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性的病变。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要是灰质)管状空腔以及质(非神经细胞)增生。常好发于颈部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因空洞大小和累及脊髓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要表现有双上肢和胸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等感觉障碍无力萎缩、束颤动、肉张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皮......
目录

临床分类

据Barnett的分型,临床上可将脊髓空洞症分为以下四型:

1、脊髓空洞伴第四脑室正中孔堵塞和中央管扩大;

2、特发性脊髓空洞症;

3、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4、单纯性脊髓积水或伴积水。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中国发病率为0.3万~10万人

好发人群

好发于20~30岁男性。

致病病因

总述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单独病因起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液动力异常、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综征。

基本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

本病常小脑体下疝、柱裂、积水、颈肋足等畸,故认为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先天性发育异常。有人认为是由于胚胎脊髓神经不全或脊髓先天性神经质增生导致脊髓变性所致。

2、液动力异常

颈枕区先天性异常影响液自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脑室压力搏动性增高,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使之逐渐扩大,导致与中央管相通的交通型脊髓空洞症。

3、环异常

脊髓管畸脊髓损伤、脊髓炎伴中央管软化扩张、蛛网膜炎等脊髓环异常,产生脊髓坏死、液化成空洞。

主要症状

总述

脊髓空洞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因空洞大小和累及脊髓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要表现有双上肢和胸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等感觉障碍无力萎缩、束颤动、肉张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等皮肤养性障碍。

典型症状

1、感觉障碍

大多数患者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最早症状常为病变处自发性疼痛,继而单侧或双侧的手部、部或一部分颈部、胸部的痛温觉丧失。

2、运动障碍

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段支配区域无力萎缩、束颤动、张力减低,颈膨大区空洞致双手肌肉明显萎缩,呈“鹰爪”样。

3、神经皮肤养性障碍

皮肤养障碍表现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皮肤及手指苍白。痛觉缺失区的表皮烫伤外伤可造成顽固性溃疡及瘢痕成,甚至指(末端无痛性坏死落,称为Morvan征。关节痛觉缺失可关节磨损、萎缩、畸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明显摩擦音而无疼痛感,称为Charcot(夏科)关节,是本病特征之一。其他先天畸柱侧弯或后突畸隐性柱裂、颈枕区畸小脑体下疝、颈肋足等常并存在。

4、其他症状

(1)空洞累及延髓,三叉神经束核受损可出现面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呈洋葱皮样分布,由外侧向部发展。

(2)面神经核受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3)疑核受损可出现困难、饮水呛咳延髓麻痹症状

(4)神经核受损可出现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萎缩及束颤动。

(5)前小脑传导束受损,可表现为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

病情发展

晚期脊髓后索及脊髓侧束被累及,造成空洞水平以下各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并发症

晚期可有神经源性膀胱小便失

临床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痛温觉减退或缺失、无力萎缩、束颤动、皮肤增厚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体格检查、液检查、X线、DMCT(延迟脊髓CT扫描)、MRI、电图等检查。

体格检查

要检查患者的肉力量、反射、皮肤感觉等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液检查:常无特征性改变,较大空洞可起椎管部分梗阻和液蛋白含量增高。

影像检查

1、X线

有助于发现骼畸,如柱侧突、隐性柱裂、颈枕区畸和Charcot关节等。

2、DMCT(延迟脊髓CT扫描)

即在蛛网膜下腔注入水溶性造影,在注射后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后分脊髓CT检查,可清晰显示出高密度的空洞影像。

3、MRI(核磁共振)

矢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空洞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是否并Armold-Chiari畸等,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法,有助于选择手术适应和设计手术案。

其他检查

电图:可发现脊髓前角细胞的损害。

鉴别诊断

诊断原则

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结痛温觉减退或缺失、无力、皮肤增厚等典型表现以及体格检查、液检查、X线、电图等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明确的诊断。此外,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排查是否存在脊髓脑干颈椎病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

诊断

1、脊髓

进展较快,所累及脊髓病变段较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出现早,锥体束征多为双侧,液蛋白含量增高,脊髓造影及MRI有助于鉴诊断。

2、脑干

脑干常起自桥下部,进展较快,临床早期表现为神经损害,以展神经、面神经麻痹多见,晚期可出现交叉性瘫痪,MRI检查可鉴

3、颈椎病

多见于中老年,神经痛常见,感觉障碍多呈性分布,手及上肢出现轻度无力萎缩;颈部活动受限或后仰时疼痛。颈椎CT、MRI有助于鉴诊断。

4、萎缩侧索硬化

多在中年起病,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严重的无力萎缩与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并存。无感觉障碍神经养障碍,以此可进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脊髓空洞症进展缓慢,尚无特效治疗法,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出现周围神经症状,医生一般会选用神经养药物,如B族维生素辅酶A、ATP、肌苷等。

2、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

药品

B族维生素辅酶A、ATP、肌苷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

手术治疗

1、上颈段椎切除减压术

适用于较大空洞伴椎管梗阻的患者。

2、枕骨下减压术

适用于并颈枕区畸小脑体下疝的患者,该手术可同时矫正颅骨神经组织

3、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适用于继发创伤、感染的脊髓空洞及张力性空洞的患者。

4、液分流

并Arnold-Chiari畸的患者可考虑进液分流,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可有所改善。

5、肿切除术

适用于所致空洞的患者。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案、医保政策等有

预后措施

一般预后

本病进展缓慢,可延续数十年,前无特效治疗法,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危害性

1、脊髓空洞症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皮肤及神经养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脊髓空洞症常并其他先天畸,如柱侧弯或后突畸、颈枕区畸足等。

3、脊髓空洞症进展缓慢,病情可延续数十年,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理负担。

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可自愈。

治愈性

本病前很难治愈,需终身接受治疗。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复发性

本病具有复发性,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评价手术的效果和有没有复发。

日常管理

总述

患者要遵医嘱用药,手术患者要注意伤的保护,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保充足的睡眠,进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态,有利于恢复。

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轻药物量。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

1、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夜或情绪波动等。

3、痛觉缺失的患者应防止外伤烫伤冻伤

4、为防止关节挛缩,可适当进按摩

复诊须知

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评价手术的效果和有无复发。

饮食护理

饮食调理

理的饮食可保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注意养的补充,同时给予易消化和易咀嚼的食物,以避免发生呛咳

饮食建议

1、多吃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牛奶、鸡、、蛋类及豆制品等。

3、多吃富含脂类的食物,比如蛋黄、大豆、玉米生及核等。

4、多吃些粗粮、类、菠菜、大白菜等,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

饮食

1、避免食用刺激性强及油腻的食品,如辣椒,肥肉等。

2、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会使神经系统兴奋。

3、避免食用坚硬、不好咀嚼的食物,如脆坚果等,以免阻塞道。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椎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性疾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外伤的发生。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性加重的痛温觉减退、无力萎缩。

2、出现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

3、伴有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神经科疾病,患者可到神经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历,请携带相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前都有哪些不适?

2、是否有无力、痛温觉减退等表现?

3、这些症状大概持续多长时间了?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就诊之前,您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是否有其他柱疾病?

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下一篇 毛车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