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蚂蝗七

蚂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Hand.-Mazz. )是苦苣苔科、柱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均基生;叶片草质,两侧不对称,卵形、宽卵形或近,边缘有小或粗牙齿,上面密被短柔毛并生长糙毛,下面疏被短柔毛,叶柄有疏柔毛。聚伞花序,有花序梗被柔毛;苞片卵形至狭三角,被柔毛;花萼裂至基部,裂披针状线形花冠紫色紫色,下部被少数柔毛,筒细漏斗状,雄蕊......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粗均基生;叶片草质,两侧不对称,卵形、宽卵形或近,长4-10厘米,宽3.5-11厘米,急尖或微钝,基部斜宽楔形截形,或一侧钝或宽楔形,另一侧心形,边缘有小或粗牙齿,上面密被短柔毛并生长糙毛,下面疏被短柔毛,侧脉在狭侧3-4条;叶柄长2-8.5厘米,有疏柔毛。

聚伞花序1-4(-7)条,有(1-)2-5花序梗长6-28厘米,被柔毛;苞片卵形至狭三角,长5-11毫米,宽1-7毫米,被柔毛;花梗长0.5-3.8厘米,被柔毛。花萼长7-11毫米,5裂至基部,裂披针状线形,宽1.5-3毫米,边缘上部有小齿,被柔毛。花冠紫色紫色,长(3.5-)4.2-6.4厘米,下部被少数柔毛,在面上唇紫斑处有2纵条毛;筒细漏斗状,长2.5-3.8厘米,口部粗0.8-1.4厘米;上长0.7-1.2厘米,下长1.5-2.4厘米。雄蕊丝着生于花冠基部1.3-1.6厘米处,长约1.3厘米,在基部之上稍膝状弯,上部疏被极短的毛,花药长约4毫米,基部被疏柔毛;退化雄蕊长约4毫米,无毛。花盘环状,高约1毫米。雌蕊长2.7-3厘米,子房及花柱密被短柔毛,柱头长约2毫米,2裂。蒴果长6-8厘米,粗约2.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纺锤,长6-8毫米。期3-4月。

主要变种

密毛蚂蝗七植物研究)(变种)与蚂蝗七的区下面被短绒毛,毛被遮盖的整个下面。分布于中国广西南部(上思、防城)。生长在海拔760-950米的山谷林中石上。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贵州南部、湖南江西福建生长在海拔400-1000米的山地林中石上或石崖上,或山谷溪边。

繁殖方法

组培繁殖

材料:蚂蝗七花梗和带苞片蕾。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和定芽分化培养基:S+6.BA0.1毫克/升+NAA0.1毫克/升;

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0.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

壮苗生培养基:1/2MS+1.0%毫克/升蔗糖+0.3%活性炭。培养基⑴和⑵均加入3.0%蔗糖和0.6%琼脂,pH6.2,培养温度(25±3)℃;在愈伤组织成、分化和生过程中的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26-30微摩尔/(平米·秒)。

生长分化情况:

  1. 材料处理:取幼嫩花梗和带苞片蕾,清除其表面污物,自来水冲洗后放入盛满水(加入35滴洗洁)的200毫升烧杯中,震荡15分钟,冲洗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75%乙醇消毒10秒,无菌水冲洗3次;用加3滴吐温的0.1%升浸泡6分钟,震荡23分钟,无菌水冲洗5-6次。将花梗切成11.5厘米的小段,接入培养基⑴中;而带苞片蕾则直接接种至培养基⑴中。
  2. 愈伤组织定芽的诱导:苞片蕾在培养基⑴中启动时间约20天,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80%:花梗的启动时间需要26天左右,诱导频率为73%。2种外植体约35天后在愈伤组织上出现定芽。切下定芽,转到培养基⑵上,约7天后出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出现3周后,大部分切处长出浓密的丛生,并出现一部分有植株态的小苗。
  3. 培养:选择高约1厘米、生长健壮的定芽苗接种到培养基⑶上,一瓶一苗。10天后,可见叶片明显增大,始发生:一般20天,陆续长出1-2对新、57条;4周后,生率达95%以上。另外,定芽虽能在培养基⑵上直接生,但长出的新较为粗短,毛细少:数量也比转到生培养基上的少。

栽培技术

炼苗和移栽:将健壮的生苗从培养瓶中小心取出,用25℃温水浸泡去除培养基。栽入由50%珍珠和50%蛭石(高压灭菌)组成的基质中。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空湿度,2天浇水1次,保持基质湿润。21天长势稳定后,每天掀薄膜少许,7天逐渐揭去薄膜,直至完全揭去。然后更换培养土,培养土比例为园土:珍珠:蛭石=5:4:1,成活率100%。

主要价值

药用:蚂蝗七小儿疳积痛、跌打损伤。

观赏:蚂蝗七大,淡紫至紫色,整体期长达1个月以上:植株低矮、态可爱;花叶皆美,观赏价值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蛮刀背

下一篇 蚂蚁花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