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尿道黏膜脱垂

尿道黏膜垂又称尿道黏膜外翻,它是指尿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出并外翻于尿道外的一种女性尿道疾病。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妇女,其次为绝经期的妇女。要是由于尿道壁的薄弱,可因先天发育不良,分娩损伤,绝经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或全身衰弱所致。可在压突然增加(剧烈咳嗽,突然负重)后突然发生,亦可是缓慢起病逐渐发声的。女性尿道垂直向下,短而宽,若层弹力纤维较薄弱周围组织松弛,黏膜发育超过层,尿道......
目录

病因

要是由于尿道壁的薄弱,可因先天发育不良,分娩损伤,绝经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或全身衰弱所致。可在压突然增加(剧烈咳嗽,突然负重)后突然发生,亦可是缓慢起病逐渐发声的。

发病机制

女性尿道垂直向下,短而宽,若层弹力纤维较薄弱周围组织松弛,黏膜发育超过层,尿道黏膜尤其后壁便向下翻出尿道外,成部分性尿道黏膜垂。如尿道壁也松弛则整个尿道黏膜成完全性尿道黏膜垂黏膜因受尿道压迫、衣物摩擦刺激等充水肿甚至管栓塞及坏死,亦可继发感染、糜烂等。

临床表现

1.可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尿道 活动后发现尿道处出,量或多或少。

3.尿道肿块 可见环或半环紫红色肿块出,尿道位于肿块中央,插入导尿管见有尿液流出。也可伴有感染、糜烂、状坏死或有脓苔黏附、有性浆液性分泌物及臭味。

诊断

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如因垂黏膜肿胀遮盖尿道,而不易分辨时,可观察排尿或用尿道探子导尿管试插尿道,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输尿管囊肿出:异位输尿管囊肿膀胱颈部和尿道出于尿道外成为一大而紫红色的肿块,尿道黏膜垂。但输尿管囊肿出多能自复位,有时囊肿处可见到输尿管但导尿管不能从囊肿中央插入。

2.尿道肉阜:同为较易出尿道肿块相比之下,尿道肉阜体积较小,基底常附着于尿道后壁插入导尿管后,可见鲜红息肉样肿块位于导管一侧而非呈现外翻包绕状。

3.尿道癌:为易出尿道肿块。尿道触诊时可发现尿道增粗变硬、肿块亦硬。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可扪及增大、变硬的转移征象。活组织检查可明确其性质

4.膀胱垂:是指膀胱尿道膨出的病变,多在压增加时发生。垂的膀胱黏膜充水肿暗红色,酷似尿道黏膜垂。但膀胱垂肿物一般可还纳,有时还可见到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

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前女孩、轻度黏膜垂者,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局部涂激素油膏及热水坐绝经期妇女可激素,如替勃龙(利维爱)等,并垂复位

2.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黏膜垂明显者,尤其嵌顿性垂者。手术法一般采用环切除切除时勿用力向外牵拉尿道黏膜,以免切除过多。也有用环扎术:尿道置一导尿管,在出黏膜的基底部用4号丝线缚扎于导尿管上,让其坏死落。

3.放射式电凝 在垂的黏膜四周做放射式电凝,每两周1次,数次后因纤维化而回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下一篇 面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