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结核
病因
临床表现
踝关节结核常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比较缓慢,常有扭伤史。主要表现为踝部肿胀,疼痛和跛行。单纯骨结核初起疼痛不明显,休息则轻,劳累则重,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剧烈,本病晚期,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
检查时单纯骨结核肿胀常限于骨病灶附近,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肿胀可见于踝关节周围。踝关节功能受限,主要表现在背伸跖屈方面。如累及距跟关节,则内、外翻运动减少或消失。跛行与疼痛、畸形程度成正比。疼痛和畸形严重、跛行就显著;有时须扶拐行走。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在疾病活动期,血沉多增快,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多,常有轻度贫血,脓液培养在未经治疗者,结核菌阳性率为70%左右,滑液培养阳性率为40%左右,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有很大帮助。病理检查常发现典型病变。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单纯性滑膜结核在X线片上表现为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阴影,单纯性骨结核则表现为囊性溶骨性改变或毛玻璃样改变,其间死骨并不多见。发展至全关节结核时则表现为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对称,并可看到边缘性骨破坏。随着病变发展,骨破坏加剧,软骨下骨皮质消失,至后期,踝关节毁损明显,但极少发生骨性强直。除非有继发感染存在,一般不会出现骨硬化表现。
(2)CT检查在单纯性滑膜结核可以看到关节腔内积液,积液大都在踝关节的前方与后方跟腱的两侧;单纯性骨结核可以在相应部位有溶骨性改变,死骨形成及病灶附近的寒性脓肿。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1.单纯滑膜结核
除总的治疗原则外,可自关节前方胫前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做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滑膜切除术也是常用的方法。术后用小腿石膏托固定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2.单纯骨结核
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选用合适的手术切口,显露病灶并清除。病灶清除后,如骨洞过大,可取自体髂骨植入。
3.早期全关节结核
及时做病灶清除,保留关节的功能,显露关节后,先切除水肿肥厚的滑膜,再刮除所有隐匿的骨病灶。应彻底刮除软骨关节面边缘的肉芽和被破坏的软骨面。术后处理同滑膜切除术。
4.晚期全关节结核
多需做病灶清除,对15岁以上的病人同时做踝关节融合,将踝关节融合于90°~95°位。手术方法包括腓骨固定法、胫骨片滑动植骨法、加压融合法等。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