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行经泄泻

泄泻,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泄泻,至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净后数日止。这种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前后诸,相当于西医的前期紧张综征。司运化,脾气升,能统。当之时,则注于冲脉,以为月经。如因脾气素虚者,时而脾气更弱......
目录

病因

司运化,脾气升,能统。当之时,则注于冲脉,以为月经。如因脾气素虚者,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泄泻

,其性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而脾气益虚温下流,亦可泄泻

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聚,更亏,湿脾阳而致期大便泄泻

症状

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净后大便恢复正常。

饮食

泄泻食疗

体质偏的人,可用生姜5、红糖30克,水后,分2次服用,持续3天;

脾虚泄泻者可用扁豆60克、红枣60克、黑糯米适量,粥;肾虚者可用山药50克、糯米适量,粥食用。

泄泻饮食注意

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常反复发作,为改善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再通过综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要少用油,采用、氽、烩、焖等法。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忌吃产食物。此病由于反复发作,在结肠粘膜中溃疡、疤痕纤维交替产生,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蚕豆、白薯等胀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为素虚、肾阳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性瓜果,如各种冷饮、镇食品、西瓜香蕉、西红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肾阳,使运动无力寒湿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痛

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患者食用牛奶、炼乳、、海等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预防

1、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尤其是牌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

2、泄泻者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医生用药时尽量避免润肠、滑肠之药,如桃仁、胡肉、芝麻、杏仁柏子仁等。

治疗

泄泻中医治疗(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一)

辨证肝气

【治法】益健脾涩肠止泻

】术苓固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服。

【出处】《辩录》卷十一。

(二)

辨证肾虚,命不足。

【治法】温,固涩止泻。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脂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用法】上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水至枣熟,去姜,以枣肉和药末为,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空水送下。

【出处】《科摘要》卷下。

治疗泄泻,应以健脾止泻为,调脾虚者可服用健脾参苓白术;肝郁型者可服用痛泻药;肾虚者需服用

检查

1、据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净后大便恢复正常进诊断。

2、需与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疾病作鉴,可作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

诊断鉴别

诊断

病因症状和相检查即可诊断。

诊断

1、脾气虚弱前或大便泄泻,呈周期性的发病,轻者大便溏薄,重者大便清稀,每日2~3次,下隐隐作痛,或不痛,或肠呜,面色少华,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苔薄白,淡胖,迟缓无力

2、前或大便溏薄或泄泻,倦怠乏力,少、胸胁胀痛,腹痛即泻。苔薄白,淡,细而弦。

3、两虚月经前或大便清薄,或五更泄泻,面色晦黯,腿酸软,下肢畏冷,或脐中隐痛,小便清长。苔白滑,舌质淡,沉迟,或沉细。

并发症

轻者大便溏薄,重者大便清稀,每日2~3次,下隐隐作痛,或不痛,或肠呜,面色少华,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苔薄白,淡胖,迟缓无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茉莉叶

下一篇 阴道壁息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