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马兜铃

马兜铃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兜铃、独铃、青木香马兜铃马兜铃植物马兜铃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柔弱,无毛;互生;叶柄长1~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长卵形或戟。长3-6厘米,基部宽1.5-3.5厘米,上部宽1.5-2.5厘米,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下垂或稍扩展,长1-1.5厘米,......
目录

形态特征

马兜铃草质藤本。柔弱,无毛。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长卵形或戟,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下垂或稍扩展;基出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

单生或2朵聚生于腋;花梗长l-1.5cm;苞片三角,易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卵状披针端钝;花药贴生于蕊柱近基部;于房,6棱;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先端钝,向下延伸波状环。

蒴果近球,先端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期7-8月,果期9-10月。

马兜铃状鉴

蒴果或长,基部钝缝线纵棱较平直。种子宽略大于长,心形。以巨型马兜铃个大、黄绿色、不破裂者为佳。

显微鉴

1.果瓣横切面中隔一层,细胞呈细长,壁孔较大,另一层细胞长或类。2.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层为1列棕色细胞,向为1列木化细胞,晶。

理化鉴

1.该品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2.薄层色谱取该品粉末3g,加乙醇50ml,置水加热1h,滤过。滤液干,残渣加乙醇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马兜铃乙醇溶液作对照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用氯仿-丙酮、酸(8:5:0.1)为展,取出,晾干,置日光灯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色斑点。

分布范围

马兜铃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谷、沟边、路旁阴湿处及山坡灌丛中。喜光,稍耐阴,喜砂质黄壤,耐。适应性强。

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蒙山)、河南(伏牛山)等;广东、广西常有栽培日本亦有分布。

繁殖栽培

栽培

1.选地、整地

马兜铃育苗地,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有水源的地。苗床耕翻后,每公顷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75000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细耙,做1.2米宽的畦面。栽植地,宜选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于前作收获后耕翻1次,深30厘米左右,结整地,每公顷施入土杂肥或堆肥45000千克作基肥。并于栽前耕翻1遍,整平耙细,做宽1.2米的畦面,四周整好排水沟待栽。

2.移栽

于冬季封冻前,35厘米×25厘米挖好深20厘米的栽植,每施入土杂肥10千克作基肥,用细土填至满,并高出地面10厘米。待翌年春季3~4月上旬,扒栽植,将培育好的幼苗栽入,每1株,栽后浇足浇透定根水。

3.采摘、播种

果实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摘,过晚果实裂。种子不耐干藏,采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种子不整齐,在10-20℃变温条件下发率高。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5X104-4‘浸种ld后放温室沙藏。春播宜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与育苗均可。

4.育苗

马兜铃在苗床上条沟,25cm,沟深3-6cm,播幅10cm,将种子播下,覆土轻压,加盖稻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除去覆盖物,lhm2用种子15-22.5kg。至次年4月,40cm X 30cm定植。直播用播或条播法。

5.施肥

幼苗期需适当灌水,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期,追施氮肥2次,8月中、下旬时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株高30cm后应搭架,以利其蔓攀援生长

病虫防治

腐病

马兜铃-原植物多发病于7、8月份,部腐烂后,植株死亡。
防治法:拔除病株烧毁;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

斑病

多发生在雨季,叶片上易发生斑点。注意清理排水沟,积水及时排除,用1:1:150倍波尔多液喷射。

马兜铃

幼虫蛀食叶片成缺刻,多发生在7-8月份。
防治法:打扫田间卫生,冬季清园,处理残株。幼龄期喷50%磷胺1500倍液或青虫菌(100亿孢子/g)500倍液。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苗期要勤松土除草。一般在苗高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宜浅,避免伤。以后结追肥再中耕除草3~4次,防止草荒。

2、间苗、定苗

当苗高5厘米时,结松土除草进间苗,去弱留强。当苗高10厘米时,3~5厘米定苗。苗高15~2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3、追肥

冬季或早春控制施用氮肥量,避免生长过旺,遭受病虫为害,前以施腐熟厩肥为,并适量加施磷肥。生长后期,于8月中旬,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750千克,钾肥150千克,既可提高坐果率,又有利于根系生长,是增产的重要环

4、搭架

马兜铃马兜铃为蔓生草本,移栽后苗高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在间用竹竿设立支柱,中间拉子,高1.8~2米,牵蔓攀援生长

5、修剪、培土

5~6月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时,把生长过旺而又无花芽蔓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10月采收果实后,将蔓全部割除,并除净田间杂草,进冬前培土、追肥,以利保温越冬,为翌年丰产打下基础。

6、浇水

马兜铃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但生长期过于干旱时要适当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烂

主要价值

  • 安全提示

中药所谓之“马兜铃”或“天仙藤”通常有两种,即前文所述的“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Sieb. et Zucc.)”和“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Bunge)”。由于马兜铃酸类物质对之毒性剧烈而漫长,不易在短时间察觉。故古人以为无毒。随着深入研究,马兜铃植物与数十年后的肾衰竭和硬化有相当的相性,因而在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已将其删除,不再收录。

因而,有药用价值部分的介绍仅作术科普和参考,请务必不要使用以任何式存在的该药品。包括但不限于鲜植株、尚存于世的饮、含有此药的中成药制品等。

研究价值

毒性争议

2017年10月,有媒体指出:15年前,马兜铃酸被列为1类致癌物 。包括欧洲 、美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纷纷止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使用,但在中国大陆许多家都备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

一篇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登上权威医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该研究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中国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观赏价值

马兜铃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生。在园林中宜成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可药用。
由于发现有严重的致癌作用 ,建议少种植或不种植。

济价值

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生。在园林中宜成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可药用。

由于发现有严重的致癌作用 ,建议少种植或不种植。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马兜铃1.止咳作用
马兜铃对氢氧化铵喷雾咳法模型有明显镇咳作用,作用强度与磷酸可待因相当。
2.平喘作用
马兜铃去乙醇浸液0.5ml(2g/ml)能显著抑制0.5ml组胺(10g/ml)致痉的豚离休气管平滑,表明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3.祛作用
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马兜铃(1g/kg)有微弱的祛作用,效果不如紫苑及天南星
4.抗炎作用
对小毛细管通透性的影响:马兜铃10g/kg对20ul/只皮注射组胺(50ug/ml)的所致小鼠皮毛细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马兜铃水浸(1:4)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鲜北马兜铃果实在试管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果实的作用比强,除去鞣质后仍然有效。
6.降压作用
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压病制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疗效亦略有差异。

成分

马兜铃酸、兰花碱、汉防己碱等。

常用配

伤寒气喘促:马兜铃一分,木通(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半两,紫苏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 ,水一盏半,入灯芯十五,枣三枚(劈破,同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马兜铃汤)
2.治虚实不调,咳嗽,面浮肿,颊赤虚烦:马兜铃麻黄(去)、五味子)、甘草)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盏,入砂糖少许,同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普济马兜铃汤)
3.治肺热咳嗽气急喘促:马兜铃七枚,桑根白皮(锉)三两,甘草)二两,升麻一两,灯芯一小束。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至八分,去渣温服,一日三次。(《圣济总录 》)
4.治久嗽不愈:用马兜铃五钱,蒌仁霜二钱,北五味一钱。俱共为末,每服一钱,早晚食后白汤调送。(《本草汇言》)
5.治诸瘘疮:用马兜铃一两,甘草五钱,怀生地,于白术各二两。作五,水服。(《本草汇言》)
6.治久水,肚如大鼓者:水马兜铃服之。(《千金要》)
7.治,下为癃闭或为淋涩:用马兜铃、怀生地各三钱,生甘草一钱,茯苓木通灯芯草各一钱五分。水服。(《本草汇言》)
8.治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服。(《摘玄》)
9.治瘰疬久不消:用马兜铃三钱,当归、生地各二钱,牡丹皮一钱。日饮一,渐消。(《本草汇言》)
10.治鼻渊马兜铃五钱,麻黄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水二钟,一钟。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外科大成》马兜铃
11.治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却壳,半两,入碗拌和匀,慢

干),甘草一两()。二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六分,温呷,或以药末含津亦得。(《简要济众》)
12.治小儿肺虚粗喘促:阿胶一两五钱(麸),粘子(香)、甘草)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杏仁七个(去皮、尖),糯米一两()。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至六分,食后温服。(《小儿药直诀》阿胶

13.治久水肚如大鼓者:水马兜铃服之。(《千金》)
14.治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服。(《摘元》)

用药

马兜铃1、虚寒咳喘及弱便泄者慎服。
2、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并有脱水、酸中毒
3、2012年来发现马兜铃含有的马兜铃酸有较强毒性。
4、国际肿研究机构(IARC)2009年已将马兜铃酸列为1级致癌物 ,要导致泌尿道上皮细胞癌、膀胱癌。因此,尽量不要使用含马兜铃服药。

5.2020年,已移出中国药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慢性输卵管炎

下一篇 慢性宫颈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