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婴幼儿卵巢功能尚不健全、缺乏激素;外阴发育差、阴道黏膜菲薄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阴道上皮抵抗力低;阴道接近肛门极易受细菌感染而容易发生外阴阴道炎。常见于5 岁以下幼女。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盆、手等传播。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
目录

概述

幼女所患阴道炎多与外阴炎并存因幼女外阴发育差,缺乏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

婴幼儿卵巢功能尚不健全、缺乏激素;外阴发育差、阴道黏膜菲薄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阴道上皮抵抗力低;阴道接近肛门极易受细菌感染而容易发生外阴阴道炎。常见于5 岁以下幼女。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衣物、盆、手等传播。   

有的患儿常因外阴疼痛或瘙痒而哭闹不安,是由于大量分泌物刺激外阴痛痒,使患儿哭闹、烦躁或用手搔抓外阴。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临床上多由母亲发现婴幼儿裤上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部分患儿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有的有小阴粘连,排尿时尿流变细或分道。

幼年女性的阴道菌群不是象成年女性那样以乳酸杆菌为,而是以葡萄球菌、链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 等要菌群;酸度也没有成年女性(PH=4~4.5)那么高,PH值大约在6~7.5之间,体缺少激素,大阴皮下脂肪少,局部养较差,抵抗力低;而且因大阴发育阴蒂、前尿道均暴在外,当某种因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素如磨擦、污染等使阴道受损,就会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从而导致幼女性阴道炎的发生。

病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滴虫或念珠菌,也可起感染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 幼儿园儿童的衣物盆手等传播。也可由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尤其是蛲虫感染时起炎症,此外尚可因误放异物于阴道起。

1、解剖因素。解剖上由于幼女缺乏激素,外阴发育不成熟,缺乏大小阴脂肪的保护及阴毛对微生物的防御,且外阴部的皮肤特薄嫩,故易受到病原的侵犯;并对微生物的侵犯较敏感,很易受到外伤和抓伤。

2、幼女的阴道pH值呈中性。适病原菌生长繁殖

3、儿童卫生习惯差。易将泥土、沙子等脏东西弄到阴道中,或由于好奇,可将橡皮、玻璃球等异物放入阴道中,起炎症。

4、其他。受性虐待的儿童,可致外阴阴道损伤及感染淋菌等STD。常见的病原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滴虫、念珠菌、淋菌以及衣原体、疱疹病毒和HPV等。

症状表现

多因分泌物刺激起小儿外阴瘙痒灼痛不适,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抓外阴。尿道阴道黏膜充水肿,小阴可粘连,阴道脓性分泌物流出,其量可多可少,可有臭味。查体时应做肛诊以排除阴道异物及肿

外阴。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临床上多由母亲发现婴幼儿裤上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部分患儿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有的有小阴粘连,排尿时尿流变细或分道。

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阴道黏膜充水肿,小阴粘连的地较薄、透亮,有脓性分泌物阴道流出。病变严重者,外阴表面可见溃疡,小阴可发生粘连,粘连的小阴有时遮盖阴道尿道,粘连的上、下可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排出,有时临床误诊为生殖器畸。 1.婴幼儿解剖特点 幼女外阴发育差,细菌容易入侵。   

婴幼儿的阴道环境与成人不同 新生儿出生数小时后,阴道即可检测出细菌,由于受母亲及胎盘激素的影响,阴道上皮富含糖原,阴道pH 值低,为4~4.5。此时,阴道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出生后2~3 周,激素水平下降,pH 值上升至6~8,易受其他细菌感染。   

检查化验

用棉签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找滴虫、霉菌、同时注意阴道有无异物,大便查蛲虫卵。

由于婴幼儿解剖的特点及不能为动及医生作,因此,结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体查是诊断的要依据, 因此,医生需要高度耐与细地向患儿母亲与保教人员详细询问病史。检查时手法要轻巧敏捷,有时为了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须设法分患儿的注意力,如边检查边与患儿交谈,使其壁放松。个情况下,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对患儿进检查。常用的几种检查法:

(一)检查外阴用中、食二指轻轻分大阴,仔细观察外阴、尿道及阴前等处。

(二)阴道窥镜检查最好的检查器械是凯莱(Kelly)空膀胱镜。也可用气管镜或镜作阴道窥器。较大的女孩可采用特制的小型阴道咀器。通过上述窥器,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及宫颈情况,检查阴道上皮及分泌物情况,有无异物,同时,用小棉棒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用革蓝氏染色,还可取分泌物作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如此便可确定病原菌

(三)直肠部双诊检查用左手中指及食指分双侧大阴,以右手食指(较小幼儿进入食指有困难时,也可用小指)伸入患儿肛门与部,另一手互相配触摸阴道有无异物、子宫大小及盆腔情况。直肠检查还可协助取阴道分泌物。法是直肠的手指向前挤压阴道后壁,另一手拿以消毒的玻璃管,边挤压直肠边抽吸阴道分泌物。

诊断

外阴疼痛、痒感、分泌物增多。

外阴、阴蒂尿道阴道粘膜充水肿、并有脓性分泌物裤上常有脓性干痂成,或有稀水样的痕迹,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局部致局部有抓痕、出等现象。小阴粘连,尿流变细。检查可发现小阴粘连的地较薄,比较透亮。

治疗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干,减少摩擦。不穿裆裤,减少外阴受污染机会。大小便后,尤其大便后应清洁外阴,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液,清洁后扑以婴儿粉或氧化锌粉,保持局部干

急性期以1∶5000 高锰酸钾液坐2~3 次/d,每次10~15min,坐后用布擦干阴部,涂以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金霉素软膏,瘙痒明显者,也可涂以氢化可的松软膏。   

2、针对病原体选择相应抗生素治疗,或用吸管将抗生素溶液滴入阴道。   

3、对症处理 有蛲虫者,给予驱虫治疗;若阴道有异物,应及时取出。

预防

父母及保育人员应注意婴幼儿外阴清洁,并进宣传,婴幼儿罩裤应用密裆,并教会幼儿每次大便后由前向后擦肛门,以避免粪便污染外阴,裤应用棉织品,较宽松为宜。家属中或幼儿园中有患生殖系统感染者,应注意应用器皿的隔离。婴幼儿患急性传染病时,应注意外阴卫生。

女性婴幼儿的外生殖器,无论在解剖上或生理上都有其特点:大阴发育,皮下脂肪薄,阴道尿道在外面,因此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在这个阶段,卵巢亦未发育,没有激素分泌,阴道上皮薄,无酸性杆菌,往往对入侵细菌无自净能力,有利于病菌生长。护理稍有不当,则易发生外阴炎,外阴红肿、疼痛或瘙痒,因此减少婴幼儿外阴炎的发生,预防是键。

那么,如何预防婴幼儿外阴炎呢?婴儿要保持外阴清洁和干。小婴儿使用尿布,选择纯棉质地最好,它柔软、透好;不出门的时候最好不用尿不湿。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每天坚持清洗外阴1-2次,特要注意洗净,并轻轻拭干阴及皮肤皱褶处。擦洗时要注意自上而下拭净尿道阴道及肛门周围。皮肤如有皲裂,应涂擦无刺激性的油膏。最后在外阴及沟处薄而均匀地扑上滑石粉,以保持干扑粉不宜过多,以免粉进入阴道成小团块而起刺激。

进入幼儿期,一般小女孩不再常睡在小床或坐在推车、座椅中,而多是走动玩耍,也常穿裆裤,随意坐在地或地毡上,此时污物、尘土、甚至小虫子容易污染刺激外阴;骑小自车,或坐在硬物上容易损伤外阴。因此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让孩子在地上坐卧,尽早穿死裆裤,不穿紧身裤、化纤的高筒袜;衣服要柔软、宽松、舒适。不能忽视大小便后的清洁,特是小便后,应用柔软卫生纸拭擦尿道及周围,并注意小便的姿势,避免由前向后流入阴道。大便后应用清洁的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以免将粪渣拭进阴道。此外儿童的盆、毛巾等要固定专人专用,避免与大人交叉感染。

只要认真做到以上注意事项,就可以有效防止婴幼儿外阴炎的发生。

鉴别

婴幼儿外阴炎是女性婴幼儿非常常见的疾病,在诊断时需鉴诊断滴虫或霉菌性外阴炎、蛲虫性外阴炎和幼女急性淋病

1、滴虫或霉菌性外阴炎由于婴幼儿的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霉菌及滴虫的繁殖生长,因此,婴幼儿的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极为少见,临床须鉴时可做分泌物的涂及培养。

2、蛲虫性外阴炎由肠道蛲虫通过粪便传至外阴、阴道起的外阴的炎症。其特点为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可通过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见到蛲虫以资鉴

3、幼女急性淋病以局部疼痛、排尿困难为其特征,检查时可见分泌物增多,前尿道、外阴部甚至肛周,出现红肿破溃,分泌物涂可找到典型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综合疗法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需采取综治疗的法进治疗:

①以柔软、清洁的纯棉裤换掉裆裤,孩子的母亲还要常保持幼女外阴及裤的清洁卫生;

②以软而细的消毒导尿管轻轻插入患儿的阴道,再此管用浓度适当的杀菌药液冲净阴道的炎症分泌物,每天一次;

③用1∶5000浓度的高猛酸钾温水溶液为幼女坐,每次15分钟,早晚各一次;

④如并发尿道炎和膀胱炎,可尿道直接向尿道膀胱注入无腐蚀性的杀菌药,每5天一次;⑤服头孢类抗生素

⑥幼女性病时(如淋病梅毒、支原检查发现有异常时),应对幼女进系统的治疗。需注意的是,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的症状消失,尿液化验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均正常后,还应继续服一周抗菌素,以巩固疗效。

注意事项

注意会阴部的卫生,保持清洁和干,防止感染。   

1、婴儿期:使用纯棉尿布,不出门的时候最好不用尿不湿。及时更换尿布,每天坚持用娇妍女性护理液清洗外阴1—2次,轻拭干阴及皮肤皱褶处。擦洗时自上而下拭净尿道阴道及肛门周围。皮肤有皲裂,应涂擦无刺激性的油膏。最后在外阴及沟处薄而均匀地扑上滑石粉,以保持干扑粉不宜过多,以免粉进入阴道成小团块而起刺激。   

2、幼儿期:尽早穿密裤,穿宽松的棉质裤,不穿紧身裤、化纤的高筒袜。衣服要柔软、宽松、舒适,减少磨擦。注意小便姿势,小便后用柔软卫生纸拭擦尿道及周围。大便后用清洁的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盆、毛巾等要固定专人专用。衣物分洗,减少共,盆

饮食禁忌

1、宜多吃的食物:

注意饮食养,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多饮水,防止尿道感染。

2、忌食物:

(1)忌辛辣食品。

多食易生热,使热毒蕴结,可加重症状

(2)忌海鲜发物

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

(3)忌甜腻食物。

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影响治疗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婴儿猝死综合症

下一篇 了哥王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