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脉耳草

耳草Hedyotiscostata(Roxb.)Kurz,茜草科,耳草属。多年生草本,除和果被短毛外,全部被干后变金黄色疏毛;对生,膜质,聚伞花序密集呈头状,萼管陀螺状,萼檐裂披针花冠管状白色紫色雄蕊花冠同数,着生于冠管部,果近球,成熟时不裂,宿存萼檐裂三角,干后黑色、果期7-11月。生于低海拔的山谷林缘或草坡旷地上。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除和果被短毛外,全部被干后变金黄色疏毛;嫩,老时近对生,膜质,披针或椭披针,长5-8厘米,宽1.5-2.8厘米,端渐尖,基部楔形而下延;侧脉每边4-5条,纤细,明显,与中脉成锐角斜向上伸;叶柄长5-10毫米;托叶膜质,基部合生,上部分裂成数条长3-5毫米的针状刺。聚伞花序密集呈头状,单个腋生或数个排成总状花序式,有钻、长达1毫米的苞片;总花梗长5-12毫米;4数,罕有5数,芳香,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萼管陀螺状,长0.5毫米,萼檐裂披针,长约1毫米;花冠管状白色紫色,长2.2-2.5毫米,管长1.2-1.5毫米,部以上被毛,花冠,长约1毫米,渐尖;雄蕊花冠同数,着生于冠管部,丝极短,花药、略扁,伸出;花柱长1.2-1.5毫米,中部以上被毛,柱头2裂,裂线形。果近球,直径1-1.5毫米,成熟时不裂,宿存萼檐裂三角,广展,长0.5毫米;种子每室3-4粒,三棱,干后黑色、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生于低海拔的山谷林缘或草坡旷地上。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

医药价值

【景颇药】Bunnoq mvan:治刀枪伤《德宏药录》。旺典我傍:外用于刀枪伤《滇省志》。

【德昂药】喃喃扫:治刀枪伤《德宏药录》。旺典我傍,死猪会跑:全草用于刀枪伤《德宏药录》。全草治刀枪伤《德民志》。

【僳僳药】哪紧俄:全草治疟疾炎,湿骨痛,急性结膜炎《怒江药》。

【哈尼药】咪西阿杂:全草治黄疸炎《滇药录》。

医药:全草(耳草):辛、微苦,凉。清热解毒,除湿,消炎,抗疟接。用于疟疾炎,湿骨痛目赤,跌打损伤,骨折外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头皮及颅骨烧伤

下一篇 脉果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