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拇外翻

拇外翻是指拇在第一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拇囊是指在拇外翻中出现的明显的侧突起,但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词可互换使用。拇外翻是累及拇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适的鞋子的人,不适的鞋子会对拇施加异常压力。1.遗传拇外翻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同时,拇外翻后,肉......
目录

病因

1.遗传

拇外翻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同时,拇外翻后,肉的弓弦状作用,必产生推跖骨翻的力量。

2.穿高跟尖头鞋

拇外翻拇外翻成的要因素之一,尖头鞋的前部为三角,高跟站立时,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区域,坚硬的鞋面迫使拇外翻并略外旋,小翻略旋,中间3近端关节强度屈关节和远端关节过度伸直。

3.各种炎症

尤其是类湿,常因关节破坏成向外半位,呈拇外翻

临床表现

好发于成年人,有遗传因素者,青年时即可发生,老年时,由于足收力减弱,拇外翻常可加重。女性多于男性。

拇外翻症状最多为拇囊炎,疼痛,正常人拇长轴与第1跖骨长轴成夹角,外测量为15°~25°,称为生理性拇外翻角。在临床上应以拇外翻超过25°,挤压第2,第1跖骨头处有拇囊炎疼痛者,才可诊断为拇外翻

拇外翻疼痛是要的症状,也是治疗的要依据。疼痛要来自第1跖骨侧,步时疼痛加重,有些患者第2、3跖骨面的胼胝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畸与疼痛并不成正比,有的畸很明显,但不痛,再者第2、3锤状及其胼胝痛,也是重要体征。

检查

拇外翻X线表现包括拇关节向外侧半位,拇向中线移位,第1跖骨突出及硬化,籽向外侧移位。第1跖骨翻,第1、2跖骨夹角>9°。晚期,第1关节发生退化性变,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周缘有赘。

诊断

拇外翻外翻大于正常角度,X线上拇关节位与第1跖骨侧拇囊炎。第1跖骨翻,锤状胼胝,并非每例所必有。在早期拇可被动搬至正常位置,后期因关节囊与肉挛缩,则不能被动搬回到正常位。并发拇关节炎时已为晚期。

治疗

拇外翻时最好及早防治,这样,不仅能够延缓拇外翻恶化的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1.轻度患者

可以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肉力量,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

2.症状严重者

而且疼痛的情难以忍受,已影响到日常生活,以选择最适的治疗式,并据病患疼痛的部位、畸的程度,来考虑、选择改善治疗的最佳式。大多数的患者只要一般的非手术治疗就可以,少数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3.非手术疗法

拇外翻轻度的脚拇外翻,疼痛也比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按摩脚拇指、向足侧搬动脚拇法治疗。也可在脚拇指和第二脚指之间夹棉垫,或夜间时在脚拇指的侧缚一块直的夹,使脚拇变直。另外,常在沙土上光脚走,可以锻炼脚部的肉,延缓病情发展。

4.手术疗法

适用于疼痛厉害、畸严重的患者。手术要是将滑囊、增生的质切除。如果关节侧的关节囊过松,可以通过重叠缝部分关节囊使其紧缩。拇切断术和第一跖骨术也是常用的法。

对中老年拇外翻患者先用保守治疗,的是减轻或缓解疼痛。病人应减少走或站立时间,穿鞋要宽松、舒适。每天用温水泡脚,外用樟脑酊、红花油等消肿、止痛。

中老年拇外翻患者治疗的要在于消除疼痛,恢复走,提高生活质量。首先应先保守治疗,如疼痛能缓解就应坚持下去。手术治疗本身创伤较小,疼痛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如有严重疾病手术应慎重。手术法很多,要依据畸程度选择适的法。

预防

避免穿前头过窄的鞋子及高跟鞋。对于存在扁平足湿关节炎或神经肉系统疾患的患者更应通过调整鞋子,选择适护具避免畸的发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杨梅皮

下一篇 毛杨梅根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