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绵萆薢

萆薢,中药。为薯蓣科植物绵革薜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Mizuno et W.L Zhao或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的干。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晒干。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锥状突起。质疏松,略呈海绵......
目录

生理特性

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锥状突起。质疏松,略呈海绵状,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在。微,味微苦。

产 地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地,产于浙江福建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

炮制方法

除去须根,洗净,切,晒干。

性 味

味苦,性平。

归 经

功 能

有利湿去浊,祛除痹的功效。

主 治

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湿痹痛,关节不利,膝疼痛。

相关配伍

法》: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

用法用量

服,9~15g。

禁 忌

肾阴亏虚、遗精者慎用。

相关论述

《本草纲》:萆薢之功,长于袪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湿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肾动脉闭塞

下一篇 绵羊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