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冈上冈下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重,球拍运动)。1.创伤是年轻人肩袖损伤要原因,当跌倒时手......
目录

病因

1.创伤

是年轻人肩袖损伤要原因,当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扭伤起。

2.供不足

起肩袖组织退性变。当肱骨旋或外旋中立位时,肩袖的这个危险区最易受到肱骨头的压迫、挤压管而使该区相对缺,使发生退性变。临床上肩袖完全断裂大多发生在这一区域。

3.肩部慢性撞击损伤

中老年患者其肩袖组织因长期遭受肩峰下撞击、磨损而发生退变。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重,球拍运动)。当上肢前伸时,肱骨头向前撞击肩峰与韧带冈上损伤。慢性刺激可以肩峰下滑囊炎、无菌性炎症和侵袭。急性的暴力损伤可以导致旋转带断裂。

症状体征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痛,位于三角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动肩上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与前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

(4)肉萎缩: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冈上冈下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受限较明显。

2.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dropsign):被动抬高患至上90°~120°范围,撤除支持,患不能自支撑而发生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2)撞击试验(impingementtest):向下压迫肩峰,同时被动上,如在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上不能时为阳性;

(3)疼痛弧征(painarcsyndrome):患60°~120°范围出现肩前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对肩袖挫伤和部分撕裂有一定诊断意义;

(4)盂关节摩擦音:即盂关节动运动或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或轧砾音,常由肩袖断端的瘢痕组织起。

诊断

对肩袖断裂作出正确诊断并非易事。凡有肩部外伤史、肩前疼痛伴大结近侧或肩峰下区域压痛的患者,若同时并存在上述4项中任何1项特殊阳性体征,都应考虑肩袖撕裂的可能性。如同时伴有肉萎缩或关节挛缩,则表示病变已进入后期阶段。对肩袖断裂可疑病例,应患肩X线关节造影、CT检查、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检查及关节镜的检查,将有助于成立诊断。

检查

1.X线检查

对肩峰态的判断及肩关节结构的改变有帮助。部分肩袖损伤患者肩峰前外侧缘及大结处有明显质增生。

2.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确定损伤的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尤其是磁共振造影检查(MRA)可以清晰的显示肩袖的部分撕裂,对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他助检查:

1.X线摄X线平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在1.5m离水平投照时肩峰与肱骨部间应不小于12mm,如小于10mm,一般提示存在大型肩袖撕裂,在三角下可促使肱骨头上移,X线平显示出肩峰下间隙狭窄。部分病例大结部皮质硬化表面不规则或有骨疣成,松质呈现质萎缩和疏松。此外,若存在肩峰位置过低、钩状肩峰以及肩峰下关节硬化、不规则等X线表现,则提供了存在撞击因素的依据。在患运动的动态观察,可以观察大结与肩峰相对系及是否存在肩峰下撞击现象。X线平检查还有助于鉴和排除肩关节骨折位及其他关节疾患。

2.关节造影盂关节在正常解剖情况下与下滑液囊及二头长头鞘相通,但与肩峰下滑囊或三角下滑囊不相交通。若在盂关节造影中出现肩峰下滑囊或三角下滑囊的显影,则说明其隔断结构——肩袖已发生破裂,导致盂关节的造影通过破裂外溢,进入了肩峰下滑囊或三角下滑囊。盂关节腔的造影对肩袖完全断裂是一种十分可靠的诊断法,但对肩袖的部分性断裂则不能作出正确诊断。

关节造影法为:患者仰卧,于其患突尖部做标记。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在突尖外侧及下各1cm处,做局部皮肤浸润麻醉。随后以细长针垂直穿刺,进入关节,或在X线诱导下把针尖入盂间隙。先注入预先配制的混性造影(60%泛影葡胺20ml,加2%利多卡因10ml及注射用水10ml,制备成含30%泛影葡胺及0.5%利多卡因的混溶液40ml)1ml。观察造影肱骨头及盂关节表面的分布。若造影肱骨头或盂关节而均匀分布,则表明穿刺成功,把其余造影缓缓注入,使之充分充盈于盂关节。一般盂关节腔容量在15~25ml范围。于患下垂位的旋及外旋位,和上位的、外旋位,以及外展90°位的、外旋侧位分观察盂关节容量态及造影有否外溢等情况,并在最清晰的位置摄记录。

关节造影不仅能显示肩袖破裂,并可据造影溢出的部位及范围判断裂的大小,此外还能识肩袖间隙分裂、盂关节挛缩、“冻结肩”及盂关节不稳定等病理改变。如做泛影葡胺体的双重对比造影(前者4~5ml,后者20~25ml),于肩外展90°的轴位相还能清晰显示盂关节囊的解剖态,对于没有条件做CT检查时,这无疑是一种有用的助诊断法。在做盂关节造影术前应先做碘过敏试验。

3.CT检查单独使用CT检查对肩袖病变的诊断意义不大。CT检查与关节造影并使用对发现冈下的破裂以及发现并存的病理变化有一定意义。在肩袖广泛性撕裂伴有盂关节不稳定时,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肩盂与肱骨头解剖系的异常及不稳定表现。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法,能依据受损水肿、充、断裂以及钙盐沉积等面的不同信号显示组织病理变化。磁共振成像的优点为非侵入性检查法,具有可重复性,而且对软组织损伤的反应灵敏,有很高的敏感性(达95%以上)。但是高的敏感性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还有待深入进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以及病例数量和实践验的积累。

5.超声诊断法超声诊断也属于非侵入性诊断法,简便、可靠,能重复检查是其优点。超声诊断对肩袖损伤能作出清晰分辨,高分辨率的探头能显示出肩袖水肿、增厚等挫伤性病理改变。其在肩袖部分断裂时显示肩袖缺损或萎缩、变薄;在完全性断裂时则显示断端和裂隙,并显示缺损范围。超声诊断对不全断裂的诊断优于关节造影。

6.关节镜诊断肩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性检查法,一般用于疑诊为肩袖损伤、盂唇病变、二头长头止点撕裂(SLAP)病变以及盂关节不稳定的病例。肩袖损伤关节镜诊断通常采用侧卧上肢外展70°牵位或半坐卧位(沙滩椅位)。由后入路,以肩峰后外侧角点下2~3cm处为入,以突尖为标志,冈下之间插入关节镜,并在关节导下由前插入排水导针。镜于关节观察的顺序依次为,关节:包括肩盂、前缘盂、前下缘、盂韧带冈上,以及肩袖间隙;上冈上及其大结近侧止点,二头长头及其肩盂上粗隆起点与周围盂(对于的损伤,关节镜宜由前入路进观察)。在镜观察的同时做盂关节不同向的推拉、牵,可以了解关节的稳定性。

鉴别诊断

1.冻结肩

冻结肩又称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3:1)。其特征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逐渐加剧,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2.肩峰下滑囊炎

要表现为肩峰下疼痛、压痛,并可放射至三角,严重者有微肿。病程久时可起局部肉萎缩,肩关节不能做外展、外旋等动作。

3.二头长头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疼痛、压痛以肱骨节间沟为二头抗阻力屈肘部局部疼痛加重。久则亦有功能障碍及肉萎缩。

治疗

1.保守治疗

损伤的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加强健侧肩部肉的锻炼。患者应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局部可使用膏药等外用药物治疗。疼痛较重的可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

2.手术治疗

如果损伤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好,需手术治疗。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现在大部分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效果较好。部分巨大撕裂或条件较差者,可小切放手术修补损伤的肩袖。

预防预后

预后日本信原病院报道了迄今国际上最大的一组肩袖修补手术病例的手术结果,共1148例,1235个肩,平均随访6.73年。70.1%的患者的疼痛完全消除,力恢复达到5级者占79.4%,活动范围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者达94%。正确诊断、早期处理、术后进系统的康复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本条件。对肩袖损伤若不进修复,顺其自然发展,则最终会起肩袖性关节病,出现关节不稳定或继发性关节挛缩症,导致关节功能的病废。

预防:无相资料。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脉柳叶菜

下一篇 毛脉南蛇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