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关节的损坏。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伸及前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处而骨折骨折远端向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骺分离;老年人由于质......
目录

病因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伸及前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处而骨折骨折远端向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骺分离;老年人由于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尺骨骨折关节位。

2.屈骨折(Smith骨折

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侧移位。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桡骨关节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成一带关节面软骨折块,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位或半位。

临床表现

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桡骨突在同一平面,直试验阳性。屈骨折与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经有无损伤。

检查

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X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及侧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桡骨骨折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尺骨骨折及下关节分离。屈骨折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患者应做密度检查,以了解质疏松情况。

鉴别诊断

1.桡骨颈骨

并不多见,常与桡骨骨折伴发,亦可单发。

2.桡骨骨折

是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l/3患者关节其他部位损伤。桡骨小头骨折关节骨折,如果有移位,应切复位固定,恢复解剖位置,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伸屈和前旋转功能。

3.桡骨骨折

单独桡骨骨折,仅占前骨折总数的12%,以青壮年人居多。

并发症

1.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断裂;骨折不愈等。

2.感染:要见于放性骨折。与受伤后创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

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

石膏四头带或小夹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骨折

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骨折纵向牵后复位相反,复位后,腕关节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骨折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固定。

4.并症处理

骨折连接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固定。关节位影响前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端。迟发性伸拇断裂者,应去除赘、修复质疏松者应给予相应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

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

预后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少数损伤较重、且治疗不当而骺早期者,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桡骨短,手腕桡偏的曼德隆样畸。此种畸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可尺骨突切除术矫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