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毛竹

毛竹 毛竹(拉丁: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ere) J. Houzeau),龟甲竹”“楠竹”,是禾本禾本科刚竹植物毛竹分布自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1737年日本栽培,后又至欧美各国。毛竹秆高达20多米,新秆密被细柔毛,有白粉,老杆无毛,下有白粉环,后渐黑;分枝以下秆环不明显,箨环隆起。二列状排列,每小具2......
目录

物种起源

中国栽竹历史悠久,毛竹栽植历史,文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在中国秦岭、汉水、长江南部、黄河流域一带、以及台湾地区均有种植。1737年毛竹日本栽培,后又至欧美国家。

新中国成立前,要是西人对竹类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20世纪上半更是以美国人为耶在华第三次植物采集期间,于1915年来到浙江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采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标本

形态特征

地下为单轴生。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箨鞘黄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箨微小,繸毛发达;箨宽短,强隆起乃至为尖拱,边缘具粗长纤毛;箨较短,长三角披针,有波状绿色,初时直立,以后外翻。

末级小具2-4叶耳不明显,鞘繸毛存在而为落性;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长4-11厘米,宽0.5-1.2厘米,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具柔毛,次3-6对,再次9条。

穗状,长5-7厘米,基部托以4-6逐渐稍较大的微小鳞片苞片,有时尚有1-3近于正常发达的,当此时则生状;佛焰苞通常在10以上,常偏于一侧,呈整齐的复瓦状排列,下部数不孕而早落,致使下部出而类似之柄,上部的边缘生纤毛及微毛,无叶耳,具易落的鞘繸毛,缩小小,披针至锥状,每孕性佛焰苞具1-3枚假小穗小穗仅有1朵小花小穗轴延伸于最上小花内稃部,呈针状,节间具短柔毛;颖1,长15-28毫米,端常具锥状缩小有如佛焰苞,下部、上部以及边缘常生毛茸;外稃长22-24毫米,上部及边缘被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中部以上生有毛茸;鳞被披针,长约5毫米,宽约1毫米;丝长4厘米,花药长约12毫米;柱头3,羽毛状。

颖果,长4.5-6毫米,直径1.5-1.8毫米,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笋期4月,期5-8月。

毛竹时,发黄,在竹部,生出诸多如纺锤的苞,大量消耗竹子养分。毛竹结实后,竹叶落,竹秆枯黄死亡,竹鞭失去萌力。

生长习性

毛竹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页、砂等母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生长不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向南的山谷、山麓、山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油茶、拎本、姜子、山矾、悬钩子、紫金牛、柔毛绣球,还有木荷,丝拷等,草本植物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类植物里白箕等。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冈、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自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1737年日本栽培,后又至欧美各国。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世界上约85%的毛竹生长在中国。毛竹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浙江福建广东,中部地区的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省最多。

繁殖栽培

栽培

毛竹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包括清理林地、垦和挖掘栽植等三个工序。

造林整地: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即将造林地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等,再定点挖栽植。坡度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带宽带视坡度缓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造林密度和株。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即据造林密度和株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栽植点挖。无论那整地式,都须在挖栽植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离。在坡地上挖时,应注意的长边与等高线平

规格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35株;株可用5×6米或4×5米;栽植的规格是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施基肥:在林地栽植之间挖1m长施肥沟,每沟施复肥500克,复土密封。

抚育管理

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键措施。

挖鞭笋: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笔笋少,成竹质量差。

毛竹

谨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便因受候、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谨慎的挖取。挖掘冬笋的法是在大年毛竹浓密、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春笋:护笋养竹,“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挖掘健壮春笋,特对换的小年竹林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林养分消耗。识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与无“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竹林施肥

毛竹施肥: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的复肥,每亩可施复肥15公斤。如果进伐桩施肥,则先打通竹兜,每伐桩兜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0.5公斤,再复土密封。另外,竹林施用有机肥对竹林生长尤为重要,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或塘泥100-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垦复挖沟或挖埋入土

适时钩梢

毛竹轻度钩梢:在大、冻雪压严重的地,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冻年的10-12月进。对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钩梢。

理采伐

毛竹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采伐法、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

采伐年龄: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在竹秆上标明年份。

采伐季:采伐季应在冬季低温干、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

采伐强度及采伐后的立竹密度: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笔占25%左右。

造林

毛竹造林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

选好母竹: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繁茂、竹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

母竹挖掘: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挖掘时,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再细土找到竹鞭,向母竹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40厘米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不伤笋,不伤“螺丝钉”,不伤母竹。挖出后,留5-7盘,砍去竹尾。

毛竹运输: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远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

栽植:栽植时先在底垫上表土10-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中,使鞭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状,以防积水烂鞭。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和笋。栽后浇足“定兜水”。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是冬季和早春。

病虫防治

毛竹枯梢病

毛竹病害特征:毛竹枯梢病是我国毛竹产区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被列入国检疫对象。

该病危害为当年新竹的嫩和侧。7月上旬在梢或条的某一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点,并扩大成状或梭有淡褐色病斑,后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始萎蔫,逐步变黄、纵卷,直至枯萎落,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成枯、枯梢。发病严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烧状;后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枯梢或整株枯死后,竹材质量降低,且影响发笋,一般发病3-4年后可使成笔林趋于毁灭,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借吹和雨水溅作近离传播;带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调运是该病远传播的要途径。

防治

①清除并烧毁病枯(株),严从疫区和疫情发生区调出带有该病原的竹苗、母竹等移植到新区。对病区的竹材及制品采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1000倍液仔细地喷止调运竹材出境。

②对病区竹林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竹展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1000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倍用同样的法喷洒新竹。

竹蝗

毛竹虫害特征:又蝗虫、蚱蜢、蚂蚱。5-6月以跳蝻、成虫取食竹叶,为竹林的要害虫。大发生时,竹林被害如同烧,立竹成光秆。新竹竹叶被吃光一交后即会枯死,壮竹竹叶一次被吃光后新发叶片变黄、生长势弱、发笋量大减,第二次被害后即死亡。死竹中积水,纤维变坏,生林也趋衰败。竹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产于北向阳、杂草稀少、土质较疏松的山或山窝斜坡上,深约4厘米左右。产卵处常见黑色盖状物,这是找卵块的最好标志。

防治

①挖卵块。生蝗产卵地易识,可挖掘消灭。

②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时,及时喷2.5%敌百虫粉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1毫升。

③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药杀。即用2.5%溴氰菊脂每亩6-10克,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用喷烟机喷烟;或有741烟,用药量每亩1-2公斤。喷选择无的早晨或傍晚进

竹镂舟蛾

合并图册虫害特征:竹镂舟蛾又竹青虫、竹蚕。以幼虫暴食竹叶叶鞘,严重时将成竹林吃成光秆,如竹林一年连续发生二代或三代,被害竹可死亡,来年也不发笋。故竹镂舟蛾也为竹林要害虫。湖南一年发生3-4代。幼虫全身光滑绿色、头红褐色。1、2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2龄后的幼虫受惊即坠地,但几分钏后又会重新上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中旬老熟幼虫下竹于枯间吐丝缀结茧化越冬,翌年4月羽化成成虫。成虫翔力强、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不动、黄昏或晚上10时及黎明前很活跃。卵多产在1、2年生竹上端嫩上,成块状或产。

防治

①灯光杀成虫。

②利用幼虫受惊坠地习性,击落捕杀。

③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7万头。

④用2.5%溴氰菊脂,每亩4-8克,1000-2000倍液进低量喷雾。

主要价值

毛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亩可年产竹材1500-2000公斤。

观赏价值:

毛竹姿态挺拔,叶片翠绿,四季常青,观赏性好,常栽于径、池畔、溪涧、山坡及室

生态价值:毛竹固土力强,因此在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因地制宜地积极毛竹,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治穷致富。

济价值:

毛竹是竹类种济价值最高的竹种。2013年中国毛竹产量在一亿上的省份有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这四个省毛竹总产量为8083179万占全国毛竹产量的70.56%。毛竹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业、造纸业、农业及其它面,具有济效益。毛竹能够作为建筑支撑物,如梁柱、棚架等修建房屋制作家具等大型物件;能够制作各种用具及工艺品,例如竹席、斗笠、竹碗竹杯,竹椅竹凳等;竹浆过加工是造纸的原料。

食用价值:

竹笋的食用价值高,竹笋富含多种养物质及维生素,清脆可,味道鲜美,享有“素食第一”的美称,竹笋的吃法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扩展阅读

文化

竹子与、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松并称为“岁三友”,深受历代的文人客喜爱。

孟宗竹的由来

三国时期中国有一孝子为孟宗,有一年冬天他的母亲想吃笋,冬天不长笋,于是孟宗到林里哀求竹子,结果雪溶化从地里迸出了笋子,后人将这竹子称为“孟宗竹”。孟宗竹就是毛竹称。

科技成果

2022年6月26日,中国林会发布了“十三五”期间林草科技十大进展。其中,林木全基因组与功能基因解析取得重要突破。绘制出毛竹等10余种木本植物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示了林木适应性进化与遗传结构变异机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流痰

下一篇 毛稔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