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肺主肃降

肺主肃降 肃降是指宜清宜降。“肃”有清肃之意。“肃降”是指宜清宜降。“肃”有清肃之意。肃原指肃杀,后世医家将它申为清肃。在五属金,清肃是金的属性之一,故有“金清肃”之说。清肃指具有清除废浊之物的作用。因肃常与降并言,有人常把肃降仅理解为降,或认为肃即降,以致无法理解如何通过的肃降保持的洁净。须知肺虚蜂巢,下无透窍。通过一定渠道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浊之物排除于外的功......
目录

释义

肃降”是指宜清宜降。“肃”有清肃之意。

肃原指肃杀,后世医家将它申为清肃。在五属金,清肃是金的属性之一,故有“金清肃”之说。清肃指具有清除废浊之物的作用。

因肃常与降并言,有人常把肃降仅理解为降,或认为肃即降,以致无法理解如何通过的肃降保持的洁净。须知肺虚蜂巢,下无透窍。

通过一定渠道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浊之物排除于外的功能与、司呼吸、通调水道、外皮毛,与大肠表里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皮毛,皮肤上遍布的“门”有、调呼吸的呼浊吸清的作用;通过汗孔的出汗也可排除代谢产物,逐于外;如大肠表里,水谷中的糟粕大肠传导下魄门排出体外。大肠中的废浊之也可通过矢排出。这些也都与的清肃功能分不的。当然皮肤、大肠等功能正常与否也会影响的清肃功能。

的清肃功能又表现在自身洁净面,轻清肃净,不容异物,如呼吸时空中尘埃、细菌等异物毛、湿润的粘膜等阻挡,部分进入气管者则被气管分泌的粘液吸附,通过气管壁的纤毛运动及咳嗽一系列过程排出体外。打喷嚏也是排除肺系邪气、异物的法。中的液等物也可咳嗽排出。通过呼吸运动,吐故纳新,呼也即肃除了中的废浊之

喜清肃,一旦的洁净状态受到破坏,则会直接影响的生理功能,出现各种症状。《医贯》曰:“为清虚之脏,一切不容,毫毛必咳。”故各种外之邪气及异物犯均可影响的清肃。如失清肃影响了、司呼吸、通调水道等功能,则可见呼吸不利、咳嗽气逆水肿痰饮阻、小便不利等症状;若影响大肠则可见便秘或矢频繁等症。影响及气机则有咳嗽痞满等症。

失清肃,治当肃,肃是指清除中一切客浊、异物以保持的洁净,使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来源

在历代的本草、药物典籍中,均未列有肃药。各医家对具有“肃”作用的药物认识也各不相同。盖肃是一种笼统的、不甚确切的说法。凡能使清肃,使肺系保持结净的药物都可认为是肃药。在药物的功效中之所以不提“肃”,是为了避免概念及药物应用上的紊乱。但从临床来看,狭义地讲肃药物即祛化痰之药。浊得以排出则道通畅,恢复清肃功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桔梗半夏之属。

降即下降,它也是的特性之一。位居于上焦,脏象说认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位置至高,故其以下降为顺。下降是指具有向下通降的特点。

通过的下降,与下焦的上升,及中焦升、降相顺应,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序,通畅调达,保持生命活动的蓬勃生机。通降顺利,则能顺利地吸入清气,呼出浊,完成吐故纳新;通过的下降,布的津液、水谷微也运有序,最终微归,余浊归膀胱大肠,完成清浊之运。此正如《素问·经脉论》中所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四布,五。”

病因

任何外之影响均可导致不降。如壅塞或失清肃或腑不通,大便秘结也可直接影响的顺利下降,而出现上逆的症状,如:咳嗽气急胸闷喘息等;若影响到通调水道的功能则可出现如小便不利、涎壅盛等症;若久病及则可出现面色黧黑、皮毛枯槁之象,出现呼吸浅急,动则喘甚等不纳症状

病理

宣、肃与降均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肃通畅、布有序,则呼吸正常,有利于司职清浊运化及发挥的其他生理功能,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使清肃功能。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浊功效,例如:桔梗,又有祛、排的功效。的清肃功能正常则有利于的宣通,布。若阻则易致失于通畅,排除浊则得通。

宣与降不宣,则气机壅塞,不通畅,易致上逆。若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杏仁等同用,宣通、降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清肃,则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的清净状态受损,浊异物停滞,阻塞管,以致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综上所述,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影响。分清三者各自特点,了解三者相互系,利于临症时抓住重点,考虑全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将宣、肃与降三者有机地配应用,如临床常用的“三、三、二”三拗汤三子养亲汤二陈汤,便是三者同用的典范。

由于居胸部以及在体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吸、、通调水道等) ,决定了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 。

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治疗

失于下降治以降之法,使上逆之得平,能顺利通降,临床常用药物有:枇杷叶杏仁旋复花等,其皆具降、止咳、平喘的功用;若因腑不通影响的顺利下降则可治以通腑法,如上述的杏仁润肠通便,具有双重作用,二者互相协同,更为临床常用;若因病延及,以致不纳不得降则应配的药物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棉子油

下一篇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