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脐带脱垂

若胎膜已破,脐带进一步出于胎先的下宫颈进入阴道,甚至阴道于外阴部,称为脐带垂(prolapseofcord)。脐带位于胎先部前或一侧,胎膜未破,称为脐带(presentationofcord)。脐带实际上是轻度的脐带垂,也称为隐性脐带垂。凡胎儿部与盆入平面不能严密衔接,在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者,均可发生脐带垂。要原因有:1.异常胎先是发生脐带垂的......
目录

疾病病因

胎儿部与盆入平面不能严密衔接,在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者,均可发生脐带垂。要原因有:

1.异常胎先

是发生脐带垂的要原因,多见于横位(肩先)和足先中大多发生于足先,而单常能与盆腔密切衔接,发生脐带垂者较少。枕后位、面位等异常头先或复,常不完全填满盆入,在破膜后胎头才衔接,容易诱发脐带垂。

2.胎头浮动

盆狭窄或胎儿过度发育,胎头与盆入不相适应(头盆不称),或产妇壁松弛常在临产始后胎头仍高浮,胎膜破裂时羊水流出的冲力可使脐带出。

3.早产双胎妊娠

双胎妊娠易发生于第2个胎儿娩出前,可能均与胎儿过小、胎先不能与盆入严密衔接或胎位异常发生率高有

4.胎盘低置(或兼有脐带边缘性附着)

胎盘位置低可导致胎先不能衔接或胎位异常,尤其是脐带附着于胎盘下缘时,脐带垂的险增加。

5.脐带过长

如先部与盆相称时,脐带长短并非脐带垂之要原因,但当胎头不能衔接时脐带过长即容易发生垂。脐带长度超过75cm者,发生垂的可能性较脐带长度正常(50~55cm)者多10倍。

6.其他

如早期破膜、羊水过多,后者在胎膜破裂时,因宫腔压力过高,羊水流出太急,脐带可被羊水冲出而脐带垂。

病因学

  各种原因起胎有头入盆困难,如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如、肩先、枕后位、位等;脐带过长;羊水过多等。当人工破膜或自然破膜时,脐带容易滑出。

  脐带垂对产妇的影响不大,只是增加手术产率。对胎儿则为害甚大。脐带垂,胎先部尚未入盆,胎膜未破者,可仅在宫缩时,胎先部被迫下降,脐带可因一时性受压致使率异常。若胎先部已入盆,胎膜已破者,脐带受压于胎者先部与盆之间,胎儿缺氧,胎率必然有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以头先最严重,肩先最轻。若脐带环阻断不超过7~8分钟,则胎死宫

  对临床后胎先部未入盆者,应提高警惕,尽量不作或少作肛查或阴道检查。破膜后应作胎监护。必须人工破膜者,应采取高位破膜,以避免脐带随羊水流出时出。

疾病分类

其程度不同可分为3类:  

1.1 脐带隐性垂:脐带位于先一侧与盆之间,一般胎膜均未破;  

1.2 脐带:或称脐带前置,是指胎膜未破而脐带位于先;  

1.3 完全(或显性)脐带垂:胎膜已破,脐带进一步出于先之下,宫颈进入阴道,甚至显阴道,常为脐带的结果。

临床表现

脐带垂对产妇的影响不大,只是增加手术产率。对胎儿则为害甚大。脐带垂,胎先部尚未入盆,胎膜未破者,可仅在宫缩时,胎先部被 迫下降,脐带可因一时性受压致使率异常。若胎先部已入盆,胎膜已破者,脐带受压于胎者先部与盆之间,胎儿缺氧,胎率必然有改变,甚至完全 消失,以头先最严重,肩先最轻。若脐带环阻断不超过7~8分钟,则胎死宫。   

疾病检查

据病情及阴道检查,可明确诊断脐带垂。脐带垂者,可据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

疾病诊断

图片

脐带垂原因存在时,应警惕有无脐带垂。若胎膜未破,于胎动、宫缩后胎率突然变慢,改变体位、上推先及抬高部后迅速恢复者,应考虑有脐带 隐性垂的可能,临产后应监护。监护手段可据条件而定,产时可使用胎儿监护仪、超声多普勒或听诊器监测胎率以及胎儿生物物理监测以了解胎儿情 况,并可用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判定脐带位置,用阴道探头显示会更清晰。若已破膜更应警惕。一当胎率出现异常时,应立即作阴道检查,注意有无脐带垂和 脐带管有无搏动,不能用力去触摸,以免延误处理时间及加重脐管受压。在胎先部旁或胎先部下以及在阴道触及脐带者,或脐带出于外阴者,则确诊 无疑。

治疗措施

早期发现,正确处理,是围生儿能否存活的键。

1.胎膜未破发现隐性脐带垂时

产妇应卧床休息,取高头低位,密切观察胎率。由于重力作用,先退出盆腔,减轻脐带受压,且改变体位后,脐带有退回的可能。如为头先,宫缩良好,先入盆而胎率正常,宫性扩张,可阴道分娩。否则以剖宫产较为安全。

2.破膜后发现脐带垂时

应争分夺秒进抢救。为避免或减轻脐带受压,产妇采用高头低位,抑制宫缩,助产者用手阴道将胎先部上推减轻脐带受压。据宫扩张程度及胎儿情况进相应处理。

(1)宫全、胎存在、应在数分钟娩出胎儿。头盆相称者,立即产钳或吸器助产;位则;肩先倒转及术协助分娩。若不能很快分娩,胎异常,为了抢救新生儿,应立即剖宫产。

(2)宫尚未大,估计短期胎儿不能娩出者,应迅速剖宫产。在准备手术时,需抬高产妇的部,以防脐带进一步出。阴道检查者的手可在阴道胎儿部上推,并分手指置于先与盆壁之间,使脐带由指缝通过而避免受压,据触摸脐带搏动监测胎儿情况以指导抢救,直至胎儿娩出为止。

(3)若胎已消失,则可阴道自然分娩

(4)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均应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工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脐带异常

下一篇 麻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