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骨折比较常见,多发生青状年,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屈,轻微桡偏,桡骨侧缘切断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窝处及舟处有压痛。第2、3掌骨头纵向叩击痛。疾病称:腕舟状骨折 所属部位:上肢 就诊科室:手外科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其他症状腕舟状骨折腕骨骨折中最常见,占全部腕骨骨折的82%。但临床上有一部分舟状骨折初次X线检查阴性而......
目录

定义

疾病称:腕舟状骨折

所属部位:上肢

就诊科室:手外科

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其他症状

概述

腕舟状骨折腕骨骨折中最常见,占全部腕骨骨折的82%。但临床上有一部分舟状骨折初次X线检查阴性而被漏诊,其发生率达22%~43%,将这类骨折称为隐匿性腕舟状骨折。统计10年收治腕舟状骨折34例,其中8例为OCSF,占23.5%。

症状表现

1、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窝处及舟处有压痛。第2、3掌骨头纵向叩击痛。

2、休克、软组织伤、出骨折

检查

本病的检查要包括全面的体检和X线检查。

1、全面体检

注意有无休克、软组织伤、出、检查创大小、状、深度及污染情况。有无端外,有无神经管、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对严重伤员必须快速进

2、腕舟移动试验 

检查法:将患者患侧腕关节被动偏,检查者一只手握住患者腕部,用拇指压迫舟,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掌使腕关节逐渐转向桡侧,感觉腕部疼痛剧烈则为阳性。

3、X线检查

除正、侧位X线摄外,尚应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复杂的骨折或疑有椎管骨折者,尚应酌情体层或CT检查。

鉴别诊断

有时轻微骨折症状不明显,与腕扭伤症状相似,易误诊忽略,腕关节正侧斜三种位X可确诊骨折部位及向。若骨折不清楚,临床症状怀疑骨折时,应暂骨折处理,待二周后,复查X。由于骨折质吸收,骨折线能明显认出。

并发症

腕舟骨折时舟骨折供阻断,易发生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或不愈

1新鲜移位不稳定骨折 

骨折移位超过1mm则被认为是移位不稳定性舟骨折,因为这种骨折通常伴有韧带管的损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很高,多选择手术治疗;

2不连 

由于腕舟自身的解剖特点和毗邻系、骨折后易误漏诊以及治疗复位固定不当等因素,常常发生骨折延迟愈不连;

3坏死 

坏死发生率与骨折部位和移位的程度有着密切的系,骨折远端块缺坏死率超过30%,而近端骨折坏死率几乎达到100%。

治疗措施

石膏管型或纸夹,包括拇指掌指关节固定,腕伸稍桡偏位。如早期诊断不肯定,可先舟状骨折处理,固定3周后再摄复查。

(1)新鲜骨折

新鲜舟骨折或者超过个月以上骨折治疗原则是严格固定般采用短石膏管型固定范围从肘下至远侧掌横纹包括拇指近指骨固定中坚持手指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骨折固定~月有时半年甚至年每~月定期照复查结骨折固定~月

(2)陈旧骨折

症状或轻微疼痛者暂不治疗适当减少腕关节活动随访观察症状明显但无性坏死的可继续石膏固定往往需~月才能愈已发生不连接或性坏死者据情况采用钻孔植桡骨突切除术或近端块切除。

要从结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舟周围大部为软面无膜附着骨折后靠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管近侧断端由于缺易发生无菌坏死临床遇到这种情况缺乏满意处理法。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19~31岁,平均23岁。左侧2例,右侧6例。就诊时间:伤后1h~7d,平均2d。致伤原因:骑车摔伤6例,坠落伤1例,军训伤1例。

临床表现 

6例有腕部鼻烟肿胀、压痛,2例仅有鼻烟盒局限性压痛。舟状移动试验(ScaphoidshiftTest,SST)初诊检查阳性6例,阴性2例。

检查法:将患肢腕关节被动偏,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用拇指压迫舟,另一手握住患肢手掌使腕关节逐渐转向桡偏。此时,如舟状正常,检查者的拇指可明显感到舟向掌侧突出,似有压迫拇指的感觉,判定为阴性;如骨折,则无上述感觉而腕部产生剧痛,判定为阳性。若前次X线已明确骨折时,不再此项检查。

治疗及结果 石膏固定5例,3例未任何固定,直到2~3周复查X线骨折线后才石膏固定。共中2例骨折延迟接连,更用切复位固定加植术。8例骨折均愈

诊判特点

腕舟状骨折表现为鼻烟肿胀局部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但OCSF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其突出的体征为鼻烟盒局限性压痛。舟状移动试验是诊断舟状骨折的特殊检查法,有者应用此法检查36例患者,阳性率达94.4%。对OCSF,尽管骨折多呈稳定型,但舟状移动试验对OCSF诊断意义明显大于X线。本组初诊时阳性率为75%。但4~6周以后,由于骨折纤维连接,其阳性率逐渐降低。

X线平的诊断意义 

常规腕关节正侧位、舟状可以清晰显示关节间隙,腕骨夹角以及其他腕骨结构,对诊断腕舟状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其他腕骨骨折位很有意义。但常因投照技术、体位、角度等因素使舟状骨折漏诊。同时还有一部分稳定型骨折,因骨折端嵌插,其平常呈高密度影,未见低密度骨折线而漏诊。

本组3例复习初次X线平为高密度影,当时未固定,致骨折线明显后才确诊。有者认为,伤后2~3周,随着骨折断端质坏死及肿的吸收,骨折处间加大,可以提高X线平的诊断率。但亦有者研究则认为伤后2~3周与初次的X线表现常无变化。本组2~3周X线确诊率为37.5%,4~6周为100%。

OCSF的早期处理和诊断

早期处理 

对有明确的受伤机制,鼻烟盒局部肿胀、压痛,舟状移动试验阳性者,即使X线平阴性,应高度怀疑OCSF,必须石膏固定制动。若2~3周后复查局部仍压痛,舟状移动试验阳性者,即使X线平再次阴性,也应固定至伤后6周。其不仅有利于减少骨折漏诊率,同时有利于软组织伤和骨折的修复。本组有5例直至伤后4~6周复查X线才见到骨折线。

早期诊断 

腕舟状骨折的漏诊,造成治疗延误,易发生不连等并发症,影响腕关节的功能。因此近来不少者建议,一旦怀疑OCSF,除制动处理外,可选择CT、MRI等灵敏度高的检查法,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肾阴

下一篇 肾主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