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多发性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是一种家族遗传的关节疾病。1935年Fairbank首先报道,始命发育不良(epiphyseal dysplasia),1947年及1951年又有进一步描述,命多发性发育不良(dysplasia epiphysialis multiplex)。 多发性发育不良是少见的先天性发育障碍,多发性骺......
目录

疾病概述

多发性发育不良是少见的先天性发育障碍,多发性发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仅侵犯骺软要为软发育过程中先期钙化带区的软细胞未成熟,数量减少、排列不规整,致化障碍。多发性发育不良男女均可发病,约50%系家族性发病。

一般于4岁以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和步态不稳。病变只侵犯及骺,以儿童时期最显著,尤其以11-12岁症状最明显,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症状可改善。

多发性发育不良婴儿初生后并无明显畸,直至4—6岁走路不稳,横宽,个子矮小,起重视,青春期前可出现关节隐痛。多数病例只累及四肢,不累及柱与躯于,个病例可出现柱侧弯。四肢受累一般是对称的,以髋、肩、膝、关节部位骺更为明显。手指短粗,指甲短而钝,重者握物能力明显低下。身高最高不超过153cm。骨炎,膝、外翻等,但均无智力障碍

当今医只有对多发性发育不良进,没有特异治疗,矫手术不宜过早进,骺末前矫,畸复复发率甚高。

病因病理

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些作者提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组织改变要为骺、骺细胞功能不全,骺、骺不规则,软小柱排列不整齐,小梁缺乏,骺半乳糖胺减少。

多发性发育不良(MED)所具有特征的性的骺停滞表现:平扁的、碎的、均称的骺的生成,矮小身材及早发关节炎,为显性基因遗传,可找到突变的19号染色体,丹麦者研究报道其患病率为9.0/100,000。

MED可发生在不同的位置,例如:椎体,邻近的股骨通常也受累,易与幼年性变骨炎患病混淆,上肢较少累及,腕骨化中心形成延迟。MED是临床及遗传上的不良。6号染色体基因突变起的MED已有报道。由软低聚物基质蛋白(COMP),一种软细胞中的a糖蛋白,可诊断MED。

病理包含发育()骺的化中化是分裂的骺软细胞不规则的。关节最初是正常的,但患者在病程中因为本的性的支持松弛的,所以变得畸关节的畸是永久的,在早期就显示出成人的退化性变化及关节炎。直到儿童晚期才能做出诊断。患儿长关节僵直、疼痛、跛步(态)。这样的儿童身材矮小、肢体粗短。通常肘、膝部呈屈性挛缩,但智力是不受影响的。

临床表现

初生后并无明显畸,直至4—6岁走路不稳,横宽,个子矮小,起重视,青春期前可出现关节隐痛。多数病例只累及四肢,不累及柱与躯于,个病例可出现柱侧弯。四肢受累一般是对称的,以髋、肩、膝、关节部位骺更为明显。手指短粗,指甲短而钝,重者握物能力明显低下。

多发发育不良分为严重型(Fairbank型)与轻型(Ribbing型)。但并不能包括所有的特征,同一家族中,其表现也有所不同。轻的病例可因症状不明显不去就医而不被发现,重的病例2—3岁就表现症状,往往因走延迟,走不稳,身材特矮小而就医。据Mena(1976)统计,在一个30成员家族中,有6受累,身高最高不超过153cm。

在受累家族中,非受累成员也可以出现关节,如翻,骨炎,膝、外翻等,但均无智力障碍。30—40岁以后,因退关节炎改变症状明显加剧。

此外,还有的者把其他类型发育不良也列入多发发育不良的范畴。如Montry(1962)提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髋发育不良,称之为家族性股骨头缺坏死(familial Perthesdisease),其缘发生率低于1%,双亲受累子女发生率为3%。Lowry与Wood(1975)报道兄弟二人多发骺不良,身材矮小,先天性眼震与小头畸,认为是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线表现

初生并无不良,股骨头二次化中出现延迟往往是最早的x线征象,可以延迟到1—2岁才出现。股骨头骺不规则,密度增加、不均匀、斑驳、破碎,很像Perthes病的表现。其他部位如股骨远端,胫近端,胫远端,肘、腕关节骺,均可有程度不等的变异,腕骨跗骨间可发生融。待发育成熟后,关节面不规则,呈桑椹状,股骨颈干角减小,短颈、扁平髋,膝关节力线不良,翻或外翻,关节滑车塌陷变扁,颈变短,头扁平,坏死,跗骨趾骨短缩,肘关节、腕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发育不对称,腕骨掌骨变短。个病例累及椎体,表现为椎体不规则,前稍呈楔状变

鉴别诊断

诊断包括:派尔特斯病(幼年性变骨炎),轻度柱骨发育不良及假性发育不全。在幼童时期很少需要手术。术可以矫正成角畸。全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的关节炎。

要与股骨头缺坏死(Perthes病)相鉴,双侧受累,多关节受累是其要鉴鉴点。此外,还应与双侧短股骨、胫翻、柱骨发育不良、假性柱骨发育不良等相鉴

临床表现加之X线检查除外Perthes病、先天性翻Blount病和骺点状发育不良可以诊断。股骨远端骺高度与干骺端宽度比值不良可见于多数患儿。这一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一般出生时无明显不良2岁以后逐渐出现症状走路较晚,步态不稳出现膝、外翻关节疼痛,功能受限6-7岁时可出现柱侧凸。四肢短身材矮小如侏儒,但面部头颅正常,智力发育不受影响。

辨证治疗

1按摩推法患者俯卧推拿治疗硬床上,暴部,术者于患者左侧或右侧,两手重叠,用手掌,反复揉3min,以右侧下肢为例,右侧患肢置于左腿上部,呈交叉,术者右手将病员右下肢用力向左推,使左腿最大限度收;左前关节,用肘尖部揉环跳,约3min;体位同上,患肢交叉到健肢上,用拇指指部位垂直涤,在指尖触及后,沿外上,来回拔动,并沿全部拔动一遍,再往压痛部位弹拔2-3遍;指压下,阳溪,殷门,环跳,阳陵泉等穴位。术者双手交叉用力揉部痛点,患者可有发热舒适感。

2、压法:医者双手交叉压痛点1分钟左右。

以上手法可序进压后,术者双手握住患者部,微用力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牵抖10-20次左右而结束。手法治疗不需每天都做,每周2次即可,连续治疗2-3周。应该提醒患者的是,应去正规医院的相科室进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不宜去非法医的个体按摩处求医。手法治疗对于接受过正规习和训练的操作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但如果是没有习过解剖知识的个体按摩人员,难免粗野蛮干,仍有一定的危险性。

3、拔罐法:用大、中号竹罐闪法自上往下,从患侧部、下肢后外侧拔闪罐至皮肤红晕。再涂活油,拔走罐重复5-7遍。

4:温和灸法:艾条(苏州市艾绒厂出品),太阳膀胱少阳自上而下,艾灸至能耐受为度,穴位周围适当多灸。

5、针灸法(水针):患侧部为,秩边、环跳、承扶、中、阿是每次取1-2个;市、殷门交替取;阳陵泉、足三里、阳、承筋每次取2个;药用:VitB12ml、VitB22ml、10%GS15ml的混液,每肉丰厚情况注入1-3ml。每天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没治疗完2个疗程又没痊愈者,不作为本组病例,两疗程痊愈者,作为痊愈统计。

6、推拿治疗法

(1)用掌或掌沿及下肢后侧施以推抚手法。

(2)单掌或掌。拇指分由匕至下揉5-7遍。

(3)用掌以上至下揉大腿后侧,至胭窝改为多指拿揉小腿后侧三头,反复3-5遍。

(4)拇指拨揉坐神经路线3-5遍。

(5)肘尖拨压2-3遍。

(6)双拇指拨理顺压3-5遍。

(7)双手掌成掌交替压下肢后侧2-3遍。

(8)双拇指交替压下肢后侧坐神经路线3-5遍。

(9)掌指关节及下肢后侧群3-5分钟l0

(10)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仓每1-2分钟。池(髂前上嵴与坐结连线中点)以及局部压痛点(阿是)。

(11)轻快地拿揉1-2分钟,多指拿揉下肢后侧2-3遍。

(12)轻叩或以拍打结束。

个案治疗

一、治疗

只有对症矫,没有特异治疗,矫手术不宜过早进,骺末前矫,畸复复发率甚高,Murphy(1973)提出及早限制活动量,对减少晚期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帮助。早期髋关节疼痛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法为卧床牵。晚期退性改变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病例,可关节置换。对握物能力差的病例,松解掌指关节与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有所帮助。

多发性发育不良是少见的先天性发育障碍,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现将1例多发性发育不良报告如下。

患者,男,10岁,全身关节痛5年余,近1年来,全身关节疼痛更显著,活动后易疲劳。其家族无其他人患此病。查体:身高106cm,体重26kg,智力尚正常,步态不稳。“X”型腿,双手粗而短,指间关节肿胀,双肘、双膝、双粗大,无红热,柱后凸,四肢与躯干基本均称。实验室检查:无不良发现。X线表现:两侧骺对称性受累,发育小及变扁,可见呈分或斑点状,边缘不规则,但无硬化带。双手掌指骨短,干骺端粗大,双舟不规则状变,各腕骨间隙变窄。柱各椎体稍变扁,上下缘不规则且毛糙,颈椎下各

椎间隙稍变窄,椎第3、4、5椎体前后径小,且胸段以胸11椎体至1椎体为中后凸畸盆变窄,呈狭长型改变,双股骨骺变扁平,并见有分及斑点状改变,股骨颈变短,髋臼变浅,双膝关节间隙外宽窄,双侧胫远端骺外侧部分发育不良,较细小,骺呈尖端指向外侧之楔形,双关节面倾斜。

二、专家提示

多发性发育不良据资料于1921年首先被Barringten-Ward报道,1947年命。本病仅侵犯骺软要为软发育过程中先期钙化带区的软细胞未成熟,数量减少、排列不规整,致化障碍。本病男女均可发病,约50%系家族性发病。一般于4岁以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和步态不稳。病变只侵犯及骺,以儿童时期最显著,尤其以11-12岁症状最明显,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症状可改善。身材较短小,四肢与躯干基本匀称,手足可粗短。表现为发育小而且变扁,边缘不规则,可呈分或斑点状,但无硬化管状变短,关节面倾斜,柱后凸畸,胫远端骺有特征性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干骺端变小、扁平及关节,较早地起退关节病。本病须与发育不全、干骺发育不良等关节发育障碍相鉴。如能结合病史及其特征性X线表现,是不难鉴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