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毛蒌

毛蒌 毛蒟,攀援藤本。全株有浓烈香。幼纤细,密被短柔毛。有药用价值,记载于《全国草药汇编》。【】、石蒌、爬香、小毛蒟、绒毛胡椒 【英文】:毛蒟 Pubescent Pepper Herb 【来 源】:为子叶植物胡椒植物毛蒟的全株。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功 效】:行气止痛,祛。 【 治】:治湿性痹痛、风寒头痛脘痛、疝气痛经、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温 【......
目录

基本介绍

】、石蒌、爬香、小毛蒟、绒毛胡椒

【英文】:毛蒟 Pubescent Pepper Herb

【来 源】:为子叶植物胡椒植物毛蒟的全株。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功 效】:行气止痛,祛

治】:治湿性痹痛、风寒头痛脘痛、疝气痛经、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温

【用法用量】:服:汤,6-15克,研粉,1-3克,亦可浸酒。外用:适量,水洗,研粉擦洗身,或捣烂热外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小毛蒌、小墙《广西草药》、野芦子云南草药》。又:绒毛胡椒《中药大辞典》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考 】: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中药化成分】:预试含生物碱、鞣质、单糖等。

药材鉴定

性状鉴常扭,扁,直径1-3MM,长约30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膨大,节间长7-9CM,质轻而脆,断面皮部窄,维管束与射线相同呈放射状排列,木部有多数小孔,中有灰褐色部,叶片灰绿色,多皱缩,展平后卵状披针或卵形,长4-10CM,宽2-5CM,基部浅心形而常不对称,两面有毛茸,面较稀疏,叶脉5-7条,最上一对离基部从中脉发出;叶柄密生短毛,基部鞘状。有时可见与对生的穗状花序清香,味辛辣。以条均匀、色灰褐、叶片完整者为佳。

植物形态

毛蒟 攀援藤本。全株有浓烈香。幼纤细,密被短柔毛。互生,叶柄长5-10cm,密被短柔毛,公基部具鞘;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卵形,长4-11cm,宽2-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侧常不对称,两面被柔毛,老时上面近无毛,毛有时分枝叶脉5-7条。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7cm,总花梗花序轴同被短柔毛;苞片雄蕊通常3;雌花序长4-6cm,子房近球花柱4。浆果直径约2mm。期3-6月。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蓼

下一篇 毛葡萄根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