重叠。盆因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应“疏、欹、”而又不矫揉做作的原则进修剪。

盆栽应每隔1-2年在早春后修剪完毕进换盆、换土。如使盆栽,在冬季落后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后移入温室向阳处,室温保持8-12℃,每天向端洒水,并保持盆土湿润,使蕾现色后,增温到1 5-20℃,则春即可。如使“五一”,整个冬季需放在稍高于0℃的冷室不见直射光,盆土保持相对干旱,直到4月上旬再逐步移到室外。

栽培以生产切的者,多在地成栽植,株要小(3×3米),干留低(约30厘米),并适当重剪,多施肥,以促进生长大量条,使树体成灌木状,每年都要对当年生条短剪,供插瓶及其他装饰用。落后要施足肥料,以恢复树势,来年谢后施肥以磷肥为。适栽培的品种要为宫粉型,、绿萼型为次。

桩景

可以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长比较脆弱,水分管理要适当,切忌过湿,以免水烂,导致桩头枯萎死亡,常给面和干洒水,对衰老桩景有养的作用。桩景栽培需要进重剪,使成矮小树体,细可用棕丝蟠扎,粗需刀刻、斧劈、烤弯造型。用老果作砧木嫁接,可适当多靠接几,然后进造型,过数年艺术加工和细培养,桩景即可成功。

病虫防治

梅病害

:卷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叶片两侧向正中折卷,整个株呈疲倦萎蔫状态,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落。究其原因:一面是由于夏季高温少雨、土壤干旱、空、光照过强,另一树本身为细须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运送能力较差,再加上花叶质偏薄,而此时株对水分的发又较快,总体上水分处于亏缺状态,从而导致其叶片发生卷,其中尤以“绿萼”品种发生最为严重。卷现象约从6月始,雨后有所缓和,叶片可稍许平展;在调雨顺、水分供应充足时,卷出现较晚,不会大量落,也不会影响到花芽分化

防治法:卷本身特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不良候因素综作用所致。为此加强管理,使其根系发育良好、树体生长健壮,从而提高其吸水和运水能力;进入高温干旱季后,加强部浇水、面喷水和环境洒水,通过增湿降温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盆栽,特是浅盆桩,尤其是对“绿萼”品种,可搭棚遮阴,遮光度控制在30%-40%之间,保护其卷不至于因脱水过重而掉落即可。

黄化病:黄化病,是一种在碱性土壤条件下,出现的缺性生理病害。淮河以北地区地栽或盆栽的,由于土壤或培养土偏碱,或因长时间浇灌偏碱的用水,使根系长期处于偏碱的环境中,导致须根坏死,从而叶片褪绿发黄。碱黄要表现在新抽嫩叶片上,叶片偏小,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不很规则,但叶脉尚呈绿色,中下部的老一般不发生黄化。

防治法:盆栽用土或地栽园土,要将其pH值调整至6.5以下;用自来水浇,要先放置3-5天,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颗粒;生长每月浇施一次矾肥水,可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叶片出现较严重的黄化后,可用0.3%的硫酸亚溶液浇施部,用0.2%的药液喷洒面,半月一次,浇喷兼施、双管齐下,可促成其嫩褪黄变绿。少量盆栽也可考虑用1%的食液或0.5%柠檬酸液浇施部。

受害叶片最初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1厘米以下的病斑,生于叶缘者多呈半或不规则,呈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红褐色暗紫色,上生黑色小点,呈同轮状排列。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块在染病落或感病嫩梢中越冬,翌春借雨传播,5月中下旬至6月初发病严重。“朱砂型”最易感染,“绿萼型”最抗病。

防治法:清除枯烧毁;从4月中旬始用5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的炭福美、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交替喷洒,连续3-4次。

、干要病害。患病、干变褐腐烂,并伴有流,树势逐渐衰弱,导致抽少而细,花芽分化不良,严重时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枯型流,一般发生在多年生上,多以皮孔为中,渗出脂状液,初呈淡黄色、半透明、柔软,后逐渐氧化凝固成褐色晶体状,严重时病部以上条枯死;干腐型流,一般发生在干上,初为水状;后变褐腐烂,腐烂部分逐渐变褐下凹,树皮裂反卷,并伴随有流,严重时树势衰弱,甚至会全株枯死。3-11月均可发生,以6-9月最为严重。

防治法: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蛀干性害虫侵入,避免日灼和冻害;刮除病部状物,涂抹3-5度的波美石硫合剂或0.1%的升水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50倍液涂抹创

梅膏药病:树皮褐色大病斑,状似平贴之膏药,后期出现龟裂,小发病的膏药病斑呈浅灰色,并且绕小一圈,后期与小分离,呈鞘状套住小。此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削弱树势,严重时树体逐渐衰弱死亡。全年均可发生,以夏季最为集中,地处潮湿、树冠郁衰弱树易发病,蚧壳虫为要传播媒介。

防治法:通透光,沟排水;消灭蚧壳虫,减少传媒;秋末落后至春季发前刮除病部烧毁,涂抹3-5度波美石硫合剂;少量盆栽,有期可于刮去病斑后。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煤污病由于蚜虫、蚧壳虫等的刺吸危害,其排泄的分泌物 --“蜜”,在比较阴湿的条件下,易诱发煤污病。表现为叶片、树干、条上被有一层乌黑的煤污层,严重影响到叶片的正常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孕蕾

防治法:春季出现蚜虫危害,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2000倍液喷杀;出现蚧壳虫危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2000倍液喷杀;每15天一次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或多·硫悬浮800倍液喷洒植株

癌病土壤癌杆菌借苗株伤侵入而起,多发生于颈部及嫁接口部位,有时也发生在干和条上。受害部位长出球、扁球,初为乳白色肉色,较为柔软,后变硬木质化呈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龟裂状。株感病后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分生长迟缓,树势衰弱,影响到花芽分化,严重时叶片发黄落,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法:从疫区购进未显症状苗,栽种前要先消毒,可用2000倍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30分钟;或用“抗癌菌”Ⅰ号或Ⅲ号,加水1-2倍调匀,定植前蘸20分钟,预防效果较好;对大植株不忍舍弃,可用利刀切除癌肿部分,再用石灰乳或甲碘液(甲醇50份、酸25份、碘5份)涂抹伤,并单独养护。

虫害

梅粉大蚜:即“腻虫”之一种,要在嫩梢和幼上刺吸汁液。该虫以卵在上越冬,来年3-4月抽梢展时,孵化出的无翅若蚜危害最甚,雨水多的年份发生严重,并能诱发煤污病。

防治法: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2500液喷杀;家少量株出现蚜虫,可用楝叶揉汁稀释喷杀,也可用草木灰洒在有蚜虫的上,过1-2个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黄褐天幕毛虫以幼虫啃食嫩、新叶片,并在杈处吐丝结成天幕状网,群居于白色天幕上,老熟幼虫离天幕分暴食,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防止法:发现幼虫群集在天幕上时,可清除网幕、烧死幼虫;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2500液或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

桃红天牛桃红天牛是危害干的要害虫。遭其危害的桩基部地面上,常堆存有红褐色的虫粪。

防治法:5-6月在雨后晴天的中午,找在干上歇息的成虫,将其杀死,或用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杀;在树干上发现排粪虫孔后,用毒签插入虫孔熏杀,或用药棉蘸敌敌畏堵塞虫孔;秋末冬初,进树干涂白。

蚧壳虫危害的蚧壳虫种类较多,要有桑白盾蚧、糠盾蚧、盾蚧、朝鲜球坚蚧、龟蜡蚧、褐软蜡蚧等,其中尤以朝鲜球坚蚧危害最为严重。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密集在干上汲取汁液,严重时使树势减弱,造成条枯死或全株死亡。它还是膏药病的要传播虫媒。该虫严重发生时,虫株率达90%,株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85%。

防治法:5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用50%的杀螟松1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500倍液,或40%的乙酰甲胺磷500倍液+除虫菊脂2000倍液,进喷洒,对若虫杀灭效果都很好;用7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2000倍液喷洒,对朝鲜球坚蚧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蜘蛛螨。普遍受其危害,且比较严重。它以成虫、若虫在叶片面危害,初为受害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失绿小点,后失绿面积扩大,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一苍白,造成提前落。成螨卵,初脱皮时为红色,取食后变为暗红色,大小在0.5毫米左右,若螨、幼螨略小。该虫一年发生10代以上,以卵和成螨在干的粗皮裂缝和落层间越冬,5-7月干旱时最为严重。

防治法: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2000倍液喷杀;或用20%的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喷杀,或用5%的尼索朗乳1500倍液喷杀。因其虫体较小,且藏匿于面,喷药时一定要仔细均匀,并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螨

袋蛾即“吊死鬼”。危害、果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虫为丝质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乱的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到11月复以老熟幼虫在囊越冬。初孵幼虫在晴天中午爬出母囊,吐丝下垂,随传播,在适宜的株或其他植物上吐丝缀成囊。幼虫藏匿于囊,取食迁移时负囊而,初时取食肉,剩下上表皮,使叶片呈透明斑点,长大后食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啃食表皮、嚼食果肉;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时,危害特严重。

防治法:秋冬季结修剪,人工摘除袋囊,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25%的灭幼脲3号1500倍液喷杀幼虫;在低龄幼虫盛期,用50%的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于产卵高峰期,用20亿/克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1000倍液喷洒。

刺蛾即“洋辣子”。危害的刺蛾有黄刺蛾、丽绿刺蛾、绿刺蛾、扁刺蛾、扁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等。夏季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啃光,仅剩下粗叶脉叶柄,影响株的正常生长和孕蕾。幼虫体上长有较多的毒毛,对人体皮肤有严重的刺激性,一旦接触人的皮肤会产生强烈的灼痛感。

防治法:秋冬季人工剥去干上的越冬虫茧;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特点进灯光诱杀;盆栽用0.3%的印楝素5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5%的抑太保乳1500倍液喷杀。

种类介绍

要品种

梅的品种分果两大类。果栽培品种,据曾勉教授在浙江的调查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简述如下。

  1. 白梅品种群:果实白色,质粗,味苦,核大肉少,供制干用。例如大白头、太公种等。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
  2. 品种群:果实青色青黄色,味酸或稍带苦涩,品质中等,多数供制蜜饯用。例如四月、五月、白水等。成熟期为4月中、下旬。
  3. 品种群:果实红色紫红色,质细脆而味稍酸,品质优良,供制陈皮、劈等用。例如软条、紫蒂、大猪肝、胭脂等。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

的品种,由于长期栽培,变异较大,品种甚多,据陈俊愉教授近期研究,分为以下四类。

一、 直脚类(Armeniaca mumevar.mume) 条直立或斜展,型和色分为以下七型。

  1. 型(Armeniaca mumef.simplicifloraT. Y. Chen) ,单瓣,纯白、水红、肉色桃红等色。有29个品种,如单粉、单瓣红、杨贵妃、小蝶、白梅等。
  2. 宫粉型(Armeniaca mumef.alphandii(Carr.)Rehd.) ,半重瓣至重瓣,红色。现知75个品种,如宫粉、粉嘴子、千红、南京春,粉妆台阁等。
  3. 大红型(Armeniaca mumef.rubrifloraT. Y. Chen) 似宫粉型而色大红,特繁,甜香甚浓。有品种15个,如红、大红、小红、红星、天星红等。
  4. 朱砂型(Armeniaca mumef.purpurea(Makino)T. Y. Chen) ,单瓣、半重瓣或重瓣,紫红色。已有47个品种,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里红等。
  5. 碟型(Armeniaca mumef.albo-plena(Bailey)Rehd.) ,重瓣,白色花萼绛紫色。有30个品种,如碟、粉碟、紫蒂白等。
  6. 绿萼型(Armeniaca mumef.viridicalyx(Makino)T. Y. Chen) ,单瓣至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已有13品种,如绿萼、单瓣绿萼、李绿萼等。
  7. 洒金型(Armeniaca mumef.versicolorT. Y. Chen et H. H. Lu) ,单瓣至重瓣,在一棵树上同时白色红色与白底红条或白底红斑点的各色朵,较为独特。现已知有9个品种,如洒金红、晚跳、二乔、五宝等。

二、照水类(Armeniaca mumevar.pendulaSieb.) 条下垂,成独特的伞状树姿,可分为以下六型。

  1. 单粉照水型(Armeniaca mumef.simplexT. Y. Chen) ,单瓣,粉红或白色。现知有3个品种,如单粉照水、单瓣照水等。
  2. 双粉照水型(Armeniaca mumef.modestaT. Y. Chen) ,半重瓣或重瓣,红色。有2个品种,即绫眼和东洋红照水。
  3. 红照水型(Armeniaca mumef.atropurpureaT. Y. Chen) ,单瓣,深紫红色,如红照水。
  4. 残雪照水型(Armeniaca mumef.albifloraT. Y. Chen) ,半重瓣,白色,如残雪照水。
  5. 白碧照水型(Armeniaca mumef.viridifloraT. Y. Chen),单瓣或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如双碧照水、单碧照水。
  6. 五宝照水型(Armeniaca mume f.marmorataT. Y. Chen) 一棵树上同时近白、粉红及白底红条纹或白底红斑点的,如五宝照水。

三、龙游类(Armeniaca mumevar.tortuosaT. Y. Chen et H. H. Lu) 条自然扭如游龙;,半重瓣,白色,如龙游

四、杏类(Armeniaca mumevar.bungoMakino) 似山杏;半重瓣,红色,如杏、洋、送春等品种。期较晚,抗性较强,可能是杏与的天然杂交种。

要变种

厚叶梅(变种)野Armeniaca mumeSieb. var.palleseens(Franch.) Yu et Lu叶片较厚,近革质,卵形或卵状果实卵球;核近球,基部钝而成。产中国四川西部至云南西部。此种为的野生种,生于山坡林中或溪边,海拔1700-3100米。
长梗梅长梗(变种)Armeniaca mumeSieb. var.cernua(Franch.) Yu et Lu叶片披针,先端渐尖;花梗长1厘米,结果时俯垂。产中国云南西部至西北部。生于山坡路边、溪边或疏林下,海拔1900-2600米。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也有分布。

下级列表

序号

中文

1

白碧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viridiflora

2

北斗星

Prunus mume'Bei Dou Xing'

3

绿萼

Prunus mume'Bian Lu E'

4

残雪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albiflora

5

长梗

Prunus mumevar.cernua

6

Prunus mume'Chaodou Mei'

7

大杯

Prunus mume'Osakazuki'

8

大红

Prunus mumevar.mumef.rubriflora

9

单瓣跳

Prunus mume'Danban Tiaozhi'

10

单瓣杏

Prunus mume'Danban Xing'

11

单瓣朱砂

Prunus mume'Dan Ban Zhu Sha'

12

单碧垂

Prunus mume'Dan Bi Chui Zhi'

13

单粉垂

Prunus mume'Dan Fen Chui Zhi'

14

单粉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simplex

15

单红杏

Prunus mume'Danhong Xingmei'

16

淡丰后

Prunus mume'Dan Fenghou'

17

Prunus mume'Dan Tao Fen'

18

粉红朱砂

Prunus mume'Fen Hong Zhu Sha'

20

粉皮宫粉

Prunus mume'Fenpi Gongfen'

21

粉妆台阁

Prunus mume'Fen Zhuang Tai Ge'

22

丰后

Prunus mume'Fenghou'

23

复瓣跳

Prunus mume'Fuban Tiaozhi'

24

宫粉

Prunus mumevar.mumef.alphandii

25

红大朱砂

Prunus mume'Gu Hong Da Zhu Sha'

26

红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atropurpurea

27

红千鸟

Prunus mume'Hong Qian niao'

28

Prunus mumevar.pallescens

29

虎丘晚粉

Prunus mume'Hu Qiu Wan Fen'

30

虎之尾

Prunus mume'Hu Zhi Wei'

31

蝴蝶

Prunus mume'Hua Hu Die'

32

华农晚粉

Prunus mume'Huanong Wanfen'

33

华农

Prunus mume'Hua Nong Yu Die'

34

Prunus mume'Jiang Mei'

35

江南无所

Prunus mume'Jiangnan Wusuo'

36

江南朱砂

Prunus mume'Jiang Nan Zhu Sha'

37

锦红垂

Prunus mume'Jin Hong Chui Zhi'

38

运垂

Prunus mume'Kaiyun Chuizhi'

39

扣瓣大红

Prunus mume'Kou Ban Da Hong'

40

老人美大红

Prunus mume'Lao Ren Mei

41

龙游

Prunus mumevar.tortuosa

42

绿萼

Prunus mumevar.mumef.viridicalyx

43

Prunus mumevar.pubicaulina

44

米良

Prunus mume'Mi Liang'

45

南京红

Prunus mume'Nan Jing Hong'

46

洒金

Prunus mumevar.mumef.versicolor

47

白梅

Prunus mume'Shantao Bai'

48

埘出锦

Prunus mume'Shi Chu Jin'

49

双粉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modesta

50

送春

Prunus mume'Song Chun'

51

台州野

Prunus mume'Taizhou Yemei'

52

Prunus mume'Tiegu Mei'

53

五宝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f.marmorata

54

武藏野

Prunus mume'Wu Zang Ye'

55

朱砂

Prunus mume'Wu Zhu Sha'

56

小白长须

Prunus mume'Xiaobai Changxu'

57

Prunus mume'XiaoMei'

58

Prunus mumevar.bungo

59

Prunus mume'Xue Mei'

60

雪月

Prunus mume'Xueyue Hua'

61

燕杏

Prunus mume'Yanxing'

62

杨贵妃

Prunus mume'Yangguifei'

63

养老

Prunus mume'Yang Lao'

64

银红台阁

Prunus mume'Yinhong Taige'

65

Prunus mumef.albo-plena

66

豫西变绿萼

Prunus mume'Yu Xi Bian Lu E'

67

豫西早宫粉

Prunus mume'Yu Xi Zao Gong Fen'

68

豫西朱砂

Prunus mume'Yu Xi Zhu Sha'

69

云锦朱砂

Prunus mume'Yun Jin Zhu Sha'

70

云南丰后

Prunus mume'Yunnan Fenghou'

71

Prunus mume'Zao Yu Die'

72

照水

Prunus mumevar.pendula

73

朱砂

Prunus mumevar.mumef.purpu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中国古代文人对情有独钟,视赏为一件雅事。赏贵在“探”,品赏一般着眼于色、香、、韵、时等面。

色: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纯白等多种色。“红”,极美,香浓郁;“绿萼”,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重瓣紫色,淡香;“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蝶”,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栽植上万株,疏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海凝云,云霞蔚的壮观景象。

香:香味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客称为暗香。“着意香不肯香,香在无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腑、催人欲醉。探,徜徉在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古人认为“势为第一”,即态和姿势。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屈、歪斜。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苍劲嶙峋、韵洒落,有一种饱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谱》中说:“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态总离不横、斜、疏、瘦四个。人们观赏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谓之“韵四贵”。

时: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是将好”,即以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探”。以“惊蛰”为候,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探赏的最佳时机。 观赏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品》由宋朝张功写于1194年,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据《品》曰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美人淡妆簪戴等情况下,对的欣赏就更富有诗情画意。

四贵四不贵:贵疏不贵繁,贵不贵,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干以苍劲嶙峋为美,若游龙,遒劲倔强的干,缀以数朵凌傲放的淡,兼覆一层薄雪,「古一树雪精神」,俨然天成一幅水大写意。

济价值

梅变种和品种极多,可分及果两类。要供观赏。果果实要作加工或药用,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用青加工制成乌梅供药用,为收敛,能治痢疾,并有镇咳、祛、解热、杀虫等功效,又为提取枸橼酸的原料;蕾能郁、生津化痰、活解毒;研成粉末治黄有效。该种植物对氟化氢污染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氟化物染。未成熟果实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种子含苦杏仁苷;含挥发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最宜植于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瓶插供室装饰用。

药用价值

梅蕾():微酸、涩,平。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胃气痛,,瘰疬疮毒果实乌梅):酸、涩,平。敛,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蛔虫症

【蒙药】哈日一桂勒斯:果实用于肺虚久咳,口干烦渴,道蛔虫,胆囊炎,慢性腹泻痢疾崩漏《蒙药》。

【彝药】用于热毒内陷湿气滞,胸热胀满,久热不退,肠痈痢疾,滑胎漏胎《哀牢》。果实肺虚久咳,口干烦渴,道蛔虫,胆囊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腹泻月经过多,癌牛皮癣《大理资志》。

【傣药】埋骂:用于清,除烦,降《傣医药》。埋骂,嘛果实用于肺虚久咳,口干烦渴,道蛔虫,胆囊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腹泻月经过多,癌牛皮癣;外用于疮疡久不收鸡眼树皮用于牙痛咳嗽《滇省志》。

【水药】女凤:果实久泄久痢《水医药》。

【傈僳药】十九:果实咳嗽痢疾尿血便血道蛔虫《怒江药》。【白药】千其千:果治疗消化不良腹泻《滇药录》

植物文化

市树

中国南京、无、苏州、泰州、武汉、、鄂州、淮北、州、南投等10个城市,已将定为市。许多专家及民众还积极推祟为国

胜地

鄢陵梅花鄢陵鄢陵县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卉的天然试验场,尤以腊梅最负盛。据《鄢陵县志》载,这里栽培腊梅已有千余年历史,北宋时,就成了贡品,被皇帝称之为“天下第一”。此后,便有了“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
超山梅花山梅花超山位于浙江余杭县光旖旎,植闻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誉。千百年来,一直吸着国外游人。超山北坡数里,尽是林。,雪海香涛,蔚成奇观。林之中,有两株古,一唐一宋,尤为贵。超山赏以“宋亭”和“浮香阁”的山坡处为最佳,游人可以尽情领略“不知何处香,但见四山白”的景象。
灵峰梅花灵峰灵峰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北角的青芝坞。从前,曾与孤山、西溪并称西湖三大赏景区。如今,古老的“灵峰探”又出新的姿。近几年来,过重新布局建设,景区植已达6000余株,品种50多个,已成为西湖最大的赏胜地。
邓尉梅花邓尉江苏吴县邓尉山在苏州城西南30公里处,崇山前抱,太湖后绕,地势十分幽深。,香雪十里,疑如积雪,故有“十里香雪”之称。邓尉山最佳赏处,应是半山的“亭”,环顾,山上山下,弥漫数十里,浪拥雪堆,芬芳弥漫,真是“遥看一白,雪海波千顷”。日前,邓尉林在近十里的景区数十万株,也有“邓尉甲天下”之誉。
梅园梅花园,依龙山,面向太湖,园林设计者据地高低,结树的特点,以饰山,倚山植以山而秀,山因而幽,具特色。园5500多株,品种繁多,品荟萃。园还有天台、香雪海、宝塔等步步登高的观赏景点,是较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赏景点。,竞相吐艳,白如雪,红晕似杏,犹如置身于“若无香吹,疑是白云绕”的泽香国之中。
梅花山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市钟山南,这里依山栽植有1.5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世界”之称。山上建有“观轩”,登轩观山梅花尽收眼底。山以品种奇特著称,“朱砂”满绯红,“”素静雅洁,“宫粉”著繁茂,“龙游”舒展飘逸,还有“蹩脚晚秋”、“七星”和“半重瓣跳”等上品
淀山梅花山梅花青浦淀山湖园是上海最大的赏胜地,占地190亩,植5000多株,品种达40多个,其中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近年来,园艺家悉培植,长势越来越旺盛,每年吸不少游人。园四周是一组江南仿古建筑,配以奇异卉,古树秀竹。纵观园,白雪红蕾,暗香浮动,呈现一派“素艳乍株蓓蕾,暗香微度玲珑”的境趣。
磨山梅花山梅花武汉磨山园位于武汉市东郊的东湖磨山,又是中国研究中,并建有自己的种植基地。磨山园环岭临湖,环境幽静,致,占地500多亩,有树、盆景3万余株,品种200多个,已成为蜚声海外的赏胜地。磨山园依地而置,或疏或密,或迎,或照水,井然有致,潇洒得趣。
罗岗梅花岗梅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罗岗香雪,位于广州市区30多公里外的东郊。这里四面环山迭翠,中央谷地横亘十余公里,遍植青荔枝。每年小前后,,百凝雪,千树妍唱,争奇斗艳,香浮数里。景区还有“罗峰寺”、“罗岗湖”、“书院”等胜古迹及“玺远眺”、“屏石胜境”。
梅岭梅花岭位于广东江西的交界处,此处有1000多亩。每逢2月上旬,正是满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时,可赏之千般姿,可品之万种情韵,那树树红撩拨得古今多少文人骚客海涨潮,留下几多诸如“不趁青,要看红雨熟红”(苏轼《题岭上红》)的诗佳句传诵至今。

,「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始之本;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之「元亨利贞」四德。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早期,人们对的认识要局限在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春秋时期的《诗》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的描述,人们称为“嘉卉”已反映出对的欣赏态度。晋代的清商辞《落》中,始描述“落已尽,柳花。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妆”的故事和陆凯折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句“折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春”。唐以前,咏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种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臣,下至布衣百姓咏作品大量涌现。如唐王李世民的“送余雪尽,迎岁早新”咏绝句,以及杜、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诗人,以不同的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佳句。

宋、元时代,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诗、文、书、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也于此时确立了百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宋代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回《瀛奎律》中,出""为一类。词也多佳作。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放鹤,号称妻鹤子。其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的诗句,更是传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诗词传世。由于文人客、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雅趣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园,遍植树、溪、湖、台、亭等赏景观的导效应,使喜、植、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画作品日渐丰富,涌现出一批擅画的大家,如高僧华光寺长老仲仁、赵佶、杨无咎、马远、赵孟坚等。《全宋诗》中,题材的文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词》中咏词1120多首。

明清两代是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家,俱有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文赋。另一面,书、文、诗、画等文化层面也有新的发展和提升。如在咏诗创作上,明清两代也是人才辈出,徐渭、高启、孝孺、李等一批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无论在诗的意境、涵或是审美观念上都有独到的创新成就。在绘画创作上“扬州八怪”等,尤以金农、李为代表建树起座座咏的高峰。

梅花(张大千)

辛亥革命以后,创作的咏诗词和绘画作品,是空前的,数量上已无法统计。特是毛泽东、董必武、剑英、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以伟大的革命情怀和概,写下了不朽的咏诗篇,成为文化中的新象、新亮点。从近现代的画作品看,一大批家高手涉足题材,他们注重在继承传统中大创新,成自己的格面貌;他们更注重从审美的角度进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术性、观赏性;他们更注重表现精神品格和时代精神,用作品来感染人、打动人;他们更注重以自然、自由的态,运用多种法手段创作出适应多元化审美需求的作品。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有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董寿平、山月、于希宁等。他们运用个人的识修养和对精神的独特感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格面貌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有的突出了诗、书、画、印相统一的整体美感;有的更加强调中国画水精神,以大写意的笔法表现韵;还有的善于借鉴西画中交点透视、光影效果以增强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笔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正是凭着这种创新意识,使画艺术园地更加灿烂夺

科技成果

2022年6月26日,中国林会发布了“十三五”期间林草科技十大进展。其中,林木全基因组与功能基因解析取得重要突破。绘制等10余种木本植物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示了林木适应性进化与遗传结构变异机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壮火

下一篇 左肾右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