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牡丹皮

牡丹皮 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植物牡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牡丹喜温暖湿候,较耐、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它是落灌木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期5月,果期6月。落灌木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期5月,果期6月。喜温暖湿候,较耐、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盐......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期5月,果期6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候,较耐、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盐碱地、粘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隔3-5年再种,种子千粒重198g,适宜随采随播。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常栽培园。

分布范围

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湖南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皮;重庆垫江、四川灌县所产称川皮;甘肃、陕西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皮,质量较次。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毛茛植物牡丹的干皮。

性味特点

苦、辛,微

归经功效

清热凉血,活化瘀。

治病症

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痛经,跌扑伤痛,疮毒

用法用量

6-12g。

使用注意

胃虚泄泻者忌用。

炮制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晒干。

植物文化

配伍

1.《本草集注》:“畏菟丝子。”

2.《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3.《日华子本草》:“忌蒜。配皮:除热。”

论述

牡丹皮1.《本草纲》:“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分伏。盖伏阴火也,阴火相火也,古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皮之功更胜也。赤者利,白者补,人亦罕悟,宜分之。”

2.《本草疏》:“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无毒,辛以结聚,苦热,入分,凉血热之要药也。热者,阴虚热之候也。中瘛疭、痉、惊痫,皆阴虚热,营血不足之故。热去则凉,凉则新生、阴气复,阴气复则不炎而无因热生矣,故悉之。疮者,热壅瘀而成也。凉血,故疗疮。辛能,苦能泻热,故能除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脏属阴而藏,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录》并头痛客热,五劳,头痛者,泄热凉血之功也。甄权又经脉不通,痛,此皆因热而枯之候也。中伏,非此不除,故治骨蒸无汗,及小儿天痘疮热。东垣谓心虚积热,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亦此意也。”

3.《本草汇言》:“沈拜可先生曰:《深师》用牡丹皮,同当归、熟地则补;同莪术桃仁则破;同生地、芩、连则凉血;同肉桂炮姜则暖;同川芎白芍药则调;同牛膝红花则活;同枸杞阿胶则生;同香附牛膝、归、芎,又能调气而和。若夫阴中之,非配知母白芍药不能去;产后诸疾,非配归、芎、益母不能。又欲顺疏肝,和以青皮柴胡;达开郁,和以贝母、半夏。若用于疡科排脓、托毒、凉血之际,必协乳香没药白芷羌活连翘金银辈,乃有济也。牡丹皮,清心,养,和,利包,并治四分伏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吐血崩漏,跌扑瘀血,凡一切为病,统能治之。盖其香,香可以调气;其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其性凉,凉可以和而生;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而致新也。故甄权治女人因热而将枯,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验。又古用此以治相火攻冲,阴虚发热。又《本热,中瘛疭、痉、惊痫邪气诸症,总属分为眚。然热,中,此指伤寒热入血室之中,非指老人气虚痰厥之中也。其文先之以热二,继之以瘛疭惊痫可知已,况瘛疭惊痫,正得热而变现,热又属少阳者也。”

4.《得配本草》:“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然一清燥,一降邪火,判不相。盖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皮为力;欲坚,以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5.《本草求真》:“世人专以黄柏相火,而不知皮之功更胜。盖黄柏,初则伤,久则伤阳,苦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皮能泻阴中之,使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

6.《本》:“牡丹皮入,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

7《农本草》:“热,中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安五脏,疗疮。”

8.《录》:“除时头痛,客热五劳,劳痛,噤,癫疾。”

9.《药性论》:“治冷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疼。”

10.《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

11.《滇南本草》:“破)消症瘕之疾,除分之热。”

12.《医入门》:“泻伏,养真,破结蓄。”

13.《本草纲》:“和,生凉血。治中伏,除烦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甲下外生骨疣

下一篇 牡丹三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