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胎死不下

胎死不下是指胎死胞中,历时过久,不能自产出者,称为胎死不下。亦称胎死不能出。本病相当于西医过期流产妊娠中晚期的死胎胎死不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确诊后,应及时处理。胎死不下的机理不外虚实面,虚者血虚弱,无力运胎外出;实者瘀血湿浊阻滞碍胎排出。常见分型有血虚弱、瘀血阻滞、湿气机。1.血虚弱:孕妇素体虚弱,不足,冲任空虚,胎失气养,遂致胎死胞中;又因气虚失运,血虚不润,故......
目录

病因

胎死不下的机理不外虚实面,虚者血虚弱,无力运胎外出;实者瘀血湿浊阻滞碍胎排出。常见分型有血虚弱、瘀血阻滞、湿气机

1.血虚弱:孕妇素体虚弱,不足,冲任空虚,胎失气养,遂致胎死胞中;又因气虚失运,血虚不润,故死胎难以产出,遂为胎死不下

2.瘀血阻滞:孕期跌仆外伤,或滞,瘀阻冲任,损及胎元,致胎死胞中;复因瘀血阻,产道不利,碍胎排出,故而胎死不下

3.湿气机:素体脾虚,化源不足,孕后胎失所养,以致胎死胞中;脾虚运化失职,湿浊停,壅塞胞脉气机阻滞,则死胎滞涩不下。

症状

候:胎死不下冷痛,或阴道,胸腹满闷,出秽疲乏力。胖苔白厚腻,濡缓。

饮食

1、胎死不下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多吃蔬果,理搭配膳食,注意养充足。

2、胎死不下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忌辛辣。忌油腻忌烟。忌吃生冷食物。

预防

1.胎死不下的处理,应急下死胎,以免影响孕妇的安全。但在下胎之前,对胎儿的生与死应该作出诊断,才不致有误。一般胎死中,如发生在妊娠期间,孕妇可自觉胎动停止,部不再继续增大,反而微有缩小,有时阴道,或流出赤豆汁样液体,出恶臭,涩等症。如在临产时,胎儿突然死亡者,除胎动停止外,常可伴有部急痛,喘闷等现象。临不能单凭症状脉象来诊断其死胎,还须结现代医的检查法,如小便妊娠试验、超声波检查等。

2.下胎之法,必须根据母体的强弱,审慎用药,不宜峻厉攻伐,损伤孕妇正气。如孕妇本身已虚,则宜先固本元,补,然后再下胎。

3.下死胎时,往往遇有阴道量多,而死胎仍未排出者,则需中西医结治疗。必要时即清宫术,尽快清除胎物,迅速止,以免重伤,变生他子宫小于3个月妊娠者,直接钳刮术;子宫大于3个月妊娠者,可人工产。术前均应备。胎死过久易发生凝机制障碍,所以胎死3周以上者,应作凝功能检查。如凝功能异常,应在纠正后进手术处置。

治疗

治疗大法以下胎为。但须根据母体的强弱,虚实,酌情用药,不宜概峻攻猛伐,导致不良后果。胎死日久,易发生凝机制障碍,有倾向,应予注意。

血虚弱型

1.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小隐痛,或有冷感,或阴道流淡水。

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精神倦怠,面色苍白

淡,苔白,细弱。

.治法:益,活下胎。

3.方药救母(《傅青女科》)。

党参20当归10川芎10益母草25赤石脂10荆芥穗10(黑)

加减:血虚甚者,酌加黄芪20、丹参12补益;冷痛者,酌加吴茱萸6、乌药9、艾9温暖下元而行气下胎。

瘀血阻滞型

1.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疼痛,或阴道,紫黯有块。面色青黯。紫黯,沉涩。

2.治法:行气,祛瘀下胎。

3.方药(《景岳全书》)加芒硝当归10川芎10肉桂5牛膝15红花10车前子15(包煎)芒硝6(分冲)

湿气机

1.症:

孕期胎死胞中不下,冷痛,阴中流出粘腻黄汁。

腹满闷,出秽疲嗜睡。

苔白厚腻,濡缓。

2.治法:健脾湿行气下胎。

3.方药(《和》)加芒硝实。

苍术10厚朴9陈皮6甘草3芒硝6(分冲)实10。

1.妇珍:每次5,每日2~3次。适用于血虚胎死不下

2.生化颗粒:每次1~2包,每日3次。适用于血虚夹瘀型胎死不下

检查

可能需要做的检查项:妇科检查、Ⅰ级产前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尿常规、常规、便常规、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诊断鉴别

辨证时要妊娠月份、胎死时间、全身症状和妇科检查及助检查结果,综分析,作出判断,指导治疗。

并发症

死胎稽留宫腔过久,容易发生凝机制障碍,导致,可危及孕妇生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骝卵

下一篇 胎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