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膜异位症是(rectal endometriosis)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组织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异常生长,身体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发生,但绝大数病变局限于盆腔,子宫组织子宫,侵犯直肠所致的病理状态,即为直肠子宫膜异位症,该症生长缓慢,容易蔓延。遗传因素(35%)遗传研究发现子宫膜异位症患者中其姐妹(5.9%)及母亲(8.1%)前也患有子宫膜异位症,而在患者丈夫的女性一级......
目录

病因

遗传因素(35%)

遗传研究发现子宫膜异位症患者中其姐妹(5.9%)及母亲(8.1%)前也患有子宫膜异位症,而在患者丈夫的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病率仅为 1%。因此,有者人为EM是一种免疫监视功能混乱的遗传性疾病。

生理因素(25%)

生殖流出道梗阻加剧逆流,容易使子宫膜异位症病情进展。因此子宫膜异位症更容易发生于残角子宫处女膜锁和阴道的患者中。 因此在进腔镜诊断和治疗同时,我们建议同时对这些解剖异常进纠正。通过对解剖异常的修复,降低子宫膜异位症险。

环境因素(10%)

有大量研究显示暴于环境毒素可能对子宫膜异位症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2,3,7,8-四氯苯二恶英(TCDD)是最常见的环境毒素。TCDD通过与激素刺激子宫膜异位症成,并且似乎可以阻断激素介导的子宫膜异位症退变化。在环境中,TCCD及其他二恶英类化物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意外接触是最常见的暴式。

病机

1.分布 子宫膜异位症分布范围甚广,常见部位是盆腔腹膜及盆腔脏器,如卵巢子宫浆膜,输卵管子宫韧带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直肠膀胱的表面,也可发生在脐,阑尾沟,剖术切瘢痕,乙状结肠小肠肝脏腺,盆腔淋巴结脏,输尿管子宫颈,阴道,外阴,气管脏,胸腔,纵隔,乳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四肢,等处,前仅脾脏中尚未发现有子宫膜异位症发生,这可能与脾脏比其他部脏器更具有免疫功能优势相

子宫直肠陷凹是盆腔最低位,也是子宫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因而结直肠子宫膜异位症并不少见,50%的重度子宫膜异位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受侵,Mayo医资料表明,2686例子宫膜异位症中,肠道子宫膜异位症有497例(18.5%),其中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直肠及其交界处有360例,在直肠阴道隔处有67例,分占肠道病变的72.4%和13.5%,Texas大资料也表明,肠道子宫膜异位症占整个子宫膜异位症的5.4%,直肠子宫直肠陷凹处子宫膜异位症占肠道的70%,在另1组163例肠道子宫膜异位症分布研究 中,乙状结肠65例(40%),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33例(20%),阑尾32例(20%),回盲部20例(12%),直肠17例(10%),横结肠1例(O.61%)。

2.病理

(1)大体态:子宫膜异位症病变往往表现为紫蓝色的浅表斑点,呈“药灼伤”样,单个病灶直径多不大于0.5cm,周围常有纤维组织增生,如增生明显伴出子宫,随着病变发展,月经周期中异位的子宫膜随卵巢激素水平下降而出,反复落出后,病灶增多,纤维组织增厚,最后成硬结或结直肠子宫膜异位症初期,在子宫直肠陷凹表面,子宫韧带处可见紫蓝色的浅表斑点或灰红色皱缩瘢痕,以后直肠子宫粘连,子宫直肠陷凹变浅甚至消失,子宫韧带处可有多个硬结,病变向阴道直肠隔发展可压迫直肠,结直肠上病灶要位于浆膜表面和层,黏膜很少受累,但病变严重时,肿块,炎症反应起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性挛缩可导致肠道梗阻,另外,异位的子宫膜可侵入肠壁成包块,起肠道出或梗阻。

病变中,卵巢可呈“巧克力囊肿”或“柏油囊肿”,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严重病人可以像慢性盆腔炎那样子宫膜异位症的“盆”。

绝经后,除非有源性或外源性持续的激素来源,否则病变逐渐退化,妊娠激素治疗时异位膜可呈蜕膜样变,病灶变得水肿,稍呈冻样,类似恶性病变,发现时应做活检明确诊断。

症状体征

1.症状直肠子宫膜异位症具有子宫膜异位症的常见症状和肠道症状

(1)月经异常:约80%病人有月经异常,要表现为痛经量过多或月经不规则。

痛经:呈继发性,即在初潮若干年后出现痛经,逐年加重,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腿部,前一天最严重,期过后疼痛完全消失,疼痛要是由于异位子宫膜在期前水肿期出,刺激或牵拉周围组织所至。

量过多或月经不规则与卵巢间质受到子宫膜的侵犯破坏,卵巢周围重度粘连不能排卵,卵巢激素分泌失调等有

(2)性交痛:前较为明显,多位于阴道深部,病人因此拒绝性生活,性冷淡,受孕机会减少,这可能与性交中触动子宫颈使子宫移动,刺激充的盆腔腹膜

(3)不育:有30%~50%病人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30%~50%不育病人腔镜检查见到异位病灶,不育输卵管梗阻,排卵障碍,配子卵运送障碍,卵巢组织挤压,黄体功能不足,未破裂卵黄素化综征,卵成熟及卵子受障碍,着床障碍,存在危害配子输卵管微环境等因素有

(4)肠道症状:结直肠受累初期可有排便痛,部不适,腹泻等肠道症状,病灶较大或侵入肠黏膜时可出现便秘便等症状,多呈周期性,前1天或期加重,有时便血无周期,晚期病人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据Coronado等报道,77例病人常见症状直肠痛(74%),性交痛(46%),便秘(49%),腹泻(36%),直肠出(31%),Bailey等发现,130例病人症状有盆腔疼痛(85%),直肠痛(50%),周期性直肠出(18%),腹泻(40%),便秘(41%),性交痛(64%)等,明显的肠梗阻症状较少见。

2.体征盆腔子宫膜异位症典型体征是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处有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硬结,固定,有触痛,结期增大,压痛更明显,子宫体一般不增大,位置可能正常,但多数呈后倾且固定,病变累及膀胱时,子宫-膀胱陷凹处可触及硬结,病变累及卵巢时,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壁厚的囊性包块,与子宫粘连固定,有触痛。

病变累及直肠时,直肠阴道隔增厚,与子宫后壁粘连,可成包块,Coronado等发现,84%病人有子宫直肠陷凹处肿块,其中57%与直肠固定,Bailey等也发现,术前最常见体征是子宫直肠陷凹处和子宫韧带处肿块,及直肠壁与子宫直肠陷凹粘连,这可通过双诊检出,肠狭窄时,直肠指检能发现狭窄,周围还有一圈组织明显变厚。

检查

检查时。

1.清CA125检测 :子宫膜异位症病人清CA125升高,中重度病人的阳性率近100%,治疗过程中观察清CA125的变化可以:

①指导治疗药物量及疗程长短;

②评价治疗效果;

③及早发现有无复发,清CA125还可用来鉴子宫膜异位症和卵巢癌,卵巢清CAl25升高程度比子宫膜异位症的更明显。

2.胎盘蛋白14: 胎盘蛋白14是由子宫膜分泌的子宫组织的抗体,其清浓度有月经周期样变化,子宫膜异位症病人的胎盘蛋白14浓度增高,有研究表明病变组织能向腔分泌胎盘蛋白14和CAl25,深度浸润性病灶则能向液中分泌这些物质。

虽然病人清CAl25,胎盘蛋白14增高,但其增高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无

3.直肠阴道诊:可触及子宫直肠陷凹处和子宫韧带处肿块和直肠壁与子宫直肠陷凹粘连。

4.直肠指诊: 可发现肠壁周围组织明显变厚,肠狭窄

5.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子宫膜异位症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黏膜光滑完整但有皱缩和充,与肿不易鉴时应取组织病理检查。

6.钡灌肠检查: 在月经中期及月经第2天各作1次钡灌肠检查观察肠道狭窄部位病变变化,有助于诊断,钡灌肠时可发现:

直肠和(或)结肠有较长的充盈缺损,狭窄,狭窄部边缘清晰且黏膜完整;

②肠道仅有轻度炎症表现,狭窄部固定,有触痛,稍不规则,但不像肿那样僵硬或破溃。

7.B超检查:在子宫膜异位症的诊断中,B超检查仅限于探测卵巢的增高腺,对种植病灶检查的敏感性很低(约为11%)。

8.腔镜检查: 腔镜问世使子宫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正确诊断出现了一个跃,临床上无典型子宫膜异位症病史,症状,体征的早期病人,要是通过腔镜检查作出诊断和分期,镜下诊断正确率与操作者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有,一般在95%左右,有约5%的子宫膜异位症被漏诊,50%病人的病灶范围被低估。

子宫膜异位症病灶在腔镜下态多种多样,色泽不一,可呈墨蓝,黄,白,红,无色透明等多种色,应取活检实,卵巢子宫膜异位囊肿在镜下可见囊壁厚,呈蓝白色或隐约的咖啡色,与周围组织粘连,表面可见蓝点或咖啡样色斑块,穿刺可获棕色稠液。

9.MRI检查: MRI检测子宫膜异位症附件包块的水平较高,其敏感性,特异性,预见性分为90%,98%,96%,诊断盆腔在病变的准确性高于B超,但灵敏度仍很低,该检查作用是:

①术前观察盆腔粘连程度;

②一旦诊断成功,以后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10.细针穿刺吸细胞检查: 对子宫直肠陷凹或直肠阴道隔肿块可阴道作细针穿刺吸,抽吸物做细胞检查,如见到成团的子宫膜细胞,陈旧的红细胞,含黄素等有助于诊断。

诊断

子宫膜异位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凡遇到不育痛经的病人均应想到该病,下列症状和体征应高度怀疑结直肠子宫膜异位症:

①伴有痛经,性交痛的肠道症状,如进便秘,下腹痛;

②出现周期性便血,不完全性肠梗阻;

③肠道肿块位于黏膜外或月经期后肿块缩小;

④术中意外发现邻近盆腔的肠道肿块,

⑤妇科检查拟诊为盆腔子宫膜异位症者出现肠道症状

确诊需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等。

鉴别

直肠子宫膜异位症与结直肠及炎性病变有某些共同点,临床上常需加以鉴

1.结直肠: 结直肠的以下特点有助于鉴

①好发年龄偏大;

②很少有不育月经异常史;

③病程较短;

④常伴有体重减轻恶病质腹水等晚期肿症状;

症状程度与期无密切系;

⑥钡灌肠发现充盈缺损范围较小,边缘不规则但清晰,黏膜破溃。

应强调的是,受侵的肿块应做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术中发现的直肠肿块也应作冻切检查,不可随意诊断为直肠癌而作会阴切除术,国外均有误将直肠子宫膜异位症误认为是直肠癌而作会因阴联切除术的报道。

2.结直肠性病变:结直肠性病变的下述特点有助于鉴

①常有发热体重减轻的病史;

②白细胞计数增高;

③大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有异常;

④钡灌肠检查见较长的充盈缺损,边缘不整齐,黏膜变,与正常部分分界不明确。

并发症

一、不孕:子宫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天津上海两地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 盆腔膜异位症常可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导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起。

二、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层时,会同时出现尿急尿频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三、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症状消失。

治疗

1.药物治疗

的是缓解症状,促进生育功能。适用于:①年轻有生育要求的轻度患者;②已有子女的中重度患者;③输尿管膀胱、肠道等部位的子宫膜异位症,估计手术困难者;④手术前后的助治疗;⑤手术后复发的治疗。

(1)假绝经疗法①达那唑那唑):适用于轻中度子宫膜异位症痛经明显或不孕患者,也可用于保守手术前药物准备。一般用法是服,从月经周期第二天始,连服3~6个月。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活(Gn-Rha):临床常用的Gn-RHa有布舍瑞林(皮下或喷)、那法瑞林(喷)、亮丙瑞林(皮下或注)、戈舍瑞林(皮下)、普瑞林(注)。一般用法为喷;或皮下注射或注。

(2)假孕疗法①激素前已少用,仅作为其他药物不能接受时的二线药物;②孕三烯酮美通):一般用法是月经周期第1天服。

(3)高效孕酮类药物对痛经明显而病变较轻的无生育要求者,或未婚女性适用。常用者有炔诺酮妇康)、酸甲地孕酮(妇宁)等。

(4)雄激素激素作用,小量疗法可缓解痛经而不抑制排卵。常用酮(甲基睾丸素)服。

(5)他莫昔芬(三苯氧胺)一般用法为服。

上述各种药物治疗后,绝大多数子宫膜异位症患者能消除疼痛,达到很高的症状缓解率,改善体征以布舍瑞林效果最好,治疗后妊娠率以孕三烯酮和布舍瑞林最高。前药物治疗仍存在一些缺点,因此物治疗前只能用以缓解症状或术前准备,不能用于子宫膜异位症。

2.手术治疗

对于直肠症状严重的直肠子宫膜异位症患者,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十分必要。传统治疗是仅切除卵巢,大多数外科医师因顾虑术后并发症,仅在出现肠梗阻症状时方肠切除术。对直肠子宫膜异位症患者,有必要进肠道手术,小种植病灶可肿块切除。大病灶需肠切除术,如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回盲部结肠切除术、直肠前壁盘状切除术。术前应进肠道准备。术后,患者常需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

由于子宫膜异位症的病因复杂,甚至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因此,在现阶段尚不能完全防止此症的发生。但如医务人员在以下几个面加以注意,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则有可能降低此症的发病率。

1.对可能导致倒流的各种妇科情况,如重度子宫后倾、生殖道下段锁或狭窄,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纠正。

2.尽可能防止医源性子宫膜异位症的发生,避免在月经即将来潮前做输卵管通气检查术,以及对子宫后倾者做徒手复位术,以防止子宫膜碎屑输卵管被推送到盆腔。尽可能不采用剖宫取胎术作为终止中期妊娠法,而代之以药物产。尽量不以人工流产作为育措施,而采用安放宫育器或服用避孕药等法。做剖宫产术时宜用纱布保护壁切,防止子宫膜碎屑植入组织,在缝腹膜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壁伤,再分层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蹄甲

下一篇 产后三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