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后突畸形
定义
病因
流行病学
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吴启秋分析了儿童脊椎结核50例年龄2~14岁,平均9.2岁,男女约各半数。病变在颈胸椎4例,胸椎26例,胸腰椎4例,腰椎16例,受累椎体最多7化,最少1个,平均2.9个。较通常病例2.2个为多。经随访最长25年,最短2年,平均11年。随访时在14岁以下18例(36%),这部分病例后突畸形将继续发展在16~25岁者32例(64%)后突畸形已成定局影响脊柱后突畸形的因素有:病人年龄、开始时后突畸形角度、受累椎体的数目,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目以及病变所在脊柱的水平等。
一般认为脊椎纵向生长发育完成年龄为17~23岁。病人处于脊柱生长发育阶段,如一个椎体完全破坏,平均最终后突畸形的角度约为33°.随访结果提示,病灶骨块缺损处,直至其上下椎体骨质紧密接触后,畸形始告停止发展。
症状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病变所在脊柱的水平,对后突畸形程度影响较为显要。同样椎体破坏,其病变在胸椎或胸腰椎的后突畸形比在腰椎者更为严重。
1、腰椎4 或腰椎5病变损害甚至一个椎体完全丧失,对脊柱后突影响不大。可能由原有腰椎生理前突所代偿。
2、胸椎或胸椎结核致使一个或二、三个椎体完全缺失者,最后将形成30°~90°后突畸形,本组中属此情况者23例(46%),后突畸形达70°左右,有关报道单个椎体破坏消失,最终后突畸形在胸椎将有33°,在胸腰椎为37°,而在腰椎仅有24°,有着明显差别。严重的后突畸形(>100°)似多集中于胸椎下段结核者。
3、开始治疗时病人的年龄对进行性后突畸形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病人。脊柱生长发育已完成的病人,后突畸形大多在治疗期间12个月内出现,随后2年几乎无进行性增加。生长发育的儿童,最初后突畸形<40°者,病变在胸腰椎或腰椎随后其后突畸形可减轻或不变;反之最初后突畸形>40°,随着患儿脊柱发育,后突畸形将进行性增加。
二、诊断
检查
本病主要采用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其表现主要为椎体或附件骨质呈虫蚀状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脓肿和钙化,或伴椎间盘破坏。最明显的是脊椎的后凸畸形。普通X 线平片对大多数脊柱结核及相关疾病的鉴别可作出正确诊断,且可观察多节段椎体,为首选检查方法。CT 检查可补充平片的不足,有助于显示椎间盘和椎管内病变,发现早期轻微骨质破坏和隐蔽脓肿。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