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黄体囊肿

正常黄体是囊性结构,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肿含量较多,液被吸收后,均可致黄体囊肿。由于囊肿持续分泌激素,常使月经周期延迟。若囊肿破裂可出现腹痛阴道,而与异位妊娠破裂极为相似。黄体囊肿可由以下3种情况成:1.黄素囊肿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较大,含有较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2.白素囊肿多由黄体......
目录

病因

黄体囊肿可由以下3种情况成:

1.黄素囊肿

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较大,含有较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

2.白素囊肿

多由黄体囊肿及囊性黄体演变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黄体退化成为白体时,由于某种因素而囊肿

3.卵膜黄素囊肿

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偶在正常妊娠及双胎时发生。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已婚或未婚妇女,以生育年龄妇女为最多见,多于B超检查时发现。黄体破裂则一般于月经周期20~27天,突然疼痛、恶心呕吐,大小便频繁感。严重者可表现口干心悸头晕眼花昏厥休克症状。体征贫血貌,率快,压下降。下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宫颈痛,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一侧可触及境界不清包块触痛明显。

检查

1.

多为单侧,直径一般不超过4cm,偶可达10cm。早期可似肿,待液吸收后,则所含为透亮或褐色浆液。囊壁为浅黄色。

2.光镜检查

囊肿成的早期,黄体细胞仍存,且富含类脂质,仅囊壁纤维化,可见黄素化粒层细胞和卵膜细胞,囊有或无液;后期时囊壁纤维化伴有程度不等的透明变。

诊断

B超检查简单易、直观准确,对患者无痛苦、无损伤,从而使患者乐于接受。当不能除外卵巢肿物时,必要时可进腔镜检查或剖探查,以作出明确诊断。

治疗

1.一般无特殊治疗,于月经后复查B超;

2.一旦发生囊肿破裂、蒂扭转应紧急处理。

预防

黄体囊肿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减轻思想负担和身体疲劳,可减少黄体囊肿的出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耳草

下一篇 马缨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