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长1.5~3cm,宽1.5~5.5cm,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生,每轮2~6花;苞片刺芒状;花萼钟状,长7~10mm,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毛和腺点;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室叉开。小坚果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毛或星状毛。茎直立或匍匐状,常四棱形;枝条对生,稀轮生。叶通常为单叶,稀为复叶,大多对生,稀轮生或部分互生。花序聚伞,3至多花,通常在节上形成轮伞花序(或假轮)、单歧聚伞花序或每节双花,并由上述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穗状或圆锥状的复合花序,稀为头状或偏向一侧开放(如黄芩属和香薷属的一些种类);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花萼钟状、管状或杯状,稀壶状、球形或二片盾形;花冠管状,多为二唇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个心皮形成,有4个心室;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2裂,稀不裂。果为4枚小坚果或核果状。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世界性分布,大约有220属6000余种,其中有近1/2种产于地中海及近东中亚。中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之。
繁殖栽培
选地整地
宜选肥沃的砂质壤土和阴凉湿润地块种植。也可利用宅旁地角、塘坝沟边等闲余阴湿地零星栽培。整地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翻犁后将土壤耙细,按1.2米开厢作畦,畦面宽9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
繁殖方法
可用种子和匍匐茎扦插繁殖。但因连钱草种子很小,不易采集,且幼苗生长缓慢,所以多采用扦插繁殖。每年3-4月,将匍匐茎剪下,每3-4节剪成一段作插条。在畦面距边20厘米处各开1条浅沟,沟深6-8厘米,将插条按株距10厘米扦插在浅沟内,插条入土2-3节,插后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浇定根水。
田间管理
连钱草扦插后若天旱要经常淋水保苗,促使生根成活。在插条发出新叶时,要浇清淡腐熟人畜粪水,亩施1500-2000千克。在茎蔓长到12-15厘米时,再亩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千克。如栽穴有缺苗,要剪取较长插条补插。夏秋季每次收获后,均要追肥,确保高产、稳产。另外,头年追第2次肥前,要结合中耕,除草1次;第2年及以后每年植株萌发前,都要进行中耕除草1次,中耕除草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
病虫防治
连钱草一般很少有病害发生,生长期间主要有蛞蝓及蜗牛等害虫咬食茎叶,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或用8%灭蜗灵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每亩1-1.5千克,在晴天傍晚撒施。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每2个月左右采收1次,每年可采收3-4次。采收时用镰刀在离地面6-8厘米处割下地上部分植株,留下根蔸以利继续萌发。植株割下后,捡出杂草,用水洗净,晒干即可。质量标准:以无杂质、泥沙、霉变为合格;以叶大、须根少的为优。
主要价值
本科植物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其中有不少芳香油成分可供药用,如薄荷、留兰香、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香青兰等。作为药用植物的有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薄荷、紫苏、香薷、石荠苎、夏枯草、筋骨草、耳挖草、活血丹、牛至、广霍香等等。白苏则为有名的油料作物。甘露子和地笋的地下肥大根茎可供食用。由于花、叶形状特殊,色彩鲜艳常供观赏的有一串红、五彩苏、美国薄荷等若干种类。
化学成分
茎叶含挥发油,主成分为左施松樟酮(pinocamphone),左旋薄荷酮(menthone),胡薄荷酮(pulelg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棕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异松樟酮(isopinocamphone),芳樟醇(linalool),薄荷醇(mentholk)及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成分随产地、采用及其他因素而有所差异还含欧亚活血丹呋喃(glechomafuran),欧亚活血丹内酯(glechomanolide)。此外尚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胆碱(choline),维生素C及水苏糖(stachyose)等。
药性论述
【功能主治】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取鲜品捣烂敷患处。
【资源分布】除西北、内蒙古外,全国各地均产。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制储藏】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形状
该品长10~20cm,疏被短柔毛。茎呈方柱形,细而扭曲;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 ~3cm ,宽1.5 ~3cm ,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 ~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长达 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化学鉴别
取该品粉末2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mol/L磷酸二氢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1.治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百草镜》
2.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酒吃。王安卿《采药志》
4.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筋活络,止跌打闪伤(痛),取汁调酒更效。《本草求原》
7.解热,镇咳,止渴,止血,利尿。治小儿痫热,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眼;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现代实用中药》
11.治红崩带下,肺结核。《贵阳民间药草》
常用选方
1.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2.治肾炎水肿:连钱草、扁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4.治疟疾:一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二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5.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贵阳民间药草》)
7.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8.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贵阳民间药草》)
9.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10.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1.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连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12.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13.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连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4.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15.治蛇咬:连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药理描述
利胆作用:能促进胆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纸醉金迷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
利尿作用:煎剂大鼠灌胃有显著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麻醇家兔试验也有明显利尿作用。
溶解结石作用: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
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极度敏感,宋内痢疾杆菌中离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均不敏感。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茎叶方柱形,细而扭曲,长10-20cm,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及短柔毛,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3cm,宽1.5-3cm,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蓝色或紫色,二唇形,长达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以叶多、色绿、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1列,有非腺毛及腺毛,皮层薄壁细胞约8列,角隅处于厚角组织;内皮层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韧皮部外侧有木化纤维,木质部较宽,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粉末特征:灰绿色。
1.非腺毛多细胞,常有1-几个细胞缢缩,另有单细胞锥状非腺毛。
2.原鳞头部细胞。
3.小腺毛头部单细胞:柄单细胞。
6.螺纹、网纹导管直径20-20μm。
理化鉴别:取该品粉末2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mol/L磷酸二氢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植物研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