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在解剖上,上干位于前、中斜角之间,无卡压的基础,而颈5、6神经在出椎间孔处被交叉的前、中斜角性起始纤维包绕,才是卡压的基础,所以作者将上干型胸廓征称为颈5,6神经卡压。以往一直认为上干型胸廓征很少见,仅占胸廓征的4%~10%,其实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要原因是误将这类胸廓征归纳到神经颈椎病中。两者的病变均是神经受压,且受压部位仅相差数毫米至一两厘......
目录

病因

是由于颈5、6神经在出椎间孔处被交叉的前、中斜角性起始纤维包绕所致。

临床表现

1.病史及症状

(1)既往史:大多数患者均有较长的肩痛病史,并作为颈肩病或肩周炎治疗,作者曾收治一批长期被误诊的病例,其中近半数被误诊为颈椎病,另有2/5患者被误诊为肩周炎及肩关节冲击症。

(2)症状:本病的要表现为颈肩部酸痛和不适,可向肩肘部放射,患肢无力,患者睡觉时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可伴有头晕耳鸣等症。

①首诊时间:约30%的病例是在发病1年之来诊,半数患者在1~2年来诊,另有20%患者超过2年来诊。

②发病肢体:以非优势手多发,占2/3以上。

③发病特点:急性发病者占55%,慢性发病约占45%。

④疼痛性质:均与体位系密切,95%的患者呈间断性发作。

⑤其他症状:几乎全部病例均有颈,肩,部的异常,不适感,约半数伴有疼痛,此外,几乎95%的病例在睡觉时感到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同时伴有肩上无力,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头昏及屈肘无力感。

2.检查和体征:检查时应仔细观察体,姿势,双肩的对称性及患侧上肢是否有萎缩,仔细检查颈部,肩部是否有压痛点,检查上肢的力,张力,感觉及动脉搏动的情况,常规做Adson,Wright,Roos试验。

作者发现,几乎全部病例在胸锁乳突后缘中点有压痛,另有半数于上角侧有压痛,三角区及上外侧感觉减退者占80%以上,其中15%伴有前侧感觉迟钝,另有半数病例力减弱,要为冈上冈下三角二头,并出现萎缩征。

3.特殊试验:

(1)Adson试验:15%~20%阳性。

(2)Roos试验:阳性率与前者相似。

(3)Wright试验:80%患者出现阳性结果。

检查

1.电图检查:仅少数患者出现阳性后果,15%患者的三角冈上冈下二头呈单纯相,不足10%的病例在电图上表现为三角冈上冈下有纤颤电位。

2.放射科检查: 颈椎X线平可见颈椎椎体有明显增生性改变及椎间隙狭窄,前者占70%左右,后者占50%;此外,约1/3的病例出现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和横突过长;另有10%的病例可有颈肋和椎体前缘增生呈鸟嘴样。

3.MRI检查: 约有1/3病例出现椎间盘向后膨出征,但大多数病例可无异常所见。

4.诊断性治疗:

(1)颈部痛点封:临床上多用安奈德2ml加0.5%布比卡因2ml的混液做颈部痛点封,对准痛点相应的横突进针,抵达组织后回抽无时缓缓推入药物,压痛点注射1min后,令患者起立,再次检查三角力,此时,全部患者感到注射侧肢体比注射前轻松,肩外展力明显增加,能抗阻力,其中80%病例的双侧力基本对称,对少数双侧肩痛患者,亦可双侧封力弱的一侧后,大多明显优于力较强的一侧,屈肘力稍有减弱者,封后屈肘力也明显增加,对患肢感觉障碍者局部封后3~4min,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前侧感觉减退者,亦多恢复或明显改善,其他如肩外侧感觉减退者或是整个上肢感觉减退者,封后均显著好转。

(2)颈椎牵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的下颌,一手托住患者的枕部逐渐向上牵,用5~10kgf的力量持续向上牵1min,此时令患者颈肩部尽量放松;或用5kgf的力量做颈椎牵10min,牵后立即检查,全部患者的肩外展力量均有增加,感觉减退亦有好转,但其效果仅能维持1~2h。

诊断鉴别

诊断

对颈肩部及上肢有酸痛,乏力及肉萎缩,并下述情况之一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1.肩部肉萎缩,肩外展力减弱,肩及上外侧感觉改变。

2.前侧感觉明显改变。

3.锁骨动脉或静有受压征象。

4.颈椎可见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长。

5.电图检查提示上干的分支传导速度减慢。

6.排除颈椎病等其他疾患。

诊断

要是与颈5,6神经颈椎病相鉴,作者常规用0.5%布比卡因2ml加安奈德2ml,于颈外侧压痛点(常在胸锁乳突的后缘中点)对颈椎横突穿刺,回抽无后缓缓注入,若1min后患者感觉力明显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可实颈5,6神经受压是在椎间孔外,是性的,而不是性的,必须注意的是,脊髓受压型颈椎病也可同时伴有椎孔外神经受压,如在术前能诊断清楚,在颈椎病手术中一并切断前,中斜角在颈5,6神经旁的起始纤维,可能就避免了术后颈部仍然疼痛,不适的情况。

治疗

1.保守治疗

(1)颈部局部封治疗在颈部压痛最明显处局部封,如用安奈德,则每隔1~2周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如用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利美达松)加布比卡因,则每个月局部封1次,连续3~4次。

(2)颈椎牵重量在5~7kg,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每天30min,连续1个月。作者发现,各种病例治疗后均有效果,但差很大。约半数患者局部封和牵后颈肩部疼痛消失,2~3个月后又感不适,再做牵或局部封又可使症状消失。少数病例月余的局部封和牵肩痛明显好转,肩外展力量也有所增加,但症状难以完全消失。个病例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局部封仅能维持颈部不痛1~2天占1/10左右,而且对牵亦无效果对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则需做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颈、肩及部疼痛严重,已影响工作、休息保守治疗无效者。②肩外展力、屈肘力明显降低或肩外展动作不能完成者,以及肩部肉萎缩者。上述2点均应排除椎管病变及侧隐窝的椎间盘突出。

(2)术式选择①对严重颈痛影响休息和工作上肢感觉明显减退,且伴肩外展力降低,外展仅达45°~60°,肩部三角萎缩及曾保守治疗月余无效者,可选择前、中斜角和小斜角切断术。术中可以发现前、中斜角组织的比例增多三角萎缩及颈5神经变细变硬,个病例在上干处有神经成,神经干变黄色。对颈5神经根被致密的纤维组织包绕者,可颈5神经松解术直至颈5椎间孔处。术中用安奈德5ml注入颈5~胸1神经,上、中下干部的神经外膜下,以及被切断的组织断端(术前在相同体位标记好颈部压痛点术中发现此点正好在颈5神经处)。术后大多数病例肩痛消失,感觉恢复正常,肩外展力屈肘力亦恢复正常。②手术时机可选择在颈肩部疼痛最严重时,疗效一般较佳,且复发率低。

预后

预后尚可。

预防护理

预防

避免用肩扛重的东西,因这样会压迫锁骨,且增加在胸出上的压力。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使肩部肉强壮。

下面介绍四个练习,每日每种练习各做10次,重复两次。

1. 在角落伸展: 站在角落里,大约离一英左右,两手放在两面墙壁上。 身体向角落靠,感觉到脖子有牵拉为止,坚持5秒钟。

2. 脖子伸展: 左手放在后勺上,右手放在后。用左手将头部向左肩靠,右边脖子有牵拉感为止,坚持 5 秒钟。 换手再向相反向练习。

3. 肩关节活动训练: 耸肩,然后向后、向下运动,类似肩关节运动。

4. 脖子收缩: 向地笔直地昂起头,保持下颚位置,坚持5 秒。

护理

宜吃:应增进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类、鸡蛋、豆制品等及适当增加钙质。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香蕉等。

忌吃:烟、、浓咖啡,辛辣、炸及热性食物。避免油腻。

饮食保健

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十二脏

下一篇 心包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