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乳房血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乳房受到钝性挫伤或暴力碰撞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病人血小板减少,或患有其他出血性疾病,更易促进本病的发生,乳房手术时止血不当亦可形成乳房血囊肿。
(二)发病机制
钝性挫伤或暴力碰撞伤作用于乳房,致使乳房内小血管断裂,导致腺体内或乳房皮下的局部出血,从而形成局部血性囊肿。
病理检查,常见病灶囊肿改变,表面可有暗红色出血斑块,切开后可见囊腔内有暗红色血液,或为巧克力色的陈旧血液,病变日久,其囊壁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内有铁血黄素沉着,乳房表皮由受伤早期的紫色,渐变为中期的黄色,至完全吸收的正常肤色。
症状
创伤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早期表现为乳房肿胀和疼痛,有些病人可见到皮肤局部的青紫瘀斑等出血征象,继而乳房内形成血肿,部分血肿可能未经治疗而自行吸收消失,但有不少因吸收缓慢而形成血囊肿。
体检:可扪及乳房内明显的肿块,大小不等,质地中等偏硬,有明显的囊性感,活动度尚可或欠佳,常有轻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患侧腋窝可扪及质中,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但晚期淋巴结常无明显肿大。
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如有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可高于正常值。
1.乳房钼靶X线摄片
早期可见乳房呈弥漫性密度增高影,皮肤增厚,皮肤下脂肪层呈毛玻璃样透明度改变,以后可见到边缘境界清楚的肿块阴影,大小为1~3cm,囊壁周围常可见透明晕带,因囊内的血性液体内富有含铁血黄素,故其阴影的致密度相对较高。
2.超声检查
血性囊肿的超声检查,亦可见典型的液性平段或暗区,根据其反射波形和暗区,常能确定血囊肿的确切部位,大小和范围。
3.细针穿刺
诊断
鉴别
1.乳腺癌
外伤史是两病鉴别的重要因素,乳腺癌多无外伤史;乳腺癌的肿块质地坚硬,无囊性感,且形态常不规则,活动度较差,而乳房血囊肿扪之囊性感明显,多呈圆形,椭圆形,活动度可。
详细的病史及穿刺检查和B超检查,不难鉴别。
并发症
治疗
预后
此病正确诊断,治疗痊愈后不影响哺乳。
预防
做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注意保护乳房,避免硬物或暴力撞伤乳房。
乳房受到突然外力的碰撞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及时检查、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