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茅莓

茅莓 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俗婆婆头、鹰勒、蛇勒等,蔷薇科悬钩子属,灌木植物茅莓高1-2米,呈弓,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3枚,在新上偶有5枚,或倒卵形伞房花序生或腋生,稀花序成短总状,具数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细刺;果实卵球,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浅皱纹;期为5-6月,果期7-8月。茅莓分布于日本、朝鲜......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呈弓,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3枚,在新上偶有5枚,或倒卵形,长2.5-6厘米,宽2-6厘米,钝或急尖,基部或宽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重锯齿,常具浅裂叶柄长2.5-5厘米,生小叶柄长1-2厘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线形,长约5-7毫米,具柔毛。

伞房花序生或腋生,稀花序成短总状,具数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细刺;花梗长0.5-1.5厘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线形,有柔毛;直径约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萼片卵状披针披针端渐尖,有时条裂,在果时均直立展;花瓣或长,粉红至紫红色,基部具爪;雄蕊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果实卵球,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浅皱纹。期5-6月,果期7-8月。

主要品种

茅莓(Rubus parvifoliusL. var.adenochlamys(Focke) Migo):该变种花萼花梗具带红色腺毛。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江苏、四川生长于海拔500-2700米的向阳山坡或林下。

(Rubus parvifoliusL. var.toapiensis(Yamam.) Hosok.):该变种小为5枚,与原变种可以区。分布于中国台湾生长于东部中、低海拔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生长于海拔400-2600米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整地

茅霉园的整地法最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据成年茅莓根系深度确定整地的深度为,据我地季特点与适宜栽植时间确定整地时间,一般宜在栽植前半年进。以栽植地土壤的实际条件为准,通常来讲,有机肥料是最常见的,像是堆肥和泥炭等固体肥料的使用,不会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要想促进幼树的正常生长,增强其抵抗力,最好与氮肥、磷肥和钾化肥配施用。

栽植

茅莓成年树体大小确定栽植的与株,同时据苗的根系长度确定栽植的深度,这一点与整地的深度一致。栽植2-2.5米,株0.35-0.5米,每公顷10155-13575株。

抚育

中耕除草:在春季2-3月就要除草、松土。由于茅莓根系位于表土层,所以,松土的深度最好低于7厘米。在夏初时展二次松土作业,且间中耕。而在秋季期间,展第三次松土作业,将杂草及时清除干净。

施肥:通常,施肥的次数是每年三次,与除草松土相互结展首次施肥,大概在2-3月份期间,抽梢萌之前施加肥料,以保有效地促进新萌发,采用氮肥、钾肥与磷肥加厩肥。第二次施肥的时间大概在5-6月份,正是茅莓幼果时期,应当将钾肥与磷肥作为重点肥料施加,对于果实增大具有积极的作用,最终有效地增加茅莓的产量与质量。第三次施肥的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1月份,施加有机肥等迟效肥料,对土壤予以有效改良,为来年的茅莓栽植奠定坚实基础。

水分管理:茅霉根系很浅,所以它不易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因此,茅莓须种植在持水能力好的土壤上。如果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发生变化,那么茅莓就会表现出自身的敏感性,所以,一定要确保表层土壤湿润。而在茅莓生产过程当中,灌水的科理性十分重要,在完成茅莓的栽植工作后,需要保灌水的及时性,特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因为土层很容易出现干的情况,而且土壤的含水量不高,所以,茅莓幼树根系很难对土壤水分与养分进吸收。因而,在栽植茅莓以后,一定要及时地浇灌定根水,在浇灌水的作用之下,确保茅莓幼树的根系土壤能够有机结,使得根系正常生长,确保幼树的固定性。当茅莓萌发生长始放时,应土壤水分状况,理地确定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到茅莓结果时,耗水量就更大,要灌生长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

树体管理:在早春干抬起后,修剪掉全部折损的和受冻害条,在春季定量修剪时要最终确定两年生结果杆,在1.5-1.8米高处进高位短,对梢进轻修剪,可促进深果增大。两年生条必须在采果结束就立即剪除。

采收

分品种采收:对于茅莓而言,如果其品种不同,那么实际的采收期长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要想保茅莓果实的质量,一定要据品种种类来进采收并保存,甚至据品种的不同来进销售。

分批采收:因为茅莓果实的成熟时期存在差异,所以,一定要分批次进采收。一般来讲,首次采收以后的7-8天,浆果就会大量地成熟,随后需要每间隔3天采收1次。成熟的标准是果与果柄刚刚分离,果为橙色,并始变软。其中,采收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因为这个时间段茅莓的香味是最浓郁的,尽量不要在下雨太难采收,很容易导致茅莓发生霉烂。在茅莓果实集中成熟的时候,应将采收员分成两组,一组专门采收过熟果、受伤害果,另一组专门采收优质果,以避免交叉污染。

适时采收:充分成熟的将果具有品种独具的味,香和色泽,一定要及时进采收。一旦错过采收的最佳时间,浆果就很容易变色,导致霉烂与变质。若采收的时间过早,那么果皮更硬,味道较酸,且香味较差,实际的感也不理想。由此可见,采收的时间十分重要,一定要保适时采收。

果实保鲜:茅莓果实,其果皮十分柔嫩,所以,很容易受碰撞而被破坏。在完成果实采收工作以后,不允许使其承受较大的压力,一旦受到挤压,就会破裂而出汁。另外,茅莓的保鲜难度也很大,一般在其处于常温状态的时候,货架期也仅仅只有两天,因此据市场和订单进分装与低温、冲,速冻等保鲜处理。以适当延长保鲜期,保持完美的味。

病虫防治

栽培前用40%多菌灵500-800倍液对土壤消毒。在入冬前对果园进清洁,清除枯,消除病源。

病害

灰霉病与腐病是茅莓要的病害。其中,在对灰霉病进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1000-1200倍的速克灵。而在对腐病进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挖掉株丛,随后使用50倍得福尔马林,或者是200倍的多菌灵。除此之外,使用300-400倍的五氯硝基苯或者是800倍的氧环三唑消毒也可以达到对腐病的防治效果。

虫害

茅莓的虫害现象不严重,在果实成熟期有蝽和蟓危害其果。结实前可用2.5%的速灭杀丁、2.5%敌杀死3000倍,50%的敌敌畏1000倍,50%的锌硫磷1000倍喷雾。果实成熟期只能用生物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

茅莓在民间使用广泛,作为传统的民间中药在民间的应用历史悠久。在《本草拾遗》这部医古籍当中详细地记载了茅莓的功用,这种植物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瘀定痛,还有清热解毒的疗效。茅莓可用于服,同样也可以外服。在《中药大辞典》中有所记载,茅莓,还有都可以当作药物使用,其清热凉血的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具有利尿和消肿等多种功效,适用在肠炎黄疸或者是肿大等病症的治疗中,同时,对于慢性炎和湿骨痛等病症的治疗效果也十分理想。在临床上茅莓对治尿结石有奇效。

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及制等;含单宁,可提取栲茅莓果实养成分极其丰富,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之高是其他任何水果无法比拟的,可深加工成具有竞争力的各档次的食品、药品和保建品,以及提炼植物色素、天然香料和特殊的养物质。

观赏

其果色艳丽,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覆盖力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可为地被植物植于树下、林缘、绿化隔离带、假山石旁、溪边、岸边、池塘边阴湿处等,颇具观赏价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茅香

下一篇 茅草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