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棉籽

棉籽锦葵科棉属植物种子,其商业上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油和其他产品。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禽和家畜饲料。锦葵科棉属植物种子,用轧棉机除掉棉纤维後留在种子上的短棉绒可用於制造粗纱和多种纤维产物。种子壳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曾用原始法提取棉籽油,并用之於医药和照明,但大规模的工业利用却是相当新的发展。19世纪中期,棉花种子要用......
目录

详述

锦葵科棉属植物种子,用轧棉机除掉棉纤维後留在种子上的短棉绒可用於制造粗纱和多种纤维产物。种子壳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曾用原始法提取棉籽油,并用之於医药和照明,但大规模的工业利用却是相当新的发展。19世纪中期,棉花种子要用於种植棉花,剩馀的种子却被看成是一种污染和卫生问题。到1833年,第一座棉籽油厂在密西西比的那齐兹(Natchez)建成。美国南北战争之後,这项工业得到发展。棉籽用於榨油和播种外,也用作动物饲料。美国一直是最大的消费国,但棉籽印度、中国、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和巴西也有相当的产量。

除去杂质以後,称作短棉绒的短纤维,用带有锯和细齿的类似轧棉机的机器加工。先轧下来的短棉绒提纯後,用於生产炸药、纤维、人造丝、乙基纤维素、喷漆和多种塑料以及其他需要优质纤维作原料的产品。将掉短绒的棉籽去壳,棉籽壳非常适于种植食用菌或磨碎後,混於餵牛和乳牛的粗饲料中。种仁通过轧坯机轧成薄,在锅中到115℃,调到一定的水分,以利於下一步用压榨法和溶法提油。有时将压榨的饼打碎後作棉籽饼出售,但大都浸油后磨碎成粗粉出售。这两者的要用途是作为牛饲料中的高蛋白和饲料添加过加工减少了棉花植物色素棉酚的影响以後,也可以给猪和家禽吃。棉籽粗粉酚后可制成无淀粉的面粉供人食用。未加工过的深色棉籽油中某些成分必须去除後才能成为食用油。粗油过滤後,用碱液处理,使与油中游离脂肪酸作用生成肥皂而沉淀,将油用抽吸或甩净法同皂质分,然後再用水洗去残留的皂粒。如用作沙拉油和食用油,需进一步用,如白土和酸活化黏土制。然後除去饱和甘油酯,以使其在通常冷冻温度下能保持液状。这在工业上可先冷冻,然後与固体分离而得纯清的油。有气味的组分则将热油用真空臭法除掉。作为酥油和人造奶油用的棉籽油,需加氢使部分固化(即加入氢和镍催化,使油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饱和脂肪酸)。

特征

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籽。夏秋采收,晒干。

用途

1.从棉籽中提取棉酚、浸油和生产食用蛋白质.

2提取棉酚和油脂后的饼粕可作饲料

3.以棉籽壳混团为培养基的食用菌的栽培棉籽壳生料栽培香菇

4.用水飞蓟分离从无腺棉棉籽中提取蛋白质和油脂

5.用棉籽油生产磺化油

6.棉籽饼(粕)为原料酿造

7.棉籽纤维材料及制造

油量

棉籽棉花作物的种籽。由棉铃中采取的棉花称籽棉,由籽棉上轧下来的棉纤维称皮棉,籽棉除去皮棉后,即可取得棉籽棉籽外部为坚硬的褐色籽壳,状大小也因品种而异。籽壳,是棉籽要部分,也称籽仁。籽仁含油量可达35-45%,含蛋白质39%左右,含棉酚0.2%-2%。

棉籽也是重要的榨油原料,棉籽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多,能有效抑制液中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相对于其他油料,棉籽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容易储存,尤其是毛棉籽,其落性小,导热性差,抗压性强,透性差,吸湿性强,较光棉籽易储存。而光棉籽绒后,部分籽粒破碎,导致杂质过高,籽仁裸在外,使光棉籽湿性强,不耐高温,易受虫害侵袭,湿热不易扩,有时会棉籽发热霉变。要做好棉籽的安全储存,应做好以下几面工作。

安全储存

严把棉籽入库质量

首先,控制棉籽水分是很重要的,特是高水分棉籽(12%以上),应严格控制其水分、杂质总量。把好棉籽入库质量,对于后期棉籽储存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棉籽逐车扦样时,应注意棉籽的千湿,杂质多少。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观察进感官鉴定。

一看:看棉籽杂质是否多,色泽气味是否正常。

二摸:摸棉籽是否潮湿

三听:用感官或坩埚钳夹棉籽听声音,判断干湿,这要在实际工作中多练。如果这车棉籽水分很高,含油不高,我们就要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好。

四观察:观察这车棉籽是否,上下一致,在卸车时注意观察车棉籽和扦样时的干湿、杂质是否一样,有没有掺假。

棉籽理堆放为棉籽的后期储存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后期检查起到一定的作用。

棉籽理堆放

首先,要据当时的季棉籽水分、杂质的多少,理安排堆放地点。据这几年的验,棉籽发热要是呈窝状发热和垂直发热较多,发热原因要有:棉籽水分高或杂质多,由于光籽皮壳受损,防潮性差;棉籽品质不好,微生物或虫害等多种原因,造成棉籽发热。总之,光棉籽要在棚储存,有问题的棉籽最好放在离入料近的地,应尽快加工。

棉籽天储存与检查

棉籽是油脂加工企业调入量很大的品种之一,要在天储存,如果堆放理,可以为后期检查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垛底铺垫工作。毛棉籽的堆放,也应照季温和棉籽水分、杂质的多少,品质好坏,理安排堆放地点(如水分高或杂质多的毛棉籽卸到离入料近的地,可及时加工)。一个货位或一个地整体棉籽卸满后,应及时扒成(也叫馒头状),不能有凹凸不平的地,整个堆垛表面要拍打紧密光滑,成一个整体,以利于下雨下雪时雨水雪水及时下泄,保棉籽天安全储存。毛棉籽天检查与大棚棉籽检查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雨下雪后不能马上检查,应等表层棉籽干了以后再检查,以免人为造成棉籽发热损坏。但对于下雪特大,毛棉籽表面积雪较厚,又较长时间没有检查,还是及时检查好,但脚印是越少越好。等表层棉籽干了以后,应及时把脚印下的雪疙瘩(块)拣出,放在朝阳的地晒干,把坑及时补平。天储存的光棉籽也应是的,不能有凹凸不平的地,以免积水,然后用蓬布压盖。检查棉籽时遇到下雨下雪天,应及时清扫积水,然后再检查。

棉籽检查时的布点

棉籽调人一定数量时,应及时布测温杆,及时检查棉籽温度。由于前期收购的棉籽水分较高,大气温度也比较高(正常年份收购棉籽都在9月中旬始),到十月中旬这段时间,大气温度还比较高,棉籽温度变化很大,温湿度不易扩,应特注意温度的变化。第一次布点,点的间要大一些,在2.5m左右为好,这样可以比较准确全面地检查到各部位棉籽的温度变化情况。如果这一-批棉籽的平均温度在18°C,但是有一个点最高温度在28°C,这个点就是重点检查对象(测温杆上可做标记),以这个点为中布置桩,应重点观察。如这一批棉籽过几次检查后,确认没有问题,做好检查记录,以便后期检查比对参照。

棉籽发热时的检查

判断棉籽是否发热首先要据当时调入棉籽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季温和这一批棉籽的平均温度。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某个点温度很高,比如是38°C,但又不知道是不是最高发热点,一一般是以这个点为中,用测温杆以桩的式逐渐向四周扩大,间以80cm左右为好,最后检查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最初检查到的这个点,就是最高发热点;还有一种可能是逐渐向四周扩检查中的某个点是最高发热点,比如是42°C,最初检查的那个点就不是最高发热点了,最后据检查结果,判断这个发热区的面积和深度,来确定处理意见。如遇到下雨下雪天,事先已做好铺盖,也应及时做好检查工作。下大雨(雪)时或连阴雨时,应及时检查是否漏雨水,如果漏雨水,应及时处理,如雨水已渗到棉籽,应及时把湿棉籽挖出,然后用千棉籽把坑补平。如下小雨小雪,可在雨后及时检查是否漏雨,如果有漏雨,应及时处理淋湿的地,并做好记录,给以后修补大棚创造条件。总之,在检查棉籽的过程中,要细,要特注意观察。

棉籽发热时的处理

棉籽在35°C时是低烧,45°C时是高烧,55°C时棉籽坏了。我们要棉籽的温度、季、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检查有一-批棉籽温度在33°C,发生地点在3号大棚,发热时间在3月5日,这样我们就可以据温度、时间(季)、地点来判断是否可以采取翻倒。过检查,棉籽温度不是很高,但每天都在升温,它的发热时间正是在冬去春来温回升时期,离榨期还有很长时间,如不及时翻倒,棉籽温度还将继续升温。总之,要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来解决。

棉籽温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

检查一批棉籽的平均温度在12°C,最高温度在15°C以下,我们只要注意检查,棉籽的品质是不会有变化的。棉籽在20°C时,品质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要注意继续升温,应当常检查。棉籽在30°C时,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由于季变化,大气温度升高很快,棉籽温度上升较高(如靠墙边的地),这属于正常的季变化造成的,但要每天或隔天检查温度变化,棉籽品质基本没有变化,但要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另一种是,检查棉籽温度在30°C左右,但升温很快,这是不正常的升温,属发热现象。如因水分高造成棉籽发热,棉籽品质已有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总之,要据季、地点来判断棉籽温度是属于真正的发热,还是因为大气温度回升,造成棉籽温度.上升,这-点要判断正确。棉籽在40°C时,品质已有很大变化,伴有较浓的酸味,有些部位还伴有霉味,这时应果断采取措施,及时翻倒或采取其他办法。棉籽在50°C时,品质已有很大变化,手感很热,部分已有酸败,应立即采取措施。棉籽在57~60°C时,检查棉籽酸败变质,特是在60°C时,棉籽仁已全部变黑,含有霉菌,不能用于食用油生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棉花

下一篇 肺肾相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