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粉
入药部位
成熟种子。
性味
味苦,性温。
归经
功能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2、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用法用量
炮制方法
生理特性
乔木,高10-13米。树皮灰色,具皮孔,枝光滑。叶对生,叶柄长4-6毫米;叶片草质,广卵形或近于圆形,长6-1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光泽,主脉5条罕3条,在背面凸起,两侧者较短,不达叶端,细脉成不规则的网状,在叶的两面均明显;叶腋有短卷须。聚伞花序顶生枝端,长3-5厘米,直径2.5-5厘米,被短柔毛;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被短柔毛;花冠筒状,长10-12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2.5-4毫米,内面密生短毛;雄蕊5,花药黄色,椭圆形,无花丝;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6-13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3-5粒或更多,圆盘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柄生于一面的中央,另一面略凹入,有丝光。
产地
禁忌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