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扭伤
病因
症状
进行足的结构与功能检查,以排除上文所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踝外侧韧带简单的触诊来作局部解剖学检查可确定韧带损伤的部位。临床根据软组织损伤的症状对踝扭伤进行分级。Drawer征对确定前距腓韧带是否断裂有帮助,此韧带防止距骨向胫骨前方半脱位,断裂时距骨就有可能向前移位。方法是让病人坐在桌边两腿下垂,检查者左手抓住患者小腿下部前面,右手从后面握住足跟,用力向前移动距骨,视其能否移位。
踝的应力下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韧带损伤的范围,需要拍摄踝的榫眼位X线片,即内旋15°拍照前后位片。两踝最大限度地内翻(需要局部麻醉),注意距骨的外侧倾斜的角度,如果距骨倾斜相差5°以上,应考虑为功能的损伤;如相差大于10°,症状明显增加,常诊断为踝关节不稳定。MRI可显示踝副韧带是否完整,用于对关节造影剂有过敏的患者的检查。踝的关节造影有助于确定韧带损伤的正确部位和范围,并只有在考虑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时才需进行。而且必须在创伤的最初几天内造影才有用处,推迟造影无价值。
检查
(2)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鉴别
并发症
治疗
急救措施
(1)扭伤当场如有条件应立即冰敷,视情况轻重送医院或回家自行处理;
(2)在没有明显消肿前尽量不要让受伤脚着地,有条件就保持受伤脚抬高。
药物治疗
早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七厘散及舒筋丸,外敷消瘀止痛药膏、七厘散等。中后期宜温经止痛、舒筋活络,内服小活络丹,外贴狗皮膏、伤湿止痛膏。并可配合活血舒筋的外洗药物,如四肢损伤洗方等。
固定疗法
理筋手法之后,将踝关节固定于损伤韧带的松弛位置。可选用夹板、石膏或胶布固定等方法予以固定。外翻损伤固定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一般固定2~3周。
针灸
推拿按摩对单纯的踝部损伤或不完全韧带撕裂者,可使用理筋手法。患者平卧,术者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尖部,缓缓作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及内翻、外翻动作,然后用两掌心对握内外踝,轻轻用力按压,理顺筋络,有消肿止痛作用。再在商丘、解溪、丘墟、昆仑、太溪、足三里等穴按摩,以通经络之气。损伤严重,局部瘀肿较甚者,不宜作重手法。恢复期或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者,手法宜重,特别是血肿机化,产生粘连,踝关节功能受损的患者,则可施以牵引摇摆,摇晃屈伸等法,以解除粘连,恢复其功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