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卵巢浆液性肿瘤

卵巢浆液性肿:特点可见囊性肿物,直径由1~20cm;单房性多见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黄色、浆液性,偶可混浊,甚至带有性。生长式和态变化较多,特是乳头状生长较多且式多样化双侧性较其他类型上皮性肿多见,肿镜下常可找到砂粒体(psomoma Mies)。卵巢浆液性肿其特点可见囊性肿物直径为1~20cm;单房性多见,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黄色浆液性,偶可混浊,甚至带有生长式和态......
目录

疾病描述

卵巢浆液性肿其特点可见囊性肿物直径为1~20cm;单房性多见,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黄色浆液性,偶可混浊,甚至带有生长式和态变化较多,特是乳头状生长较多,且式多样化双侧性较其他类型上皮性肿多见,肿镜下常可找到砂粒体(psomoma Mies)。组织类型在良性及交界性肿中可分为囊腺瘤(cystadenoma)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表层乳头状(Surface papilloma)、腺纤维(adenofibroma)及囊性腺纤维(cystadencofibroma)。恶性中可分为腺癌(adenocarcinoma)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表层乳头状腺癌(surface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腺癌纤维(adenocarcino fibroma)及囊腺癌纤维(cyst adenocarcinofibroma) 。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卵巢浆液性肿卵巢上皮性肿,近年来公认卵巢上皮性肿来自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该上皮与腔间皮均来自体腔上皮(coelomic epithelum),在胚胎时期参与米勒管(Mullerian duct)的成。

(二)发病机

1.卵巢浆液性肿的发病机

(1)浆液性良性囊腺瘤

①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由于其表现为单房薄壁的囊肿,常被称为单纯性囊肿(simple cyst)。肿外表光滑、壁薄,大小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切面为单个囊腔,内壁光滑,有时也可见到扁平在的钝乳头。囊腔液体透明,淡黄色,浆液性,偶有黏稠的黏液性物质。上皮为单层立或柱,常含有少量输卵管型上皮。

②多房浆液性囊腺瘤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囊腔因纤维组织被分隔为多房,表面可呈结状,大小和质地取决于囊的大小和囊液的张力。一般包膜略厚,呈灰白色、光滑;房可见乳头状生长,乳头可呈生型、外生型或外型均有。上皮大部分为输卵管型,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无核分裂象(图1)。肿间质和乳头间有时可见到砂粒体。

③浆液性表面乳头状:较少见,特点是乳头全呈外生型,大小不等,镜下则可见卵巢间质或纤维组织,表面覆盖单层立或低柱状上皮,部分细胞有纤毛。这类肿虽属良性,但上皮细胞可落,种植于腹膜或盆腔器官表面,甚至出现腹水,临床上应起重视。

纤维腺瘤和腺纤维:来自卵巢生发上皮及其间质,腺纤维纤维间质为,多为实性,有少量在小囊腔;囊腺纤维以实质占一半或大部,其余为较大的囊腔。两者均为良性,平均9cm大小,一般为单侧性。间质偶见成群的多边大细胞,为黄素化的卵膜细胞,囊性腺腔则覆盖单层立上皮或柱上皮。

(2)交界性浆液性肿: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相似,但有较多乳头状突起,体积较大,双侧发生机会比良性多。

镜下观察:

①上皮增生不超过3层,也可增生呈簇状。常有乳头成,乳头分支较少,表面上皮也不超过3层。

细胞核异型,染色较深,但限于中度范围以下。

核分裂象较少,1个高倍视野不多于1个。

④间质无浸润。

(3)浆液性癌:

①浆液性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腺癌为米勒管型上皮的恶性肿,其癌细胞常以成囊腔和乳头为特征,但或多或少仍保留原来的组织态。有的肿成大且不规则的小囊腔,有时上皮突入腔成上皮簇或乳头的倾向。

组织分级:

A.高分化(Ⅰ级):上皮增生4层以上,异型性明显。大部分有乳头,乳头分支极细,乳头的上皮间变明显。有时上皮增生堆积,复制成大量新的小腺体。在乳头或间质可见砂粒体。

B.中分化(Ⅱ级):有乳头状结构,但态怪异,呈手指状或簇状。部分区域为腺管状或筛状,小部分为实质性细胞团。细胞异型性大,分化差,分裂象多。

C.低分化(Ⅲ级):乳头状结构消失,肿细胞呈实质性状或团块状,即实质性腺癌。细胞异型性大,分裂象多,间质极少。

②恶性腺纤维及囊性腺纤维:与良性腺纤维的外观无区,镜下可见上皮成分恶性,核分裂活跃,或有不规则大小的囊腔,或呈实性等。

2.卵巢浆液性肿的转移途径

(1)直接扩: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直接蔓延扩的机会较多,如腹膜腔壁腹膜腔脏器的腹膜,包括横网膜小肠直肠子宫直肠窝、结肠膀胱转折腹膜,以及输卵管子宫的浆膜层等。约有2/3的患者并有腹水,因而起的症状已如前述,有的患者可以无任何不适,仅仅感觉围增大。有无腹水与愈后非常相,近期报道Ⅲ及Ⅳ期卵巢癌无腹水的5年生存率较有腹水者可高出5倍。腹水成与淋巴管阻塞(要是右侧横淋巴管)、腹膜受刺激,以及液体流动不平衡等有。癌细胞不仅可随液体流动而种植,而且壁穿刺放腹水的部位可出现穿刺部位癌生长成皮下小结或团块。有的患者因腹水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和硬化,在穿刺部位发生癌种植包块尚未能起警惕。

(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以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发生率最高,较黏液性癌高。病理分级似影响不大,而临床分期有腹膜淋巴结转移者即属ⅢC期。盆腔淋巴结动脉淋巴结的转移率相似。Petru曾进37例左锁骨淋巴结活检,仅一例临床可触及,其中32例为Ⅲ及Ⅳ期,Ⅲ期阳性率12%,Ⅳ期57%。

(3)过去认为实质转移不多,但近期报道也非罕见,甚至手术、化疗至一定时间也有又出现转移者。1995年Geisler报道转移的发生率为3.3%。阴道转移发生较少。北京人民医院妇科肿曾收治过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由外院转来时已子宫及附件切除,入院后发现阴道断端有菜组织病理实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转移,也有可能系手术时癌细胞落种植成。

疾病症状

1.浆液性良性囊腺瘤 大多数为单侧性,但浆液性囊腺瘤较其他种上皮性肿多见双侧性。肿不大时症状可以不明显,增大时可起压迫症状,蒂扭转或肿感染时可出现急性腹痛。有乳头生长是表面乳头外生型者,应注意病理诊断与恶性鉴。肿标记物检测如CA125等可有助于鉴,恶变率在35%左右,但乳头型恶变率更高。浆液性腺纤维很少见,偶见分泌失调症状

2.交界性浆液性肿 除有盆腔肿物的症状外,卵巢外扩的机会较多,乳头易发生状增生,易于落种植,或腹水肠粘连并症。

3.浆液性癌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肿早期体积不大,未发生转移或并症时很难出现症状。一旦并有腹水或转移,则出现腹胀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排便困难等。由于肿物的大小及所在部位,可有隐痛、或压迫性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或不畅等。妇科肿患者强调必须进诊,尤其对绝经后妇女,因阴道穹隆变浅,双诊不易查到肿物,特是后穹隆有转移结妇科三诊检查时往往容易发现肿物。

据临床表现、体征及以上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1971年Barber首先提出绝经后触及卵巢征(postmenopausal palpableovary,PMPO),指出:PMPO有发生卵巢癌的可能。当然不是所有PMPO均意味着有卵巢癌,但如检查发现绝经卵巢增大,则应起重视,进一步明确诊断。正常卵巢绝经前大小约为3.5cm×2.0cm×1.5cm,绝经后1~2年约为2.0cm×1.5cm×0.5cm,而绝经后2年以上则约1.5cm×0.75cm×0.5cm。北京人民医院妇科肿107例50岁以上PMPO患者中,22.4%发现有卵巢恶性肿

检查化验

标志物检查:80%的卵巢浆液性癌清CAl25检测阳性,由于其他肿及非肿性疾病,如子宫膜异位等也有阳性可能,故用于追踪监测更有意义,鉴诊断时还要配其他法。

组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卵巢上皮性肿中的其他肿卵巢黏液性肿卵巢膜样肿、移细胞肿相鉴

并发症

周围组织粘连如肠粘连、约有2/3的患者腹水

预防保健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随访。

治疗用药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随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