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牡蒿根

牡蒿,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苦微甘。治湿痹痛、头痛寒湿浮肿。【牡蒿的功效介绍】: 牡蒿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植物态详牡蒿条。 【性味】性温,味苦微甘。 【功效】祛;补虚;杀虫栽疟 【功用治-牡蒿的功效】治湿痹痛,寒湿浮肿。 【选】①治湿痹痛、头痛牡蒿一两。水服。 ②治寒湿浮肿:牡蒿一至二两。 用水一碗至半碗,冲黄二两饮服。【动植......
目录

简介

牡蒿的功效介绍】: 牡蒿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植物态详牡蒿条。

性味】性温,味苦微甘。

【功效】祛;补虚;杀虫栽疟

【功用治-牡蒿的功效】治湿痹痛,寒湿浮肿。

【选】①治湿痹痛、头痛牡蒿一两。水服。

②治寒湿浮肿:牡蒿一至二两。 用水一碗至半碗,冲黄二两饮服。

牡蒿

【动植物态】牡蒿 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粗壮,常有若干条直立,常丛生,上部有展和直立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下部卵形或宽匙期萎谢,长3-8cm,宽1-2.5cm,下部渐狭,有条托叶,上部有齿或浅裂;中部,长2.5-4.5cm,宽0.5-2cm,上端有3-5枚浅裂或深裂,每裂上端有2-3枚小锯齿或无,近无毛或被微柔毛;上部近条,三裂或不裂;苞片披针,先端不裂或偶有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卵球或近于,于分枝端排成复总状,有有短梗及条总苞或长,直径1-2mm,无毛;总苞3-4层,面多少质,边缘宽膜质;雌花3-8朵,能孕;层为两性5-10条,不孕育。瘦果小,倒卵形,无毛。、果期7-10月。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晒干。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生蚝

下一篇 褐黄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