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绝经期尿路感染

绝经期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尿不尽感及张力性尿失等。然而在20世纪初期,这些泌尿道功能障碍极少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了这些症状病理生理状况,对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理的手段。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前者包括肾盂肾炎皮质感染、周围脓肿积脓,后者包括膀胱炎及尿道炎。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角化细......
目录

病因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角化细胞减少,使阴道自洁作用降低,细菌易于在前阴道繁殖。女性虽然易发生尿路感染,但是否发病,要取决于机体的在因素,与机体抵抗力减弱、尿道解剖及生理特点改变及环境异常有密切系。

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约占62.6%,要包括大肠埃希杆菌及副大肠埃希杆菌,占60%~80%。其次依次为变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为33.6%,其中55.6%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另外还可见真菌、病毒、寄生菌等。还有复杂因素或院感染的尿路感染。

多数情况下,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限于下尿道,变杆菌感染常见于上尿道,肠道菌群中,厌氧菌比需氧菌多得多,但由厌氧菌起的尿路感染则极少见。

临床表现

老年尿路感染,以上尿路感染多见,因尿路刺激征就诊者仅占35%,其余症状多不典型。

1.上尿路感染

据炎症的轻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除上述尿路刺激征及膀胱区压痛外,往往伴有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痛、区叩痛,轻者亦可无明显症状

2.下尿路感染

可以没有症状,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出现混浊脓尿,称为尿路刺激征。有时伴有排尿不畅及残余尿感,下部胀满疼痛,排尿困难,有时出现冲动型尿失。感染严重者出现极度膀胱痉挛、尿频排尿不畅

检查

急性期可有急性炎症表现,如白细胞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等,但下列检查对诊断更有意义。

1.尿常规检查

是最简便而可靠的检测法,宜留清晨第一次尿液待测。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称为脓尿,约96%以上有症状尿路感染(UTI)患者可出现脓尿。

2.尿细菌检查

95%以上UTI由革兰阴性菌起,在性活跃妇女可出现腐生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而一些寄生尿道、皮肤和阴道的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白喉杆菌)等很少起UTI。除特殊情况外,尿培养出现2种以上细菌多提示标本污染。

3.UTI定位检查

包括侵袭性检查和非侵袭性检查。双侧输尿管导管法准确性很高,但必须通过膀胱镜或皮穿刺肾盂取尿,故为创伤性检查而不常用。膀胱冲洗法简便易,临床常用且准确度大于90%。非侵袭性检查包括尿浓缩功能、尿酶以及免疫反应检测。急慢性肾盂肾炎常伴小管浓缩功能障碍,但此试验不够敏感,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乳酸氢酶或N-乙酰-B-D氨基葡萄酶可升高,但缺乏特异性,迄今能有助于UTI定位的尿酶仍在研究中。近来应用较多的是检测尿中抗体包裹细菌,来自脏的细菌有抗体包裹,而来自膀胱的细菌无抗体包裹,因此可用于区分上下尿路感染,但准确性仅33%。另外,尿β2微球蛋白测定也有助于鉴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响小管对小分子蛋白质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会升高。

4.超声波检查

前应用最广泛、最简便的法,它能筛选泌尿道发育不全、先天性畸多囊动脉狭窄所致的脏大小不匀、结石肾盂重度积水、肿前列腺疾病等。

5.X线检查

由于急性泌尿道感染本身容易产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故静或逆肾盂造影宜在感染消除后4~8周后进急性肾盂肾炎以及无并发症的复发性UTI并不张常规做肾盂造影。对慢性或久治不愈患者,视需要可分尿路平、静肾盂造影、逆肾盂造影及排尿时膀胱输尿管造影,以检查有无梗阻、结石输尿管狭窄或受压、下垂、泌尿系先天性畸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现象等。此外还可了解肾盂态及功能,借以与结核、等鉴管造影可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扭。必要时可作CT扫描或磁共振扫描,以排除其他脏疾患。

6.核素图检查

可了解功能、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膀胱残余尿情况。急性肾盂肾炎图特点为高峰后移,分泌段出现较正常延缓0.5~1.0分钟,排泄段下降缓慢;慢性肾盂肾炎分泌段斜率降低,峰变钝或增宽而后移,排泄段起始时间延迟,呈抛物线状。但上述改变并无明显特异性。

诊断

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其诊断标准:

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2.参考清洁离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F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具备1,2可以确诊。如无2则应再作尿细菌培养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4.没有条件作尿细菌培养计数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法的离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个/油镜视野,结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5.尿细菌数在104~105个/ml者,应复查,如仍在104~105个/ml,需结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治疗

1.一般治疗

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防止复发性尿路感染。

2.抗生素治疗

(1)原则①选择敏感药物,在未得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时,暂时选用对革兰阴性菌有效抗生素,治疗72小时症状仍不改善,应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②选用排泄为抗生素,但老年人功能生理衰退,应酐计算而减量应用,并尽量采用毒性小的药物。③由于耐药菌株增多,需选择适抗生素,并据不同病情、不同感染部位决定抗生素剂型、疗程和用药法。

(2)①下尿路感染:首次发生者采取单疗法,如阿莫西林诺氟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无复杂因素的膀胱炎,治愈率可达100%。对于多次发作者给予3天疗法,可减少复发机会。②上尿路感染:据药敏选择抗生素,体质较好老年女性无明确并症、感染非院获得者、轻中度上尿路感染,可选用对球菌、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常用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2~3天显效,继续用药2周;若3天无效,应药敏重新选择抗生素14天疗程后,转阴率达90%。如尿菌仍为阳性,应参考药敏,重新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延长疗程4~6周,并注意是否有复杂因素并存。中毒症状严重或糖尿病、结石尿路梗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高龄等,应选用二、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注射给药,疗程不少于2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绝经与心血管疾病

下一篇 马桑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