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黏多糖贮积症Ⅳ型

又称莫尔奎(Morquio)综征、养不良、畸性软养不良、非典型性佝偻病。其特征性表现为躯干明显变短,矮小畸股骨头和髋臼呈进性改变,关节肿大,韧带松弛。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稍多于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硫酸软素-N-乙酰己糖胺硫酸酯酶缺乏,尿中排出的黏多糖以硫酸角质素为。该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这种酶对6-硫酸键的特异性发生在硫酸角质素和软素......
目录

病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

发病机制

硫酸软素-N-乙酰己糖胺硫酸酯酶缺乏,尿中排出的黏多糖以硫酸角质素为。该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这种酶对6-硫酸键的特异性发生在硫酸角质素和软素-6-硫酸,如缺乏时,可致这两种黏多糖成分沉积于组织细胞,并造成细胞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身材矮小要是柱变短,而肢体相对过长,站立时手可伸至膝部。关节肿大,以腕、膝部为著,呈球翻, 扁平足,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成半蹲姿势。腕、手、关节韧带松弛而表现为活动过度。这些外表畸均有特殊诊断意义。智力一般正常,面部改变为梁塌陷,两眼离增宽,牙齿不整齐。肿大少见。角膜浑浊一般在10岁左右明显。 动脉不全多发生在10岁左右,多数病人死于20岁之前。

检查

1.中性粒细胞可见异染性黏多糖颗粒,但在早期可无此颗粒。

2.尿中出现过多的硫酸角质素为其特异性改变,对临床和X线表现均不典型者,有助于诊断。

3.X线检查以柱、盆、手和腕骨及长管改变为常见,而且具有特征性。

诊断

据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本病。

治疗

最有希望治疗法是特异性的酶替代治疗及基因治疗,二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生存情况。

柱弯及胸椎压迫脊髓者,可施手术矫正。对其他症状也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预后

可活到成人。多死于功能衰竭。多数病人死于20岁之前。

预防

许多患者的父母为近亲结婚,避免近亲结婚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叶黄药

下一篇 毛叶黄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