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小脑共济失调要表现的小儿时期所特有的综征。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若干组肉的协同收缩,肉间这种巧妙的配动作称为协同运动或共济运动。共济运动需要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小脑和垂体外系的参与。上述任何部位的损害所致的运动协调障碍称为共济失调。不同部位的损害起的共济失调特点各异,如感觉性、前性、小脑性和大脑共济失调等。病因的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先天性......
目录

病因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征。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起的小脑损害是最常见的病因。常见的起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病毒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风疹DNA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支原体及细菌性感染也可起本病。其他病因还有小脑、药物或重金属中毒(如苯妥英钠)、先天性代谢异常等。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1~4岁小儿,偶见于10岁以上。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常伴有四肢震颤、眼震、张力减低、反射减弱等。

1.前驱感染史

大部分病例在共济失调发生以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如发热,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约50%病例有发疹性病毒感染史。有少数病例先有共济失调,10~20天后出现发疹性疾病。

2.起病特点

本病起病急,多以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始,很快发展到症状的高峰,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易于跌倒。严重者不能站立,完全不能走,甚至不能独坐、不能竖头。

3.体检

肢体共济失调还可表现为指试验和跟膝胫试验不稳、轮替试验不能、辨不良及意向性震颤等。常伴构音障碍张力及反射的减低常不典型、力正常。感觉检查正常,神经多不受累。少数病儿有一过性垂体束征。半数病儿有明显的水平眼震,部分病儿有眼球辨不良及斜视阵挛

检查

1.多数液无明显异常

少数病儿在急性期出现液的轻微异常,如蛋白和细胞轻度增高(白细胞20~60)或免疫球蛋白增高。病原直接感染组织的病例液可能有明显的炎性反应,可找到病原或相应的抗体。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帮助发现特异病原液寡克隆IgG常为阴性。发现在水痘小脑共济失调的病例有小脑脱髓鞘病变。

2.电图检查

多为正常,电图急性期可能出现慢波增多等非特异性改变。

3.MRI检查

可排除占位病变。

诊断

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以下特点有助于诊断:

1.前驱感染史。

2.急性发病

3.要表现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

4.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全身症状及其他面的神经系统症候不明显。

鉴别诊断

1.特异性神经系统感染

炎、膜炎等液病原检查可确诊。

2.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起的共济失调见于苯妥英钠癫痫药物过量。据病史和测定中药物浓度可助诊断,停用该药则症状消失。

3.先天性代谢异常

先天性代谢异常起的共济失调多反复发生如高氨血症、色胺酸转运异常等。可据家族史、代谢特点、智力低下等诊断。后天性代谢异常,如糖、低钠等,也可致急性小脑共济失调

4.后颅凹占位病变

如肿脓肿肿等有时表现为急性小脑症状,可据影像检查、压增高等症状

5.遗传性显性共济失调

也可反复发生急性症状据家族史病程过等鉴

6.感染性多神经炎或多发性硬化

可表现为急性或一过性共济失调

7.其他

糖、缺氧、颅外伤、迷路疾患等也应注意鉴。至于小脑性病小脑发育不全所致共济失调是慢性的或进性的,易与本病鉴

并发症

运动障碍,不能站立、走等,常伴构音障碍,眼球辨不良及斜视、眼阵挛等。

治疗

病因明确者应进针对性治疗。一般病儿予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加强护理及支持治疗。

预后

感染后的急性小脑共济失调预后较好,多数在1周好转。少数在3~4个月完全恢复,个严重病例共济失调震颤、语言不清等症状持续更长时间,或成为后遗症。

预防

1.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2.防止药物过量(如苯妥英钠致本症。

3.防止重金属中毒(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