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霉菌性外阴炎

霉菌性外阴炎是一种类酵母菌起的外阴炎,最常见的病原菌白色念珠菌。在10~20%的正常妇女阴道中可能有少量白色念珠菌,但并不症状;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念珠菌达到相当量时才致病。因此,机体细胞免疫力低下,如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多,酸性增强时,霉菌繁殖迅速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及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在妊娠期细胞间的免疫力或糖代谢改变,或阴道上皮糖储存丰富,有利于外......
目录

疾病概述

妊娠期细胞间的免疫力或糖代谢改变,或阴道上皮糖储存丰富,有利于外阴、阴道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液及组织中含糖量高,也易发生念珠菌感染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或改变糖代谢。长期应用抗菌素可能抑制肠道或皮肤的其他细菌而导致念珠菌活跃。

临床表现

霉菌性外阴炎的临床症状为瘙痒、灼热感及小便痛(并发尿道炎),许多妇女性交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的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亦可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生殖皱襞,直至大腿侧,外表完全类似急性或急性湿疹,阴之间及阴蒂附近粘膜增厚,互相接触的皮肤表面潮红糜烂;个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疡,患处疼痛,局部淋巴结发炎

疾病诊断

严重及顽固性外阴瘙痒,首先应考虑是否霉菌感染,可通过局部分泌物直接涂检查与培养明确诊断,镜下容易看到霉菌的菌丝分枝胞。白色念珠菌为卵,革兰氏染色阴性,但染色常不均匀,约3~5μm(较葡萄球菌大数倍),常产生长而不落(胞),以致似菌丝而实非菌丝,故称之为假菌丝(pseudomycelia)。

治疗措施

洗净外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局部涂2%龙胆紫液。近年应用制霉菌素(nystatin)效果显著。用法:10万U阴道,早、晚各1次,塞入阴道深处,共5日。洗净外阴,局部涂搽制霉菌素软膏(10万U/g)2~3次/d。治疗后为了促进阴道上皮再生,可应用少量激素(已烯雌酸0.25~0.5mg/日,3~5天)。

复发病例应考虑消化道带菌,可同时加服制霉菌素50万U/次,1日4次。前尚未发现对制霉菌素抗药的白色念珠菌。复发者多为用药量不够,治疗不彻底,或治疗期间未严格执欲;或男性未予治疗。此外,近年应用杀霉菌酮康唑古霉素、克霉唑均有效。

疾病预防

1、治疗期间应注意夫妇双同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止性生活。

2、对易复发者,服用药与局部用药联

3、不穿紧身裤,不用不洁冲洗器具。

对生育影响

首先,如要有霉菌性阴道炎应该治愈后再怀孕,否则孕期病情严重了用药会很棘手;

其次,霉菌性阴道炎使阴道的正常弱酸性环境被破坏,炎性细胞可吞噬精子,使精子的活动力减弱,霉菌还有凝集精子的作用,因此会对受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也会出现性交痛,勉强性生活会使女性对性生活产生厌恶。

易复发原因

1、发生霉菌性外阴炎后用药不认真,不能彻底治疗,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2、治疗霉菌性外阴炎期间未规定换洗消毒裤、毛巾,也可以成为念珠菌再感染霉菌性外阴炎的原因。

3、人体自身就可以是念珠菌的携带者,存在于肠道中的念珠菌感染阴道时即能霉菌性外阴炎,例如平时卫生习惯不良,大便后擦拭外阴时总是由肛门向尿道向擦,就可能将肠道中的念珠菌带入阴道,反复霉菌性外阴炎

4、夫妻双未同时接受治疗:女性患霉菌性外阴炎后,通过性生活可以将病原体传给丈夫,使丈夫也成为带菌者,约10%的男性可发生龟头包皮炎。如果仅女治疗而男未治,那么即使女治愈也会被丈夫再感染,使念珠菌在夫妻双间反复“传递”,女性的霉菌性外阴炎反复出现。

5、糖尿病患者反复发作霉菌性外阴炎是因为其阴道酸度增加,以及长期尿糖,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6、常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反复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制约系,使念珠菌生长旺盛。

7、不讲究卫生,裤与袜子同洗。虽然因足癣传染而霉菌性外阴炎者极少,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起足癣的细菌恰是白色念珠菌,那么上述做法就会造成自身传染。另外,常使用卫生标准不格的卫生巾、卫生纸,或有洗盆塘的习惯,也有可能导致反复发生霉菌性外阴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cpp

下一篇 慢性乳腺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