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颈丛神经卡压症

颈丛神经卡压症是肩痛的一种。肩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常常将其归于颈椎病、颈筋膜炎、颈项部肉劳损、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疗效不佳。颈丛神经卡压症是肩痛的一种。肩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常常将其归于颈椎病、颈筋膜炎、颈项部肉劳损、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疗效不佳。(一)发病原因颈丛神经部或干处的软组织卡压可能是病因。(二)发病机制解剖观察,发现锁骨神经及颈3,颈4神经干......
目录

概述

颈丛神经卡压症是肩痛的一种。肩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常常将其归于颈椎病、颈筋膜炎、颈项部肉劳损、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疗效不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颈丛神经部或干处的软组织卡压可能是病因

(二)发病机

解剖观察,发现锁骨神经及颈3,颈4神经干处有多个成淋巴结位于神经旁;包绕神经组织除脂肪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坚韧的纤维组织中斜角前斜角,头夹肌,颈夹肌性起始纤维,交叉于颈神经间,是产生颈丛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

临床表现

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头皮侧周感觉减退为特征,并可并有胸腔出征。此外,作者发现约28%的病例并有胸腔出征。

1.以颈肩部不适为症状

2.以周、颈侧感觉减退为要体征。

3.排除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

4.颈部痛点局部封后,症状消失,感觉立即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5.可同时伴有胸腔出征。

并发病症

颈椎病,少数病例并有胸腔出征。

检查

X线,可除外颈椎椎体及颈柱疾患。

诊断

1.以颈肩部不适为症状

2.以周,颈侧感觉减退为要体征。

3.排除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

4.颈部痛点局部封后,症状消失,感觉立即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5.可同时伴有胸腔出征。

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外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4--21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甲钴胺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对来诊患者均于颈部压痛的最痛点做诊断性封治疗,其中90%的病例最痛点在胸锁乳突后缘与颈外静交界处后上,个患者最痛点在交界处下1~1.5cm处。     

局部封药物:用安奈德2ml加0.5%布比卡因2ml局部封症状大多立即消失,颈肩部即感轻松,但约半数病例第2天症状重新出现,另一半病例3~10天后症状逐渐出现,仅个病例在数小时后症状重现。  

局封封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并以颈椎牵神经养药物,如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等。此治疗,半数以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  

2.手术治疗           

胸腔出征的患者,因手部症状较重,大多需手术治疗。术中切断前、中、小斜角,同时对颈3、4及颈2、3干处做松解,并切包绕神经的结缔组织;在颈5椎间孔水平或稍上再切断部分前、中斜角性部分。术后颈肩部疼痛和不适大多消失,颈部、周、锁骨区及肩外侧上针刺感觉也恢复正常。本术式切较低,术中不能探查颈2、3的神经,因此对需显上颈椎者,切可向上延长。  

3.结果

以下标准评定:  

优:症状完全消失。  

良: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工作。  

可:症状部分缓解,影响工作。  

差: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据作者的验,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者的治疗结果优良率约为65%左右,而在用手术疗法治疗的病例中这一比例可高达95%以上。  

(二)预后  

预后尚可。

预防护理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颈型颈椎病

下一篇 满江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