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缅枣

互生;叶柄长约1cm,被柔毛;叶片纸质,卵形,长,长2.5-6cm,宽1.5-4.5cm,先端,稀锐尖,基部近,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被黄白色绒毛;基生3出。【中文缅枣】 滇刺枣、西西果、酸枣、马典西西果、理枣皮、吗点(傣族) 【拼音】 Miǎn Zǎo 【英文】 Bark of Indian Jujube 【拉丁】 Zizi......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

缅枣

滇刺枣、西西果、酸枣、马典西西果、理枣皮、吗点(傣族

【拼音

Miǎn Zǎo

【英文

Bark of Indian Jujube

【拉丁

Ziziphus mauritiana Lam

【药材基源】

鼠李植物缅枣树皮果实

【出处】

出自《云南草药》选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3-6m。树皮粗糙,红灰色

有短柔毛,老紫红色,有2个托叶刺,1个斜上,另1个钩状下弯。

聚伞花序腋生,黄绿色,两性,直径约4mm,短梗,萼筒和裂密被黄柔毛,宿存;花瓣5,长状匙,绿黄色,基部具爪;雄蕊5,与花瓣近等长;花盘厚,肉质,10裂,中央凹陷;子房上位,球

,2室,花柱2浅裂或半裂。

核果或球,长1-1.2cm,径约1cm,橙色红色,熟时变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5-7mm,被短柔毛,种子1-2颗;果皮薄,木栓质,果皮厚,硬革质。

种子宽而扁,长6-7mm,红褐色,有光泽。

期8-11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丘陵、河边湿润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福建台湾海南栽培

采收和储藏

树皮:秋季采集,除去外皮,晒干。

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晒干。

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性味

性平,凉;味涩,微苦。

归经

化学成份

树皮含多肽生物碱:滇刺枣碱(maurtin)A、B,安木非宾碱(amphibine)D,欧鼠李碱(frangufoline)。

药理作用及毒性

【药理作用】

1. 兴奋子宫作用:对离体大子宫有显着兴奋作用;

2. 舒张管作用:在大后肢灌流试验中能舒张管;麻醉狗静注射能降压;对离体豚回肠蟾蜍无明显作用。

【毒性】

腔注射 前述1g/只,2只于24小时全部死亡。

功能主治

树皮:消炎止痛,收敛止泻。用于腹泻肠炎痢疾;外用于伤。

种子:宁,敛汗。用于虚汗烦躁,惊悸失眠

果实:固,安,久服令人清延年。

西双版纳傣族将树皮外用治香港脚,粪毒痒,烂疮,烧烫伤。德昂族用种子治高热惊厥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

服】

汤,6-9g。

【外用】

适量,浸酒涂。

附方

烧伤烫伤缅枣树皮50~60%浸出液,外涂伤部,第一日涂四次(干后再涂),以后每日一次,不须包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缅茄

下一篇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