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

椎结核后突畸是10岁以儿童患者是严重后遗症之一。不仅影响病人外表仪容和病人理压力,而且胸椎或胸结核后突畸严重者将影响其功能,还可能出现晚发病灶治愈型截瘫。疾病称:椎结核后突畸 所属部位:部 就诊科室:症状体征:发热,身痛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多种因素可造成椎后凸畸,影响柱后突畸包括以下因素:病人年龄、始时后突畸角度、受累椎体的数,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
目录

定义

疾病称:椎结核后突畸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

病因

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多种因素可造成椎后凸畸,影响柱后突畸包括以下因素:病人年龄、始时后突畸角度、受累椎体的数,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以及病变所在柱的水平等。

流行病学

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吴启秋分析了儿童椎结核50例年龄2~14岁,平均9.2岁,男女约各半数。病变在颈胸椎4例,胸椎26例,胸椎4例,椎16例,受累椎体最多7化,最少1个,平均2.9个。较通常病例2.2个为多。随访最长25年,最短2年,平均11年。随访时在14岁以下18例(36%),这部分病例后突畸将继续发展在16~25岁者32例(64%)后突畸已成定局影响柱后突畸的因素有:病人年龄、始时后突畸角度、受累椎体的数,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以及病变所在柱的水平等。

一般认为椎纵向生长发育完成年龄为17~23岁。病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一个椎体完全破坏,平均最终后突畸的角度约为33°.随访结果提示,病灶块缺损处,直至其上下椎体质紧密接触后,畸始告停止发展。

症状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病变所在柱的水平,对后突畸程度影响较为显要。同样椎体破坏,其病变在胸椎或胸椎的后突畸比在椎者更为严重。

1、椎4 或椎5病变损害甚至一个椎体完全丧失,对柱后突影响不大。可能由原有椎生理前突所代偿。

2、胸椎或胸椎结核致使一个或二、三个椎体完全缺失者,最后将成30°~90°后突畸,本组中属此情况者23例(46%),后突畸达70°左右,有报道单个椎体破坏消失,最终后突畸在胸椎将有33°,在胸椎为37°,而在椎仅有24°,有着明显差。严重的后突畸(>100°)似多集中于胸椎下段结核者。

3、始治疗时病人的年龄对进性后突畸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病人。生长发育已完成的病人,后突畸大多在治疗期间12个月出现,随后2年几乎无进性增加。生长发育的儿童,最初后突畸<40°者,病变在胸椎或椎随后其后突畸可减轻或不变;反之最初后突畸>40°,随着患儿发育,后突畸将进性增加。

二、诊断

据病史、体征和X线摄可作出诊断。

检查

本病要采用影像的检查法,其表现要为椎体或附件质呈虫蚀状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脓肿钙化,或伴椎间盘破坏。最明显的是椎的后凸畸。普通X 线平对大多数柱结核及相疾病的鉴可作出正确诊断,且可观察多段椎体,为首选检查法。CT 检查可补充平的不足,有助于显示椎间盘和椎管病变,发现早期轻微质破坏和隐脓肿

鉴别诊断

临床认为椎结核后突畸的诊断过程中须同下述疾病鉴

造成椎后凸畸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临床上本病要需与其他类型起的椎畸作鉴,一般X线检查以及结核菌素检查可明确诊断。

并发症

本病不仅影响病人外表仪容和病人理压力,而且胸椎或胸结核后突畸严重者将影响其功能,产生器官的并发症,还可能出现晚发病灶治愈型截瘫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

胸椎和胸结核病人胸椎椎体破坏消失0.75或更多者,椎丧失1.5个椎体或更多时,需要外科手术施椎间植预防进性畸发生。

椎间植是防止后突畸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植块机械强度不够时特位于胸段,植折断或下沉于松质中,肋骨植入超过两个缺损的椎体时,植容易折断或滑,用腓骨可避免之有报道植失败59%病例术后摄待椎间融起床锻炼必要时应穿戴“支架”。

十岁以下患儿后突畸40°或更大者随着生长发育,柱后突畸有进性增加的危险,外科手术列为适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满江红

下一篇 筋膜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