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马醉木

马醉木 马醉木:Pieris japonica D. Don ex G. Don),称为梫木,是杜鹃马醉木植物马醉木高可达4米。树皮褐色,冬卵形叶片革质,密集,无毛,表面深绿色,淡绿色,叶柄面有深沟,总状花序花序生或腋生,直立或俯垂,花序轴有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花冠白色,坛状,无毛,丝纤细,有长柔毛,子房近球,无毛。花柱细长。一般生于海拔800到1200米......
目录

物种起源

马醉木含有有毒成分,因马吃了这种植物叶片后像醉了一样,因此叫马醉木

形态特征

马醉木图册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4m。树皮褐色,小展,无毛;冬卵形芽鳞3-8枚,呈覆瓦状排列。密集于叶柄长3-8mm,面有深沟;叶片革质,椭披针,或倒披针,长3-8cm,宽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2/3以上具细齿,稀近于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淡绿色,在两面凸起,侧脉在表面下陷,面不明显,小网状。总状花序花序生或腋生,簇生于,长8-14cm,花序轴有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长约3.5mm;花冠白色,坛状,上部5浅裂,裂雄蕊10,丝有长柔毛;子房1,近球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近于扁球,直径3-5mm,室裂,花萼花柱宿存,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马醉木马醉木湿润、半阴环境,怕强光暴晒,耐。在-27℃低温下天越冬,耐修剪而萌力强;大多数马醉木品种对环境要求不高。

马醉木湿润、半阴环境,耐,也可在全光照下生长,喜肥沃、酸性、通透性强的土壤马醉木具有抗、抗污染等特点,对环境要求与杜鹃相似,喜阴耐,在年平均温15℃以上,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在-10℃的低温下天越冬。

分布范围

马醉木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栽培

播种繁殖:播种在春、秋季盆播,发适温13℃-18℃,播后30-40天发

扦插繁殖:初夏用嫩扦插,夏末用半熟扦插,穗长8厘米-10厘米,室温保持20℃-24℃,插后25-30天生。用5克/升的吲哚丁酸处理基部2-3秒钟,可促进生

栽培技术

选择土壤:马醉木呈彩色状,有红、粉红、粉绿、嫩黄、橙黄等色,在小院栽植时,宜选地势高,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株2m~3m。盆栽可用园土、沙、厩肥6:2:2配制而成。

施肥: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一次卉友21-7-7的酸性肥。冬季在树冠外围沟施肥,覆盖一层树皮屑,保温越冬。

马醉木温度要适宜:马醉木较耐,怕高温和强光暴晒,生长为1O℃~15℃,耐种可耐15℃,一般种类可耐5℃。

病虫防治

夏季强光时适当遮阴。若室不良,易患斑病和枯梢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防治,如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可用氧化乐果2000倍防治。

种类介绍

马醉木栽培品种很多,已登录的就有100余个。圃地栽培的大部分是日本马醉木,部分是日本台湾马醉木的杂交种或台湾马醉木的变种与日本马醉木的杂交种。

马醉木

马醉木是欧美及日本最为流院彩树种,既能观又能赏,符中国园林应用对新优品种的要求,极具市场潜力。

马醉木日本马醉木(Pieris japonica)的栽培变种或品种以及日本马醉木台湾马醉木杂交种的统称,属杜鹃科,为常绿阔灌木乔木,其栽培变种和品种繁多,色多变。我国进的品种大体上可分为观和观两大系列。观系列色可分为红花叶及绿三大系列。观系列可分为红花、白两大系列。盛红花系列繁似锦,绚丽多彩;白系列似流云瀑,清新幽雅。彩马醉木树皮灰色褐色,有纵纹及鳞状纹。

马醉木面革质且柔韧,大部分互生,披针至倒披针,或长,有锯齿?嫩梢常呈红色、青铜色、铜色、橙色黄色不等。大部分马醉木栽培品种的色随着不同的生长期而发生变化,同一植株会同时拥有红色、粉红、嫩黄、绿色叶片异彩纷呈,极具观赏价值。彩马醉木姿独具韵,洁白小花着生于总状或花序上,似吊钟状。花序生或腋生,直立或下垂。白色,有时为红色,具芳香。期2至5月,花萼黄绿色或黄褐色,有时为浅红褐色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马醉木马醉木2-4月总状花序花序上有白色壶状小花数朵,排列致有趣。马醉木树姿优美,因色随着的新老程度不同而变化,所以同一时期会同时拥有红、粉红、嫩黄、绿色叶片,异彩纷呈,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马醉木可应用于篱和色块配置、块状种植和边缘灌木,色彩艳丽,萌发力强,它是园林绿化向高品位向发展更新树种的理想选择之一,一年四季均可观赏,也可作为盆栽推广,是一种布置园的好材料。现已被发为年宵卉,用来在春期间装饰房间,增添日喜庆氛。

济价值

马醉木因为其种子有剧毒,人类或其他动物如果误食了,也会中毒产生昏睡等不适的现象。因有毒,所以可作杀虫

药用价值

【药】:马醉木

【汉语拼音】:ma zui m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eris japonica(Thunb.)D.Den ex G.Den[P.taiwanensis Hayata;P.Polita W.w.Smithet Jeffr.;Andromeda japenica Thunb.]

【中药化成分】:马醉木毒素(asebotoxin),马醉木素(ase betin),马醉木槲皮素(asebouercitrin),蒲公英赛醇(taraxerol) 等。

【功效】:杀虫

【科属分类】:杜鹃

治】:疥疮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疏林下、林缘及溪谷旁灌丛中。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功效分类】:杀虫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洗,渣

【出处】:《中华本草》

植物文化

语】:牺牲 危险 清纯的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子宫收缩乏力

下一篇 马边绣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