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柴葛解肌汤

目录

《伤寒六书》卷三:柴葛解肌汤

葛根解肌汤(《古今医鉴》卷三)、柴胡解肌汤(《万病回春》卷二)。

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石膏

功能治:解肌清热。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发热头痛肢酸,鼻干眼眶疼痛心烦不眠,舌苔薄黄,浮微洪者。现用于感冒、性感冒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大枣2枚,热服

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苏

备注:柴胡葛根解肌发表为君;石膏黄芩郁之热,羌活白芷外感风寒为臣;桔梗宣肺,芍药和泄热为生姜大枣卫,健脾为使。诸药相配,共奏辛凉解肌,兼清郁热之效。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医学心悟》卷二:柴葛解肌汤

柴胡3.6克 葛根4.5克 赤芍3克 甘草1.5克 黄芩4.5克 知母3克 贝母3克 生地黄6克 皮4.5克

功能治:解肌清热外感温邪有郁热,发热头痛,不恶寒渴者。

用法用量:水服。

心烦,加淡竹叶10谵语,加石膏9克。

摘录:《医悟》卷二

《片玉心书》卷五:柴葛解肌汤

柴胡、干葛、黄芩桂枝赤芍人参甘草竹叶7皮。

功能治:疏风解肌退热。小儿解,而致伤风发热,其症汗出,身热,呵欠,目赤涩,多睡,恶喘急

用法用量:热退之时,再服凉惊,以防热。

摘录:《书》卷五

《医学传灯》卷下:柴葛解肌汤

羌活、干葛、柴胡川芎半夏壳、桔梗、厚朴、山楂黄芩、山栀、甘草

功能治:伤于湿热塞本身元恶寒发热,身首俱痛。

摘录:《医传灯》卷下

《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柴葛解肌汤

柴胡黄芩半夏葛根白芍

功能治:伤寒温疫7日之时。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医林大全》卷一

明·《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

出处: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伤寒六书》。本干葛解肌汤”“葛根解肌汤”“柴胡解肌汤”。

组成: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药(6克)、桔梗(3克),加生姜(3)、大枣(2枚)、石膏(12克)

用法:原书未著用量。水温服

功效:解肌清热。

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症见恶寒发热,身热增盛,无汗头痛鼻干心烦不眠,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浮微洪。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性感冒、头痛、病毒性角膜炎等病症。

1.性感冒:以本麻杏石甘汤治疗102例,若发烧38.5℃以上者,可注射安痛定;若体虚者,可静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若白细胞12×10^9/L以上者可给予抗生素。疗效评定以感冒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9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陕西中医》2003年第3期)

2.头痛:以本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体征为枕外隆凸到乳突连线间有压痛或痛性结,枢椎棘突旁有压痛。1个疗程为2周。中药两次后,将药渣用布包热颈枕部。全部病例治疗1~2个疗程,半年~1年后随访,观察疗效。疗效评定以头痛消失,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68例,好转29例,无效3例。(《光明中医》2007年第6期)

3.病毒性角膜炎:以本加减治疗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40例(46只眼),与鱼腥草眼药水、阿昔洛韦胞注射液治疗33例(44只眼)对照。1个疗程为15日,共治疗2个疗程c疗效评定以自觉症状消失,角膜溃疡,荧光索染色阴性,视力恢复正常为治愈。结果:总有效率93.47%。(《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4期)

解:陶氏立本治阳明病,乃宗仲景葛根汤之意。仲景治二阳台病的用药思路,结阳明病的特点,着重解肌清热,创制了治阳明为,兼治太阳柴葛解肌汤。

葛根柴胡为君,葛根为“解散阳明温病之要药也”,外透热,清郁热;柴胡既为“解肌要药”,且能舒畅气机,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热。羌活白芷助君药辛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四药俱为臣药。葛根白芷石膏,清透阳明邪热柴胡黄芩,透解少阳邪热羌活太阳风寒三阳兼治,以阳明为桔梗宣畅以利解表白芍大枣敛阴,防止疏太过而伤阴生姜风寒,均为药。甘草调和药性而为使药。

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若太阳表邪未入里,不宜用本,恐其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证者,亦不宜用。

现代研究:现代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发热咳嗽、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疱疹峡炎、麻疹颈椎病疲劳性红斑、乳腺癌腮腺炎、水痘肺炎等病症。实验研究实,柴胡葛根石膏黄芩白芷羌活、芍药均有解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甘草具解毒作用,配抗菌消炎的黄芩柴胡、芍药等,可预防或减轻呼吸道感染。大枣具护、强及滋补强化的作用,生姜止呕助消化,可防药物伤

歌: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见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良。

摘录:明·《伤寒六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