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马钱子粉

马钱子粉 马钱子粉,中药。为马钱子炮制加工品。马钱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深山老林中。长籽马钱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较炎热的半山坡凹地、山谷湿处或杂木林、树丛中。成熟种子。味苦,性温。归。有通止痛,结消肿的作用。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湿顽痹,麻木瘫痪疮毒咽喉肿痛。1、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摘要》)2、治脚,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或自遗:番......
目录

入药部位

成熟种子

性味

味苦,性温。

归经

功能

有通止痛,结消肿的作用。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湿顽痹,麻木瘫痪疮毒咽喉肿痛。

相关配伍

1、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摘要》)

2、治脚,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骨折马钱子壳。每斤生马钱子甘草一两,同置缸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晒干,用细砂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壳粉1:2混即可,也可制为蜜。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复位,小夹固定。孕妇、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4、治热牙痛不可忍:番木鳖半个,井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 (《握灵本草》) 。

用法用量

0.3~0.6g,入用。

炮制方法

取制马钱子,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项下的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规定,混匀,即得。

生理特性

乔木,高10-13米。树皮灰色,具皮孔光滑。对生,叶柄长4-6毫米;叶片草质,广卵形或近于,长6-1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光泽,5条罕3条,在面凸起,两侧者较短,不达端,细脉成不规则的网状,在的两面均明显;腋有短卷须。聚伞花序端,长3-5厘米,直径2.5-5厘米,被短柔毛;总苞苞片均小,三角,先端尖,被短柔毛;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被短柔毛;花冠筒状,长10-12毫米,先端5裂,裂卵形,长约2.5-4毫米,面密生短毛;雄蕊5,花药黄色,无丝;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浆果,直径6-13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3-5粒或更多,,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柄生于一面的中央,另一面略凹入,有丝光。

产地

热带地区。印度越南缅甸等地。

禁忌

孕妇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

相关论述

1、《纲》:“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块,并含之汁,或磨水噙。”

2、《中药志》:“热,消肿毒。治,恶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铃薯

下一篇 早孕反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