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肉)、四肢、躯干、胸部部的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该病常见症状肉萎缩、无力反射异常、困难、感觉障碍言语紊乱等。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录》,萎缩侧索硬化被收录其中。萎缩侧索硬化......
目录

疾病病因

萎缩侧索硬化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要理论有:

1.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2.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

3.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发育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肉萎缩、无力反射异常、困难、感觉障碍言语紊乱

1.起病隐匿,缓慢进展。

2.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为肢体无力萎缩(5%)和束颤动(4%),上肢远端尤其突出,此时四肢反射减低,无锥体束征,临床表现类似于脊髓萎缩。

3.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典型的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表现为广泛而严重的肉萎缩,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60%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当下运动神经元变性达到一定程度时,肉广泛失神,此时可无束颤动,反射减低或消失,也无病理征。

4.约有1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仅表现为进性的肉萎缩而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5.约30%的患者以脑干的运动神经核受累起病,表现为困难,构音不清呼吸困难萎缩和纤颤,以后逐渐累及四肢和躯干,情绪不稳定(强哭强笑)是上运动神经元受累及假性延髓麻痹的征象。

6. 以脊髓侧索受累为首发症状萎缩侧索硬化罕见,9%的患者可有痛性痉挛,后者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多在受累的下肢近端出现,常见于疾病的早期,10%的患者有观的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麻木,除非并其他周围神经病,ALS无客观的感觉体征,整个病程中膀胱直肠功能保持良好,眼球运动通常不受损害。

7.单纯的ALS患者一般没有智力减退,ALS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时,称 ALS叠加综征(ALS-plus syndrome),该综要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岛和北非等地区,并的症状和体征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小脑变性,痴呆,自神经和感觉系统症状以及眼球运动异常。

8.神经肉电生理改变

要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急性神经源性损害(失神后2~3周)的特征为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和巨大电位,慢性失神伴有再生时表现为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增宽,波幅明显升高及多相波百分比上升,肉大力收缩时可见运动单位失现象,ALS的神经源性损害通常累及3个以上的区域(神经,颈,胸,神经支配区),胸锁乳突膈肌也可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后者因为在颈椎病中较少受累,因而可资对两者进(康德暄,1994),MCV可有轻度减慢,诱发电位波幅下降,感觉传导速度多正常。

疾病检查

检查项常规、液生化六项检查、电图、液检查-化检查-蛋白质检查

1.液检查 常规、清免疫生化检查,有助于鉴诊断。

2.液检查 CSF压力正常,细胞数正常或略增高,蛋白轻度增高,患者液和清中抗神经元抗体可增加。

3.神经肉电生理检查 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

急性神经源性损害(失神后2~3周)的特征为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和巨大电位,慢性失神伴有再生时,表现为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增宽、波幅明显升高及多相波百分比上升,肉大力收缩时可见运动单位失现象。

4.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可测定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对确定皮质脊髓束的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5.肉活检,有助于鉴神经源性萎缩。

疾病诊断

1.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过程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由神经科医生进的临床接诊。进包括详细的现病史,家史,工作和环境接触史的采集。接诊过程中,神经科医生将萎缩侧索硬化的典型表现:

(1)检查要评估咀嚼和吞肉力量,包括口腔咽喉

(2)下运动神经元(LMN)功能,如肉萎缩情况,肉力量或肉跳动(称为震颤)。

(3)上运动神经元(UMN)功能,如反射亢进和肉痉挛(肉紧张和僵直的程度)

(4)情绪反应失去控制,如哭或笑的情绪变化。思维的变化如丧失判断力或失去基本的社会技能。检查者也会评估患者言语流畅性及文能力。这些症状不常见,不容易起重视。

(5)神经科医生还将询问如疼痛,感觉丧失或锥体外系问题。

2.助检查

诊断过程的下一步往往是一系列的助检查,如颈部MRI(磁共振成像)、头和MRI,EMG(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液化验。有时会做基因检测或椎穿刺。

(1)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痛、非侵入性的检查,能非常详细提供脊髓和环绕、保护脊髓骼及结缔组织结构。将有助于除外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如突出的椎间盘)、多发性硬化压迫神经等异常、脊髓

(2)电图(EMG)是诊断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检查有时不舒服,但有必要完成。第一部分通过小型电极在特定部位发送刺激经过所检测的神经,在另一部位接受信号。据所需时间测定传导速度以判断是否有神经损伤。第二部分测试选定肉的电活动。通过很细的针插入到选定的肉,并用它来“听”这些肉的电活动模式。

(3)液、尿液和其他检查是为了筛查其他疾病,有些疾病症状类似萎缩侧索硬化早期迹象。这些检查包括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维生素B12缺乏、艾滋病毒感染、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酸激酶(CK)是肉受伤或死亡释放的酶,也常检查。其他还包括自身免疫抗体、抗-GM1抗体检测,找可能与某些癌症有液标志物。据患者工作和环境,也可能做重金属检测。如果家里其他成员患萎缩侧索硬化应该做萎缩侧索硬化基因检测。有时可能需要穿。有些患者除无力外,有疼痛或酸磷酸激酶(CK)非常高的表现,可能需要肉活检。

3.诊断

这些检查完成后,有验的神经大夫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为萎缩侧索硬化。有时确诊所需要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并非都异常(尤其是在疾病的最早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大夫会检查建议随诊,3个月后重复体检和电图。

疾病鉴别

ALS的鉴诊断比较复杂,据Belsh和Schiffman的统计,本病早期有27%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在爱尔兰的国家ALS登记处有10%的病例为误诊。

中晚期的ALS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疾病早期需与以下疾病进

1.颈椎病脊髓脊髓颈椎病可以表现为手肌无力和萎缩伴双下肢痉挛,而且颈椎病和ALS均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群,两者容易混淆。由于颈椎病起的压迫性脊髓损害很少超过 C4,因而胸锁乳突电图检查发现失神现象强烈提示ALS。超过一个神经分布区的广泛性束颤动也支持ALS的诊断。颈椎病脊髓病时MRI 可显示脊髓受压,但出现这种影像改变并不能排除ALS。一面有些患者虽然影像有颈受压的据,但并不一定导致出现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另一面,颈椎病可与ALS同时存在。

2.包涵体炎(IBM) 是继颈椎病脊髓病后最容易与ALS混淆的疾病,Brannagan(1999)复习20例IBM,其中半数早期误诊为ALS或周围神经病。两者的共同症状手肌或四肢远端萎缩,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和感觉异常(IBM并周围神经病除外)。

IBM患者指屈无力通常较为明显,而在ALS到晚期其他手肌明显受累时才有指屈无力,且第1多无萎缩。IBM常有明显的四头萎缩伴上楼费力和起立困难,但无束颤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IBM患者的肉活检可见镶边空和炎症浸润可资与ALS鉴

3.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因其有明显的无力萎缩伴束颤动,而反射正常或亢进,容易与ALS或SMA混淆。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传导阻滞、运动神经活检发现脱髓鞘改变及IVIG试验性治疗有效支持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磁共振光谱有皮质乙酰天门冬氨酸缺失及运动皮质磁刺激发现中枢运动传导障碍提示ALS。

4.Kennedy-Alter-Song综征与ALS的共同点是两者均有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Kennedy-Alter-Song综征还有以下特点可资与ALS鉴:①X连锁遗传式;②姿位性震颤伴乳房肿大;③无上运动神经元的症状和体征;④近端无力,面部肉和吞容易受累、撅嘴动作可诱发下巴颤搐 (twitching);⑤有时伴有皮肤感觉异常和感觉缺失;⑥腓肠神经感觉电位活动丧失;⑦基因分析有三核苷酸(CAG)重复增多。

5.氨基己糖苷酶缺乏症,又称GM2神经苷脂累积病或Tay-Sach disease。因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易与ALS混淆。不同之处为前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有小脑体征,有些患者可伴抑郁性精神病和痴呆

6.良性束颤动,病因未明。其特点为广泛束颤不伴无力萎缩和反射异常。正常人在疲劳冷、焦虑、剧烈运动及抽烟和咖啡时容易出现。EMG有自发性电活动,但无运动单位的状改变。在少数情况下束颤可为ALS的首发症状,应起注意。束颤动高度提示运动神经元核周病变,除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淀粉周围神经病外,其他周围神经病罕见。肌病患者出现束颤时应警惕并周围神经病的可能。

7.平山病,又称单肢脊髓萎缩(monomelic spinal muscular atrophy)或青年上肢远端萎缩。特点为20岁左右起病,临床表现为萎缩、无力束颤动和痉挛。症状进展1年左右停止,MRI可正常或见脊髓萎缩。一些患者早期表现为平山病,以后发展为ALS。

8.重症无力咽喉部位受累者须与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ALS鉴,前者有典型的无力和病态疲劳,休息后好转。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电图正常,重频刺激试验阳性。有些ALS患者应用新斯的明无力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应注意与重症无力

9.脊髓灰质炎后综征(postpolio syndrome) 是指瘫痪脊髓灰质炎患者在患病20~25年后出现缓慢进展的无力萎缩,多见于萎缩后遗症最严重的部位,偶尔累及其他未受累群。进展缓慢、无上运动神经元的体征以及几乎不累及生命可资与ALS鉴

10.甲状腺功能亢进并ALS症状群,国外已有近20个病例报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并单纯下运动神经元、单纯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和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其中84%的患者抗甲状腺治疗后ALS症状群获得改善。甲亢患者出现这些可逆性ALS症状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神经系统受累,而非甲状腺肌病

11. 副肿性ALS 尽管有许多研究显示ALS患者的肿发病率与正常人相比并不增加,但一些并肿的ALS患者在肿切除之后,ALS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完全消失。表明二者在病理发生机制面有一定联系。淋巴与ALS的系似乎更为密切,尽管淋巴并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可能与运动性周围神经病有,但国外者报告 61例ALS淋巴,其中半数以上并上运动神经元体征,而在尸检病例中,又有半数以上可见皮质脊髓束受累。少数(不到10%)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 ALS的症状可缓解。

12.中枢神经的多系统变性,临床上典型的ALS症状群可痴呆、帕金森症状群及小脑体征等,被称为ALS叠加综征,此时应与多系统萎缩、CJD、Alzheimer病、Huntington舞蹈病和Machado-Joseph病等鉴

13.其他脊髓病亚急性联变性、人类T淋巴细胞病病毒相脊髓病(HAM)、Lyme病、梅毒多发性硬化有时也可起类ALS症状群。

14.中毒性周围神经、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虫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有时可出现类似于ALS的临床表现,应注意鉴

疾病治疗

尽早地做出诊断和鉴诊断,尽早地给予神经保护和支持治疗,如力如太及其他药物,坚持定期随访。

1.一般疗法

支持疗法:对症治疗,适当锻炼。如注意呼吸道、消化道的功能。若水多,可给予少量抗阻胺药;若多,可给予雾化吸入化痰药;如出现情绪低落,给予抗抑郁治疗等。此外,还要多翻身以防止压疮发生。如进食障碍,给予饲或造瘘(PEG)。

2.特殊疗法

前国际承认、且惟一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FDA)批准治疗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为力如太(Rilutek),并且一定要尽早使用。

3.呼吸治疗

始呼吸不顺时,可使用一般氧或使用双正压呼吸机(BiBAP)帮助呼吸,发生进一步呼吸衰竭时,则需气管,使用人工呼吸机。

4.研究进展

前国际上正尝试以神经养因子、抗氧化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酸、CoQ10等与力如太联应用,以对萎缩侧索硬化保护性治疗。但上述治疗还有待于临床试验的实。此外,科家们也正在进本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疾病预防

萎缩侧索硬化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研究要集中在铜锌超氧歧化酶基因突变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说、自身免疫说和神经养因子说。故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对症处理,加强临床医疗护理,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容。

疾病饮食

萎缩侧索硬化症饮食注意事项有饮习惯者,可适量饮用果,如葡萄、啤洒之类。饮食宜五味得当,不可偏嗜。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饱餐高糖饮食,对周期性瘫痪,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瘫痪患者,应当忌。

食的基础上,要加用补益八宝粥龙眼肉粥、山苭粥、海参粥和补益精血的肉食。平时要多食豆菜、菠菜、白菜、萝卜、西红等蔬菜,饮甘泉水柠檬汁等饮料,尤以牛乳、丰乳为佳。水果宜多食山楂大枣之类。

同时还要注意食品可,易于消化吸收,特是对一些吞难者,要少食多餐,给予半流质饮食,既有利于吞和消化吸收,又避免流质饮食起的呛咳

疾病事件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录》,萎缩侧索硬化被收录其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