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 ,二者共同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又是柱椎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段。 各种暴力作用造成颈椎骨折位,通常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脊髓损伤。但是,某些十分严重的骨折位却不伴有或仅有轻微的脊髓神经损伤,这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对伤者是幸运的。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
目录

病因

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位的发生机制复杂:过伸性压缩损伤起着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损伤发生在前和面部时,有者认为过伸性压缩损伤首先在位部位造成了一个剪切力,起前纵韧带破裂,椎间盘终破裂,后纵韧带从椎体后缘分离,其压缩性力量造成椎体前,中柱和后柱有分离倾向,产生椎骨折;亦有文献报道,椎骨折颈椎过伸性损伤中较易发生的改变,椎骨折使椎体前,中柱失去支持而产生前位,位的程度取决于椎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损伤程度,椎骨折的损坏程度,椎骨折减缓了外力对椎体后柱韧带结构的破坏,尽管椎体前位,但段的颈椎小关节和棘突未发生移位,因此,位处椎管的矢状径并未减小,也未对脊髓成压迫,或仅有轻微的压迫,故不易产生脊髓损伤。

当外力作用于枕后或颈后部产生屈性损伤时,外力使颈部成一个向前的挥鞭性运动,瞬间的作用力使颈后部的组织结构发生破坏,尤其是项韧带关节结构的破坏,使得颈椎稳定性部分丧失,于是发生前位,位的程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及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而对无脊髓损伤考虑可能同下列因素有

①患者的颈椎管先天性矢状径宽大,位后残留的颈椎管矢状径仍可容纳脊髓使其不受损伤。

②后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关节韧带)结构损伤较轻,至少是不完全性损伤,可使韧带在一定程度上仍能起到部分限制椎体过度前位的作用,避免造成脊髓损伤。

③在外力作用特剧烈的情况下,受损的椎也会发生骨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椎体有明显的前位,也不会减小椎管的矢状径,脊髓损伤。

位后颈椎呈现屈状改变,整个颈椎在纵向长度上有所缩短,脊髓也同样呈迂样的“手琴样”变化,避结构解剖位置改变所造成的脊髓压迫。

临床表现

这种无脊髓压迫症存在的颈椎损伤,四肢和躯干的感觉、运动功能的排尿排便功能均表现为正常或仅有神经刺激症状。损伤部位表现的局部症状是本类型损伤突出的临床表现。

1.颈部疼痛

疼痛部位多在损伤段,但也有涉及整个颈部,并可有压痛。

2.颈椎呈前屈畸或呈僵硬状

表现为强迫性头颈前倾并呈僵硬畸

3.运动受限

颈部运动范围减少,有时旋转也受限,这与损伤段疼痛和肉痉挛有,患者自身的不安全感也是运动受限的原因之一。

4.肢体

四肢和躯干感觉正常,运动不受限,反射无异常,无锥体束征。

检查

X线检查是确诊的要依据。常规拍摄颈椎正位,以显示棘突是否向侧移位和椎间关节的变化;左右斜位,用以了解椎间孔和侧后结构变化情况;前和后侧位后,其要表现如下:

1.颈椎椎体向前位及双侧小关节位。

2.一侧小关节向前位,椎体向侧前位,其中椎弓和小关节骨折

3.椎体前并椎体前缘骨折

4.颈椎后结构骨折,则柱上下位椎的棘突呈扁;椎弓骨折者其椎和棘突与下位椎正常排列。

损伤段的断层摄和CT扫描显示细微或隐匿的关节损伤,MRI成像可将脊髓态和椎管相互系加以显示。

诊断

如果仅有明确的颈椎损伤史,而局部症状明显仍不能作出最后诊断时,X线检查是确认的要依据。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损伤并颈椎损伤进诊断:

轻度损伤的病人可自述颈枕部疼痛,查体颈部度改变或呈僵硬状、运动受限,有时颈部可有淤肿胀、触痛或伴有神经刺激症状等,可资参考。但在中、重度损伤并颈椎损伤病人,有、无并颈损伤在临床上很难区分,尤其重度损伤与颈部损伤在症状、体征上相互掩盖。因此需依靠颅与颈损伤不同的占位表现、MRI及病人恢复期的复诊资料进

并发症

颈椎骨折骨折位常伴有颈脊髓损伤,导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但临床中也有一些颈椎骨折位,甚至是一些较为严重的颈椎骨折位却不伴有颈脊髓损伤,而仅仅表现为神经受刺激或受压症状,这些患者仅表现为颈部运动范围减少,有时旋转也受限,这与损伤段疼痛和肉痉挛有,患者自身的不安全感也是运动受限的原因之一。但其他并发症较少见。

而本病较为多见的是一些术后的并发症:如果采用非手术治疗法,如颅骨石膏外固定及Halo支架等,虽然可起到一定的复位及固定作用,但存在治疗周期长、疗效不确实及难以恢复或维持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度等缺陷,特是损伤的椎间盘无法自修复,导致颈椎不稳定因素持续存在,日后的继发性脊髓损害是不可避免的。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急诊处理应十分注意损伤机制,一诊断后不可将颈椎伸展,以防颈脊髓损伤,宜应用枕颌带牵颅骨,牵向使颈椎略屈位。牵重量应与脊髓损伤的骨折位一样,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加重。一复位,将颈椎维持在生理位,3周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为期3个月。牵过程中如果出现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应调整牵重量和向。症状不消失或有加重倾向应立即中止牵,不能为求得复位而损伤脊髓。采用维持重量牵3周,尔后石膏颈颌固定,待后期手术固定。

2.手术治疗

手术的的在于重新获得颈椎的稳定性,并恢复或扩大损伤段的椎管,防止以后慢性压迫的出现。手术前路切除损伤段突向椎管的椎体后缘质,操作必须细致,严防损伤脊髓,并将自体髂植入其间隙,确保颈椎前结构获得性融,以达到稳定的的,术后应用石膏颈颌固定3个月。

预防

1.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本病防治的键。

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防止本病进一步发生损害的键。对于脊髓损伤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进一步利用助检查措施进诊断,防止漏诊,耽误患者的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肝气

下一篇 梦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