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妊娠合并心房间隔缺损

妊娠先天性心脏病(先病)属于高危妊娠,是孕产妇死亡的要原因之一。先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血结构或功能异常,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血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致的管畸。轻者症状不明显,孕前不易发现,直至妊娠后由于心脏负担加重才有症状而确诊;重者大多于孕前已明确诊断,甚至做了矫治手术,无论哪一种,妊娠后随着孕龄的增长总量增加,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大管扭......
目录

流行病学

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而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一般能耐受妊娠而无并发症。虽然未纠正的ASD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但在40岁前是少见的。

病因

胚胎发育过程中若房间隔的发生、吸收、融出现异常,左房之间残留未的房间孔即为房间隔缺损

发病机制

1.病理解剖房间隔缺损有各种不同的解剖类型,包括卵孔未、原发孔未、继发孔未、高位缺损、后下部缺损和房间隔的完全缺失。 在胎儿时期,卵孔容许液自房流入房;此时来自胎盘的含氧混液进入房后流入房。出生后房的压力高于房,因而使此带有活瓣性质的孔塞,不致发生分流。虽在20%~25%成人中,尚留下极细小的裂隙,但卵孔未一般不致起两房间的分流仅在房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如在动脉高压或室高压时,使之重新放,可起右至左分流。除非缺损甚小,房间隔缺损心脏多增大,以室及房为,往往肥厚与扩大并存,房与室则不扩大。当原发孔未而伴有二尖瓣不全时,则室亦有增大。

2.病理生理由于房的压力通常高于房。正常房压力为0.53~1.07kPa(4~8mmHg),房压力为0~0.66kPa(0~5mmHg),因此房间隔缺损的分流一般系由左至右分流量的大小随缺损的大小及两侧房的压力差而不同。但是在大的房间隔缺损,左房压力近乎相等,却有显著的左至右分流,此时决定房水平分流向和分流量大小的要因素是左室的顺应性室舒张时,既流入室,也通过缺损进入室由于室较室壁薄顺应性较左为好因此更多的缺损进入阻力较低的右因而构成了房水平左至右分流健康搜索。同样室舒张时流既可进入室,也可通过缺损进入左但在实际上,全部均进入了顺应性良好的室。

流量增加,甚至可达体流量的4倍,室的工作量增加。体流量正常或稍减低。动脉压与室压可能正常或增高,动脉阻力可能增高。由于动脉阻力增高起的显著的动脉高压可出现在晚期的病例。

并显著的动脉瓣狭窄、三尖瓣锁或下移畸、显著的动脉高压等,或衰竭时,房压力高于房,此时分流转为右至左而出现发绀

症状

1.症状症状轻重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缺损小者可全无症状,常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而确诊。缺损大者,右容量负荷呈缓慢、进性加重,在30岁以前一般能较好地耐受,30~40岁时出现劳累后心悸气急胸闷、乏力等。严重者从婴幼儿时期频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发育差患者无发绀,但动脉高压等情况下右向左分流达一定程度时可出现发绀。本病可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房颤动等律失常。

2.体征缺损较大者发育较差,体格瘦小。前区隆起,心脏搏动弥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听到3/6级左右的收缩期吹样杂音,系流量增多及相对性动脉瓣狭窄所致,多不伴有震颤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伴有固定分裂。动脉压显著增高时可能听到相对性动脉不全而起的舒张期吹样杂音。三尖瓣区可能听到相对性三尖瓣狭窄起的隆隆样舒张中期杂音。

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并其他先天性畸,如流入房、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等。房间隔缺损大且孕前未手术矫治的孕妇,重度力衰竭的发生率高,常因衰、栓塞、部感染血症等而导致孕产妇死亡。

诊断

据患者典型体征电图表现、X线检查和超声动图检查不难作出诊断。有些小的缺损仅能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2/6级收缩期吹样杂音,需要与正常生理情况相鉴,除了电图X线和超声动图检查外不能确诊者可进一步做右导管检查。

鉴别

房间隔缺损还须与大的室间隔缺损、单纯动脉狭窄、原发性动脉高压、部分性流入房等相鉴

治疗

孕前

孕前应对患者先天性心脏妊娠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评估,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发生力衰竭者较为少见尤其房间隔缺损不大,加上孕前患者症状不明显,故常未能被发现。若孕前已发现有房间隔缺损以手术矫治后妊娠为宜,因妊娠后由于心脏的分流,加之胎盘动静瘘样分流,能流动力的严重障碍故孕前应仔细鉴有无室上性律不齐或动脉高压尤其有明显的动脉高压则不宜妊娠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但孕前缺损部位已手术矫治者,母儿预后良好上海医科大妇产科医院1973~1987年共有7例房间隔缺损在术前功能3级,手术矫治后及妊娠功能良好,为1~2级,患者均足月分娩并得到活婴。

妊娠

(1)房间隔缺损<1cm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对妊娠流动力的改变常能耐受,能顺利渡过妊娠分娩,很少发生力衰竭,死亡率极低。而房间隔缺损径>2cm,又未手术矫治或有明显症状功能在3级以上,宜终止妊娠,如为早孕期可做人工流产

(2)加强产前检查:对于能继续妊娠者宜在高危门诊随访,每2周1次由科和产科医师共同检查孕20周后每周检查1次,严密观察功能及各种症状尤其注意有无室上性律不齐、衰竭及动脉高压。

(3)防治力衰竭:孕妇应有充分的休息,每晚睡眠10~12h,适当调工作与生活,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防止过度情绪激动;防止各种感染尤其上呼吸道感染,当孕妇有咳嗽症状时要先排除先兆衰后才可诊断为部感染,以免延误治疗;功能3级或有力衰竭者均应住院治疗,孕妇对洋地黄药的耐受性较差,用快速静注射及用维持量时都须观察有无毒症状出现。

(4)孕期注意补充养,尤其维生素B族;纠正贫血,可给予叶酸服;适当限制食盐摄入。

(5)防治妊娠压疾病:由于妊娠压疾病时压升高、水钠潴留,可加重病情,应积极控制妊娠压疾病,待胎儿成熟或孕37周后考虑终止妊娠

(6)胎儿胎盘功能检查:房间隔缺损孕妇由于缺氧,尤其在分娩期由于氧消耗量增加,更易起缺氧进而影响胎儿供氧而发生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故孕34周后应每周NST检查及B超生物物理评分和多普勒脐流检测以监护胎儿

(7)分娩时间及分娩式考虑:房间隔缺损小,孕妇功能良好,可妊娠月经阴道分娩房间隔缺损大,功能2级以上,分娩对孕妇是严重的威胁,应设法使孕妇安全度过分娩,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阴道分娩流动力变化较大,产程长、疲劳精神负担增加了不利因素,而剖宫产可加快结束分娩,较阴道分娩安全,凡功能2级以上,或功能1~2级但并产科问题,如位、妊娠压疾病等,宜采用剖宫产术。但术前要对患者情况有准确和全面的了解,手术宜由技术熟练的产科医师进,必要时应请科医师共同监护,并以在白天进为宜术前及术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褥期

产后仍应对产妇进严密观察。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由于产后过多全身静回流不足,而发生管收缩使大部房间隔缺损进入房,未进入室,导致室排量不足,甚至可发生心脏骤停。

房间隔缺损不大,产妇功能良好,产后可以哺乳

预后

手术的病例,重度力衰竭的发生率颇高,或因力衰竭、栓塞部感染、血症而导致死亡。如于妊娠前或妊娠手术矫治则母、胎的预后均可大为改善。 妊娠房间隔缺损如无并发症,孕妇死亡率极低,胎儿死亡率约15%,如并发动脉高压,发生右向左分流,则须终止妊娠

本病的科治疗时保护功能和治疗并发症。外科治疗即手术修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